景點大全 >河南 >安陽 >許昌 >灞陵橋攻略 > 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旅遊攻略 之 灞陵橋

上一頁(11/共30頁)下一頁
11.灞陵橋景點照片

  灞陵橋簡介

  灞陵橋又名八里橋,橫跨於石樑河之上,如彎月卧波。兩岸垂柳與藍天相襯,與綠水相映,一灣泓水,波光粼粼。1990年重新修建了這座仿漢觀賞橋,橋長121米,單拱雙柱,柱承櫨斗,支頂拱體。青石欄板上浮雕著148幅仿漢畫像,內容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天象民俗和農桑狩獵之事,質樸生動,令人遐想。
從您位置到灞陵橋 景區的衛星地圖

灞陵橋的景區簡介:

  許昌灞陵橋因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故而名揚天下。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東漢最後一個皇帝劉協挾持到許昌25年,許昌成為東漢最後一代帝都。後來,魏、蜀、吳三國鼎立,曹操的兒子曹丕又把許昌定為魏國的五都之一,所以歷史上人們一直都稱許昌為「漢魏故都」。
  建安5年(公元200年)春,曹操征徐州,敗劉備、伏關羽、回許。深器之,厚待之。羽深知新恩,但不忘舊主,護劉備二夫人,千里尋兄。操甚惜之,追至灞陵橋贈袍獻酒,以餞其行。羽疑其有詐,立馬橋上,以刀挑袍,長揖而去。開始了千里單騎、過關斬將的千古壯舉。
  歷代文臣武將敬慕關羽「忠義」的精神,到此遊覽憑弔后,留下許多墨寶。灞陵橋東閱台現存兩通石碑,皆為明代所留。南邊這通為明嘉靖年間所留的「關王辭曹操之圖碑」,北邊這通為明末總兵左良玉手書的「漢關帝挑袍處」碑。該橋時毀時修,原形早變,後來因興修水利,原橋已拆毀,僅存《辭曹圖》石刻一塊。橋西有關帝廟,為後人追念關羽所建。

灞陵橋的門票價格:

  成人票:30人/元
  1、1.2—1.5米兒童半價。
  2、持有效證件的學生和60—70歲老年人半價。
  3、1.2米以下兒童免費。
  4、持有效證件的現役軍人、殘疾人、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
信息糾錯

灞陵橋的開放時間:

  夏季:07:50—18:30
  冬季:07:50—17:30

灞陵橋的遊覽圖

 

灞陵橋的驢友照片(包含53張照片)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