鬩神星影像
首次載入慢,請您稍候...返回地球提示:單指移動、雙指放縮圖像,詳細介紹↓
宇宙奇觀銀河星系 風車星系 船底座星雲 雙天線狀星體 哈勃展示 超星團 星系邊緣 五星額定重力透鏡 小麥哲倫中的疏散星團 小麥哲倫中的星團 壯麗的星暴星系 附近的塵雲 風車形星系 大獵戶星雲 蟹狀星雲 恆星爆炸的餘暉 超深空 回飛棒星雲 眾多星系 超新星遺迹星欄 天鷹座星雲中的恆星尖塔 渦狀星系 宇宙星際塵埃 年輕恆星的強大外流
鬩神星介紹:
鬩神星
鬩神星是現已知太陽系中第二大的矮行星,在所有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質量排名第九。鬩神星由邁克爾·E·布朗、查德·特魯希略和戴維·拉比諾維茨利用2003年10月21日的照片在2005年1月5日分析發現的。這個發現在7月29日發布,同一天還發布了鳥神星,2天後發布了妊神星。發現鬩神星的團隊,在以往幾年已有系統地找尋大型太陽系外圍天體。他們曾發現了另外數個海王星外天體,包括創神星、亡神星和小行星90377。鬩神星曾一度被稱之為太陽系的第十大行星,但隨著其他類似大小天體的陸續發現,符合行星定義的太陽系天體數量驟增,最後將其划入矮行星之列,與冥王星、穀神星、妊神星、鳥神星一樣。鬩神星距太陽大約45億英里,直徑約為2326公里,比冥王星重27%,其表面與冥王星很相似,有甲烷冰,表面溫度在-243到-217攝氏度之間,呈灰色。軌道極為傾斜,公轉周期為557年。2005年,夏威夷凱克望遠鏡的調適光學小組使用了新的激光導引星調適光學系統進行觀測。在9月10日的觀測結果中,他們發現有一顆衛星繞著鬩神星運行。這個衛星被命名為迪絲諾美亞,中文譯名為鬩衛一。
鬩神星表面
鬩神星表面 鬩神星(小行星序號:136199 Eris)由邁克爾·布朗、乍德·特魯希略和大衛·拉比諾維茨在2005年1月5日,從一堆於2003年10月21日拍攝的相片中發現,並在2005年7月29日與2003 EL61一起公布,當時它的暫時編號為2003 UB313,名字暫稱為齊娜。鬩神星於2005年7月位於距離太陽97個天文單位遠的位置,而它的軌道極為傾斜,公轉周期為557年。它被分類為黃道離散天體(偏離地球軌道平面的星體)。在2006年8月之「第26屆國際天文學大會」上,把2003 UB313划入矮行星之列,賦與小行星編號136199號,並以希臘神話中的鬩神厄里斯命名。科學家利用光譜儀對鬩神星進行詳細觀測。他們於2005年1月25日動用了位於夏威夷的8米口徑北雙子望遠鏡進行觀測,並從光譜儀的紅外線資料發現小行星表面有甲烷冰。這意味著鬩神星的表面與冥王星很相似。這是除了冥王星外,第二個含有甲烷的海王星外天體天體.由於甲烷的高揮發性,這表明鬩神星經常都處於太陽系的遠處,使它的甲烷冰不會因為來自太陽的輻射熱而揮發。
鬩衛一
鬩衛一 2005年間,夏威夷凱克望遠鏡的調適光學小組使用了新的激光導引星調適光學系統,對四顆最亮的柯伊伯帶天體進行觀測,分別為冥王星、鳥神星、妊神星及鬩神星。[29]當時鬩神星被臨時命名為「齊娜」。在9月10日的觀測結果中,他們發現有一顆衛星繞著「齊娜」運行。布朗的研究小組使用「加百利」作為這個衛星的昵稱,因為加百利是電視劇《齊娜武士公主》中齊娜的密友。當IAU給予鬩神星正式名字的時候,這個衛星被命名為迪絲諾美亞,即希臘神話中鬩神厄里斯之女,而中文譯名則為鬩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