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琉球館旅遊攻略 之 建築
3.建築景點照片
建築簡介
琉球館建築坐北朝南,大門後有插屏,其後為天井、兩側是披榭。廳堂的主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為穿斗式杉木結構的雙層樓房。館周圍用封火牆圍繞,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前後天井用傳統的假山盆景裝點,後天井還放置著搜集到的數十方葬在福州的古代琉球人的墓碑。琉球館的景區簡介:
琉球館是福州在明代至清末用於接待琉球國赴華朝貢的賓客和商人的一座館驛建築,明代時官方全稱為「進貢廠柔遠驛」,民間又稱琉球館。位於福州市台江區琯後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重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嘉慶、同治兩朝曾大修。1876年中琉斷交后,它作為貢使館驛的功能消失,其建築面積漸被蠶食廢毀,現僅存二層木結構建築一座。1992年落架大修闢為「福州對外友好關係史館」並對外開放。琉球館的門票價格:
免費,參觀者需要登記方可入館參觀。信息糾錯
琉球館的開放時間:
8:30-11:30,14:30-17:00,(夏時製為15:00-17:30)每周六、日閉館。琉球館的驢友照片(包含11張照片)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