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村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星村鎮衛星地圖-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星村鎮、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福建 >南平 >武夷山 > 星村鎮太陽系
新豐 武夷 崇安 興田 五夫星村吳屯 嵐谷 洋庄 上梅
星村簡介:星村鎮在武夷山市西南麓,在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內,離市區18公里。東接興田鎮、武夷鄉,南和西南與建陽交接,北接洋庄鄉,西北與光澤縣、江西鉛山縣近鄰。為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地」核心區,九曲溪竹筏碼頭駐地,鎮域686.7平方公里。含15個村1個居委會,2.6萬人。年平均氣溫18.1C。境內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有海撥2158米的「華東大陸屋脊」黃崗山是我國東南大陸現存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亞熱帶生態系統。2 行政區劃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001_星村鎮居委會、~201_星村村、~202_桐木村、~203_曹墩村、~204_黃村村、~205_井水村、~206_黎新村、~207_黎源村、~208_紅星村、~209_洲頭村、~210_程墩村、~211_朝陽村、~212_前蘭村、~213_黎前村、~214_楓林村、~215_巨口村。3 歷史沿革星村鎮古為上仁義鄉、下仁義鄉的建置,轄有周村裡、將村裡、節和里、建平里 桐木關 ,即相當於該鎮所轄的星村、黃村、黎源、澄滸一帶。 元至大四年(1311)此處置巡檢鎮。明洪武初改設巡檢司。嘉靖時稱星村市。清代曾一度設分縣於此。民國期間置鎮,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成立區、鄉蘇維埃政府。鎮所轄的田頭自然村曾為中共建陽縣委駐地。程墩、桐木有多處革命基點村,是革命老區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星村設鄉,1958年9月成立紅旗公社,1960年稱為星村公社。1984年改星村鄉。1985年8月撤鄉改為建制鎮。全鎮15個村、1個居委會、222個自然村、6160戶、27216人,其中非農業4567人。土地68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920畝。4 自然資源星村鎮是武夷山市的重點產糧區、林業區和茶果區。農作物以水稻、大豆、地瓜、花生為主。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清代以來,茶商雲集,為武夷岩茶集散地,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鎮轄桐木村所生產的正山小種紅茶,於17世紀就暢銷西歐,有「桂圓香湯」口味。在全國紅茶品類中獨佔一席。鎮產烏龍茶珍種「肉桂」為全國名茶之一。此外,還盛產白朮、元胡、厚朴等名貴藥材和香菇、筍乾、柑桔等土特產。 鎮轄村是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中心區。村內的掛墩是採集動植物標本的寶庫。5 旅遊資源鎮區域內有一線天、虎嘯岩、白雲岩等主要自然景點和蛇苑等人工 星村鎮風光(4張) 景點。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遇林亭窯址在星村鎮與武夷鎮的交接處。九曲碼頭,是乘筏遊覽九曲溪的起點,擁有竹筏230餘張,每天能接待遊客1200~2000人次。鎮上開設不同檔次的賓館、旅社27家,床位2000餘張。1989年接待遊客286000餘人次。6 社會事業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有中學5所、小學45所,教職員工250人,在校學生4980人。新建影劇院一座,座位1200個,還建有電視差轉檯、文化中心等文娛場所36個;有保健院(站)等19所。交通發展較快,班車可直達城關和南平、邵武、江西上饒。每天有數十輛班車和旅遊專車往返市內外。星村鎮已成為全市的旅遊中心鎮、農業基地鎮、工商貿易鎮和科技中心鎮。7 經濟星村鎮重點發展茶、旅、煙、竹產業。全鎮擁有耕地3.8萬畝,年產糧 武夷山茶葉(3張) 食2萬多噸是武夷山市的糧食主產區之一。竹林9.3萬畝,年產毛竹200多萬根,主要竹製品有竹串、竹筷、竹席、竹窗帘、竹地板等,總產值8988萬元。2010年全鎮穩定煙葉達3912畝,年產值665萬元。星村鎮是中國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福建產茶明星鄉鎮」,有「武夷岩茶第一鎮」之稱,全鎮現有茶山5.3萬畝,大小茶廠1000多家,年產武夷岩茶5萬擔,產值5億元,佔全市茶產業1/3。 2010年全鎮經濟生產總產值達7.2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920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2006年中國民間茶文化藝術之鄉落戶星村鎮的九曲花街;2007年獲評南平市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2008年通過省級環境優美鄉鎮驗收,獲評省「環境優美鄉鎮」、省「科普先進鄉鎮」;2006—2008年度獲評武夷山市文明村鎮;2010年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驗收,獲評省級科技示範鄉鎮、福建省產茶明星鄉鎮。

星村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