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梅村旅遊攻略 之 鄒氏祠堂
4.鄒氏祠堂景點照片
鄒氏祠堂簡介
鄒氏祠堂位於當溪溪北,臨溪,建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佔地約200多平方米,為磚木結構。由鄒氏茂章、英章史弟合資修建。祠門以幔亭造型,對稱布列梯式磚雕圖案,為體現中國家族敦本傳統,特飾有「木本」、「水源」這篆刻書法兩幅,意即家傳宗法血緣有如木之本、水之源,生息相關。祠門前設有拴馬石,抱鼓石,供前來祭祀始祖的後代駐停。祠內供有祠規、家祠史略的碑刻。主廳敞開式,兩側為廂房,樓上為觀戲台。前廊為精巧木柱拱架,造型別緻,可懸宮燈、花燈。照壁為四扇合一的木雕畫屏門,主體表現為倫理、宗法、生活情趣。其風火牆為雙波造型,氣勢宏闊。祠內備有宴會設備、祭壇,由於文革期間毀壞嚴重,現已不存。下梅的景區簡介:
武夷山下梅村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民居「三雕」景觀資源尤其豐富。下梅村早在周時期就有了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迹,曾是武夷山的茶市,興盛一時,後來多地移民入遷,使下梅形成多籍貫、多姓氏、多方言、多習俗的一個人口密集型大村落。下梅村落生態環境好,具有獨特的風水意象。山護村落,水養邑人,山環水抱營造了一個封閉安寧型的村落。歷史上除土地革命時期發生過幾起國共之間的戰火劫亂外,下梅村從沒遭遇過嚴重的戰爭外患,一派平安祥和。如今,這座封閉的古村對外敞開大門,人們不僅驚嘆於這裡的建築藝術,更驚嘆於其深厚的人文底蘊,是古鎮古村游的最佳之選。下梅的門票價格:
60元信息糾錯
下梅的開放時間:
07:30-17:30下梅的驢友照片(包含4張照片)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