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板橋簡介:綜述板橋鎮在陸良縣東北部,鎮政府駐地板橋村,離縣城15公里,離曲靖45公里。東接活水鄉,南接三岔河鎮,西接方華鎮,北與曲靖相接。國土177.88平方公里。含板橋、石壩、車馬堡、馬軍堡、大橋、長湖、洪武、后所、魚塘、馬軍營、白塔、河東堡、河西堡、擺羊、舊州、小堡子、左里堡17個村民委員會,97個自然村,168個村民小組,23937戶,90843人,其中回族1451人。海拔1840—2577.4米之間,平均氣溫13.1℃,有效積溫3885.1℃,無霜期250天,平均降水1180毫米。境內三面環山,東有龍海山,北有竹子山,西面有底山丘陵,壩子開闊平坦,北始於響水壩,南至擺羊村委會是典型的農業生產大鎮,現有耕地資源101877畝(田55046.3畝,地46830.7畝)。農業農村經濟以「糧、煙、桑、畜」為四大支柱產業,農作物主產水稻、玉米、蠶豆、油菜、小麥等,2006年糧食總產量3333萬公斤。經濟作物有蔬菜11000畝,總產2800萬公斤;烤煙6400畝,總產78萬公斤;桑園21650畝,產繭115萬公斤;畜牧業日趨興旺。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02元,財政收入達223.5萬元。2 歷史沿革板橋因舊時北澗河(今之板橋河)上架有木板橋一座,故得名「板橋」。板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陸良在滇中「腹里」,開發較早,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便設同勞縣,至元朝設陸涼州,為帖木兒王子采邑之地,其府邸設於現在得白塔古城,州治在舊州,故舊州作為陸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持續至清康熙16年後集市遷石牆寺,至清雍正年間集市遷往板橋村,板橋村逐漸形成陸良東北境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國初期,戰亂頻繁,居民部分外遷,此時板橋分河東、河西二鄉。1950年1月至10月沿襲民國36年建製為河東、河西二鄉,1960年10月劃歸東區,1951年為板橋區,1953年調整為二區,1957年板橋區劃分為板橋、大橋、白塔三鄉,1958年成立衛星公社,1960年衛星公社劃分為板橋公社、大橋公社、白塔公社和舊州公社,1962年恢復區建制,1970年成立板橋公社,1983年為板橋區。含17個辦事處,1987年改為建制鎮,1999年村改委后轄17個村委會。3 文化物產板橋沉澱了豐富的歷史、傳說和文化遺迹,如《紫溪傳》中記述的白塔金鐘潭、小堡子月牙江和舊州報恩寺都有優美的傳說。陸良過去的「三山」、「四水」、「八大景緻」中「石牆寺轉水」、「板橋春水」、「石壩夕陽」、「蘆溝夜月」、「孤山樵唱」等水、景緻都在板橋境內。現存的文化遺產有舊州小學《報恩寺常住碑》、舊州村城隍廟、河東堡元朝火葬群、石牆寺石牆、小堡子古城(廢城)、小堡子點將台、小堡子天主教堂、白塔古城、白塔驛站古道等。現存的古樹有舊州小學(原報恩寺)內450年樹齡銀杏,一度時期未掛果,經人工受粉,於2000年重新掛果;石牆寺內350年樹齡玉蘭、桂花、紫薇;大橋村200年樹齡古紫玉蘭;馬長湖高倉村150年樹齡潑樹。現有的特色物產有:大壩沖水庫的金線魚(風參子),系陸良土著名特稀有物種;魚塘蔣家塘的大閘蟹;鄭石壩村的大樹楊梅;河東堡的土瓜;車馬堡的菜籽油;馬軍堡的白酒。 變化。元朝之前,主要居民為彝族,至元初,回族開始定居,至明朝,漢族開始進入陸涼,逐漸成為本地主要居民。民國27年(公元1938年)河東鄉1583戶,9455人,河西鄉1454戶,7392人,合計3037戶,16847人;1964年3037戶,35121人;1982年11598戶,64278人(含三線廠,以下同);1990年17916戶,83728人;2000年23937戶,85582人;2006年23937戶,90843人。 幅員變化。民國時期,河東、河西二鄉區域幅員較大,後有調整,1950年前板橋幅員為150.88平方公里,至1951年由曲靖縣插入陸良的馬長湖鄉、洪武鄉(馬長湖、三旗田、響水壩、孔家營、楊官營、柏枝樹、山底下、白廟、蘇家彎等10村),27平方公里,幅員增至177.88平方公里。清末前,板橋現在的大部分農田均是汪洋澤國或海子,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陸涼知州江澡主張「築田圩、開水道」,始圍湖造田。板橋區馬長湖(約7平方公里)、濫大圩(古稱上海子,約10平方公里)、舊州海(約9平方公里)等於1953年至1961年間,採取分片築圩,開河挖溝,修建電站、涵閘等排灌設施,數萬頃澤國變良田。1959年興建響水壩水庫,淹沒大橋、洪武、長湖管理區田地737畝,所淹田地減免公糧。 交通水利。境內326國道、曲陸高等級公路、盤江公路穿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