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系影像

首次載入慢,請您稍候...
返回地球提示:單指移動、雙指放縮圖像,詳細介紹↓
我們的太陽系月球 火星 地球 地球之夜 太陽 水星 金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鬩神星
宇宙奇觀銀河星系 風車星系 船底座星雲 雙天線狀星體 哈勃展示 超星團 星系邊緣 五星額定重力透鏡 小麥哲倫中的疏散星團 小麥哲倫中的星團 壯麗的星暴星系 附近的塵雲 風車形星系 大獵戶星雲 蟹狀星雲 恆星爆炸的餘暉 超深空 回飛棒星雲 眾多星系 超新星遺迹星欄 天鷹座星雲中的恆星尖塔 渦狀星系 宇宙星際塵埃 年輕恆星的強大外流
我們的太陽系介紹:
我們的太陽系-天文高清圖片我們的太陽系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太陽系的形成於大約46億年前一個巨型星際分子云的引力坍縮。這個初始的元氣可能有數光年大,並且誕生好幾顆恆星。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期,大多數人仍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是宇宙的中心。古希臘的哲學家阿里斯塔克斯曾經推測了日心說體系,但是直到尼古拉·哥白尼才提出了第一個日心說宇宙的數學模型。到了17世紀,伽利略·伽利萊、約翰內斯·開普勒和艾薩克·牛頓拓展了人們對物理學的理解,人們開始普遍接受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觀念,而望遠鏡的發明,也使人們發現了更多的行星和衛星,對觀測太陽系有了更直觀的數據支撐。
  廣義上的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四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四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小天體。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太陽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陽,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此外還有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太陽系內主要天體的軌道,都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黃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帶天體,通常都有比較明顯的傾斜角度。由北方向下鳥瞰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和絕大部分的其他天體,都以逆時針(左旋)方向繞著太陽公轉,軌道都是以太陽為焦點的一個橢圓,並且越靠近太陽時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軌道接近圓形,但許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則是高度橢圓的,甚至會呈拋物線型。公轉周期:水星88日、金星224日、地球365.26日、火星687日、木星12年、土星30年、天王星84年、海王星165年。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  在大爆炸時期,黑洞的爆炸使其內核及外殼物質在強烈的爆炸中,產生裂變反應,在爆炸中形成的碎片迅速膨脹,其體積由幾倍到幾十倍,由幾十倍到幾百倍,由幾百倍到幾千倍,由幾千倍到幾萬倍,由幾萬倍到幾億倍……在裂變過程中,產生了含有大量氕及其它能產生聚變物質的氣團,這些氣團中的可致聚變的物質達到一定量,氣團的體積和內部壓力達到一定程度,該氣團的核聚變產生了。這樣就形成恆星的幼體。幼體在漫長的歲月中,或同其它恆星合併,或吞噬漫長的旅途中所遇到的殘體,不斷發展壯大自身,逐淅成為人類每天看到的太陽。這些碎片的迅速澎漲,其實是一個裂變的過程,在裂變過程中,有的以固態的形式保持下來,這些物質和其它的固態物質隨時相遇,通過相互吸引,發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合併在一起;不斷的吞噬所遇到的體積小的固態或液態物質,使其體積不斷增加,質量不斷增大,捕捉和吸引其它物質的能力逐漸增強,終於,吸引住了一個體積較大的固態物質,該物質又有一定的反引力的效應,這樣就成了行星和衛星的系統。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有可能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形成的。
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在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中,有98.5%是在這裡被發現的。小行星是由岩石或金屬組成,圍繞著太陽運動的小天體。因為在比較上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估計為數多達50萬顆,所以這個區域被稱為主小行星帶,簡稱「主帶」。主帶內最早發現的三顆小行星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而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則為智神星、健神星和灶神星,它們的平均直徑都超過400 公里;在主帶中只有一顆矮行星——穀神星,直徑大約950 公里;其餘的小行星都不大,有些甚至只有塵埃那樣大。小行星帶的物質非常稀薄,已經有好幾艘太空船平安的通過而未曾發生意外。在主帶內的小行星依照它們的色彩和主要形式分成三類:碳質、硅酸鹽和金屬。小行星之間的碰撞可能形成擁有相似軌道特徵和成色的小行星族,這些碰撞也是產生黃道光的塵土的主要來源。
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是由大量碎屑組成,類似於小行星帶,但是組成物體的主要成分是冰。它延伸在距離太陽30AU至50AU的空間之間,雖然估計其間包含直徑數百米到數千米的矮行星,但主要還是由太陽系小天體組成。許多大的柯伊伯帶天體,像是創神星、伐羅那和亡神星,當有近一步的資料后,可能會是矮行星。估計柯伊伯帶有100000顆直徑大於50公里的小天體,但柯伊伯帶的總質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或甚至只有百分之一。許多柯伊伯帶天體都有多顆衛星,和大多數的軌道都在黃道平面之外。
  柯伊伯帶可以粗略的分成傳統帶和共振帶。共振的是軌道周期和海王星的軌道周期偶簡單的整數比(例如,海王星公轉太陽三周,它公轉兩周;海王星公轉兩周,它公轉一周)。其實海王星本身也是共振帶中的一員;傳統帶的成員則是不與海王星共振,是散布在39.4至47.7天文單位範圍內的天體。傳統的柯伊伯帶天體以被發現的第一顆這種天體,(15760) 1992 QB1,被分類為QB1。它們都在基本的位置附近,並且離心率都較低。
彗星
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小天體,通常只有幾公里的直徑,成分大部分是揮發性冰。它們的軌道有很高的離心率,近日點在內行星的區域內,而遠日點遠在冥王星軌道之外。當一顆彗星進入內太陽系,會導致它冰冷的表面升華和電離,創造出彗發,和經常可以用肉眼看見,由氣體和塵埃構成的長長彗尾。短周期彗星是軌道周期短於200年的彗星,長周期彗星的軌道周期可以長達數千年。短周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柯伊伯帶,長周期彗星,像是海爾-波普彗星,被認為起源於奧爾特雲。許多彗星群體,像是克魯茲族彗星,是從單一母彗星的解體。有些有著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是來自太陽系外,但是很難精確的測量出它們的軌道。揮發性物質被太陽熱耗盡的老彗星通常會被歸類為小行星。
銀河系
銀河系  銀河星系(古稱銀河、天河、星河、天漢、銀漢等),是一個包含太陽系的棒旋星系。直徑介於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估計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並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因此可能是在大爆炸之後不久的黑暗時期形成的。最中心處被標示為強烈的電波源,可能是個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從地球觀看,銀河系可見的盤面區域涵蓋的面積包括天空中的30個星座。但新的世界地圖顯示,由於光污染的緣故,地球上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不能在家園看見銀河。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