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街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馬街鄉衛星地圖-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馬街鄉、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雲南 >紅河 >元陽 > 馬街鄉太陽系
南沙 新街 牛角寨 沙拉托 嘎娘 上新城 小新街 逢春嶺 大坪 攀枝花 黃茅嶺 黃草嶺 俄扎馬街
馬街簡介:鄉鎮馬街鄉在元陽西部。國土246平方公里。 全鄉轄馬街、阿路嘎、木梳賈、瑤寨、登雲、鳩媽、丫多、麒麟台、紅土寨、烏灣10個村委會,86個自然村,90個村民小組,111個生產合作社,離縣城南沙鎮26公里。 全鄉耕地30871畝,其中水田15517畝,旱地15354畝,人均耕地1.1畝。 世居哈尼族、彝族、傣族、瑤族、漢族五種民族,各民族團結和諧,各村委會治安防控體系構建完備,並建有一個民兵營,11個民兵連,全鄉共有普通民兵200人、機干民兵45人,鄉武裝部設部長1名。 2006年全鄉總戶數5794戶,28846人,其中農業28305人,佔98.81%,少數民族26323人,占的93%。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70米(六蓬),最高海拔2761米(增益寨),年均氣溫18.4℃,年降水量1200毫米,年日照時間1800小時,年無霜期300天。 經濟與社會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馬街各族人民深受納樓土司和國民黨的雙重統治,缺衣少食,苦難深重。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全鄉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打開山門,引進外援資金、技術、人才,開發礦業和荒山荒坡,對香元陽縣馬街鄉村委會 蕉、甘蔗、草果、脫毒紅薯、棕櫚、茶葉、桔子和其他經濟林果進行了調整。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5891.6萬元,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241萬元和1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和2%;完成財政稅收15萬元,佔全年計劃數20萬元的7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為38萬元,糧食總產量10600噸,農村經濟總收入5356萬元,人均純收入1140元,人均有糧362公斤。 2006年全鄉農業總產值5891.6萬元,比2005年5307.5萬元增加了584.1萬元,年均增長11%;糧食總產量10600噸,比2005年增長了135噸;甘蔗種植11910畝,產量26202噸,產值445.4萬元,香蕉種植3715畝,產量876噸,產值70萬元;生豬存欄16840頭,出欄15452頭,大牲畜存欄10661頭,肉類總產量1621.4噸,畜牧業產值1570.8萬元。2 基層組織馬街鄉黨委包含黨總支11個,支部71個, 有黨員611人,其中預備黨員44人,女黨員75人,少數民族黨員559人,農村黨員530人,機關總支黨員81人。35歲以下的137人,36-45歲的有180人,46-54歲的有96人,55-59歲的有66人,60-69歲的有79人,70歲以上的有53人。 黨員學歷結構,大學本科7人,專科49人,中專34人,高中26人,初中175人,小學167人,文盲153人。 共青團馬街鄉委員會,班子成員7人,其中書記1人,組織委員1人,宣傳委員1人,委員4人,包含14個團總支,91個團支部,現有團員987人,其中女團員426人。3 農村經濟2006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GDP)5891.6萬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5257萬元,第二產業208萬元,第三產業426.6萬元。第一、二、三產業GDP比重8.9:0.4:0.元陽縣馬街鄉 7。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03萬元。全年糧食總產10600噸,其中:玉米1447噸、土豆(折純)8噸。農村經濟總收入535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48萬元,林業553萬元,牧業1428萬元,工業98萬元,建築業91萬元,運輸業193萬元,商飲業111萬元,服務業22萬元。水果產量1174噸,年末生豬存欄16263頭,出欄13958頭,大牲畜存欄10661頭(匹),家禽出欄64715羽,肉類總產1621.4噸。土地19641公頃,其中:耕地7446.2公頃,林業用地10219.9公頃(06年Ⅱ類調查),其中:有林地7446.2公頃,灌木林地1727.4公頃,宜林荒山827.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1.5%。分佈10個村、86個村民小組。在林業用地中,生態公益林5663.4公頃,商品林4556.5公頃(06年Ⅱ類調查)。4 政務公開鄉黨委、政府明確要求政務公開工作要本著「規範、明了、方便、實用」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我鄉公開欄設在群眾便於閱覽的地方,在政府大院、各村委會及部分村民小組、站所部門內設置了公開欄和公示牌。同時,還採用網路、廣播、會議、簡報等形式將有關政務予以公布,凡涉及經濟管理工作的,逐級向群眾公開,涉及農村的熱點、焦點問題的直接公開到戶、到人,並按法定程序、時間辦理好人大主席團交辦的代表建議,且做到儘快、及時公開,把常年公開、定期公開與隨時公開相結合,事前公開與事後公開相結合,並對已公開的內容隨時更新,達到增強工作透明度,加強民主監督,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推行依法行政,優質行政,廉潔行政的效果。我鄉接待群眾來信來訪92件,接待來訪226人次,協調處理重大信訪問題9件,受理民間、民事糾紛57件,調處48件,調解成功46件,調解成功率80.7%。群眾反映的重點問題是基層財務管理、土地徵用、林業等問題。我鄉鄉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共26件,均進行了商討並作出了答覆。 在林權制度改革中,我鄉共有10個村有改革任務,改革工作主要通過承包經營、林地流轉、聯戶經營、分戶經營、「誰造誰有」等方式進行展開。截止2007年9月中旬,10個村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其中:應改革的商品林35890.5畝(商品林66417 畝(06年Ⅱ類調查),其中:退耕還林1256.4畝,承包地種植25470.6畝,零星林木1231.5畝,未成林造林地2568畝);區劃登記宗地數8375宗;完成(改革)均山到戶29729.8畝(有3000畝國有林統計到集體公元陽縣馬街鄉位置 益林中),均山到戶率82.8%;應確權99276畝

馬街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