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塘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黃塘簡介:黃塘鎮在紫金縣西北部,東接附城,西接柏埔,南接青溪、義容,北交河源市郊區康禾、久社。鎮政府駐地黃塘圩,東南離縣城29公里。西離河源市區30公里,黃塘相傳因圩附近池塘水呈黃色而得名。明代分屬寬得都埔尾、黃塘、碏石三社。清代分屬寬得都埔尾、黃塘社和碏石約。 。 2 歷史1929年屬第二區埔尾、黃塘、碏石三鄉。 1945年屬三友鄉。 1952年5月為第十一區。3 改變1987年為鎮,黃塘鎮發展快,2012,新建水泥路3000餘里,新建政府大樓、商業街、醫院大樓、財政所大樓和新橋,加油站的4 在廣東省紫金縣境西北部。2008年末,230.6平方公里,戶籍41818人,其中非農業2687人。含1個居委會、12個村。鎮政府駐黃塘圩。 。 5 沿革黃塘相傳因圩附近池塘水呈黃色而得名。明代分屬寬得都埔尾、黃塘、碏石三社。清代分屬寬得都埔尾、黃塘社和碏石約。民國18年(1929年)屬第二區埔尾、黃塘、碏石三鄉,民國34年屬三友鄉。建國初屬古柏區、第四區(柏埔),1952年5月為第十一區,1957年12月分設黃塘鄉、廟前鄉,1958年10月成立黃塘公社,1961年4月分設黃塘、廟前公社,1963年廟前公社併入黃塘,1983年9月撤社設區,1987年4月改設黃塘鎮。在縣境西北部,東接附城,西接柏埔,南接青溪、義容,北交河源市郊區康禾、久社。鎮政府駐地黃塘圩,東南離縣城29公里。 1988年黃塘鎮5800戶33078人,其中非農業1272人,226.31平方公里。含下黃塘(倉一、倉二、圩下、上雙、東山、龍灣、聯坪、吹羅8個自然村)、上黃塘(杜屋、河灣、新村、大成、龍田、陶前、田心、豐圍、金星、竹坑10個自然村)、車前(水口、豆坑、圍洞、合水、企山、小水、大興7個自然村)、長岌(柏田、烏料、河背、地埔、大全、洋頭、藍坑、泗平8個自然村)、錦口(上科、寶勝、初坑、吉水、車田、灣塘、下壩、紅圍、石賢9個自然村)、臘石(刁坑、塘心、大新、福田、瑞嶺、東山、石牙、小布、楊梅、中心、東龍、何金、黃徑、黃金14個自然村)、澄田(城興、先鋒、大新、平光、大平、大光、 紅標、建光、紅光9個自然村)、鐵嶂(上安、大林、卓陶3個自然村)、廟前(力坪、上桉、梅坑、蕉園、田頭、定方6個自然村)、拱橋(增村、魚塘、牛見坑、中圍、拱橋、龍一、龍二、斑魚塘8個自然村)、嶂拔(上坪、下坪、下角3個自然村)、拔寨(老爐、福頭、拔翠、水口4個自然村)、曹坑(貴田、吉路、中心一、中心二、大坪、在下、水口7個自然村)13個村和黃塘圩居委會。 2004年撤銷拔寨村併入嶂拔村;全鎮轄嶂拔、曹坑、廟前、拱橋、車前、鐵嶂、臘石、錦口、澄田、長岌、上黃塘、下黃塘12個村和黃塘1個居委會,96個自然村,226.31平方公里,40501人。6 郵編5174697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41621111:~00121黃塘居委會 ~200 220鐵嶂村 ~20220廟前村 ~202 220嶂拔村 ~204 220拱橋村 ~205 220曹坑村 ~206 220上黃塘村 ~207 220車前村 ~208 220長岌村 ~209 220下黃塘村 ~210 220臘石村 ~21220錦口村 ~212 220澄田村8 農業鎮境為山區,東南北三面較高,中西部較低。西南部鐵嶂村鐵爐嶂為最高峰,海拔913米。柏埔河橫貫中部,流經柏埔、臨江,匯入東江。主要資源有木、竹、松脂、蜂蜜、油茶、紫膠、石灰石、大理石及銅、鎢、錫等礦產。其中大林石灰廠為縣水泥廠原料主產地;土特產有「長岌茶」、山楂、楊梅等。以農林業為主,有水田1.86萬畝,旱地0.35萬畝。1988年水稻播種3.57萬畝,總產0.84萬噸;花生1300畝,總產92噸;水果1萬畝,總產620噸。有油茶0.83萬畝,紫膠樹1000畝,茶葉300畝。鎮辦石坑橫村杉林基地5200畝,村和村戶聯辦林場12個,松、杉2萬畝。1988年產木材390立方米,松脂200噸。9 工業中國建國前主要有鐵鍋廠。2012年鄉鎮工業有鐵鍋廠、煉鐵廠、鑄造廠、石板廠、磚廠、水電站等企業。商業方面,建國前有黃塘及廟前、錦口3個圩場,共有大小店鋪70餘間。1968年黃塘圩遷建至下黃塘鯉麻山腳下的紫河公路兩邊。至2012年黃塘圩新建有水泥街有1000餘米,廟前、錦口圩各有店鋪100餘間;全鎮有個體工商戶228戶,年集市貿易額90萬元。紫河公路經過境內,車輛通縣內外。10 教育現有初中1所,小學18所,幼兒園6所,在校中學生2000餘人,小學生4400餘人,教職工210餘。設有鎮文化站、廣播站、衛生院、電視差轉檯。保存古迹有鐵爐嶂冶鐵爐遺址等。1五。黃塘激流迴旋基地河源市紫金縣黃塘激流迴旋基地是河源市體育局的下屬單位,創建於2000年擔負著訓練、培養、輸送激流迴旋項目優秀運動員的重任。基地佔地20000多平方米,配套有運動員宿舍、教學室、訓練房、學生餐廳、船庫、運動場等器材設施。現有副主任兼主教練1人,教練3人,常年在訓運動員60多人,訓練高峰期運動員多至130多人。 基地建成以來,不斷完善基礎建設,優化訓練功能,吸引了省專業隊常駐集訓。多年來,基地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訓練方針,按照「奧運爭光,全運爭金,省運爭先」的發展戰略,推行「一流的教練員帶一流的運動隊伍」的教學、管理方法,既抓訓練,又抓學習,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不定期到省船艇基地、省體校和市體校本部參觀學習、觀摩交流,以良好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健康成長。市體校中專班派出了多名優秀文化教師按照國家教育部門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運動員上課,按時按量完成學習任務。基地的主教練隋紅軍和3個教練員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向學生教授當今國際上最先進的激流迴旋技術和應戰技巧,引導運動員快速掌握和提升競技水平,通過選拔參加省、國家等各類大賽,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將被推薦到省體校、省專業隊和國家隊。 我鎮在激流運動隊組建的5年中先後承辦了兩次全國激流迴旋大賽、一次全省大賽;參加了二屆省運會,共獲5.5枚金牌;有力推動了此項目的發展。如:2004年全國青年賽,8個項目比賽,其中7枚金牌由我鎮運動員獲得,這是河源激流隊的一次輝煌成績;2005年韓國舉行的激流迴旋亞洲錦標賽上,我市運動員獲得2枚金牌。鑒於2005年市激流隊在全國賽事上取得豐碩戰果,市委、市政府專門下發了《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市激流迴旋運動隊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勇奪金牌為市爭光的通報》(河委〔2005〕30號)進行了表彰。2006年8月17日至26日,我鎮激流迴旋運動隊隨廣東省、國家隊赴湖南張家界征戰全國激流迴旋青年錦標賽、全國激流迴旋錦標賽和亞洲皮划艇激流迴旋錦標賽,一舉奪得14枚金牌,為國家和省爭了光,被譽為「尖刀部隊」。2006年8月17日至20日舉行的2006年全國激流青年錦標賽上,廣東隊包攬了大賽所設的全部金牌,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廣東隊所獲7枚金牌中有6枚為河源隊所奪。此次大賽廣東隊派出18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河源籍運動員9人,佔總人數的一半。同時舉行的2006年全國激流迴旋錦標賽上,廣東隊奪得亞軍,所獲2枚金牌中有一枚為河源隊所奪。此次大賽廣東隊派出22名運動員,其中河源籍運動員12人,佔總人數的54%。8月24日至26日舉行的亞洲皮划艇激流迴旋錦標賽共設12枚金牌,中國隊以11枚金牌的好成績勇奪冠軍。國家隊此次參賽運動員共23人,河源籍運動員4人。此次比賽廣東省為國家一舉奪得9枚金牌,其中河源籍運動員奪得7枚金牌。特別是2008年3月16日在澳大利亞結束的2008年皮划艇激流迴旋澳大利亞國際公開賽暨2008年北京奧運會大洋洲資格賽上,我市紫金籍運動員胡明海與惠州籍運動員舒俊榕組合,一舉戰勝2000年和2004年兩屆奧運會激流迴旋冠軍得主奧克匈納兄弟,獲得男子雙人划艇冠軍,被譽為本次賽事的一匹「黑馬」——這也是中國隊第一次戰勝奧運冠軍。7月25日至27日,陳成威同志作為中國代表團領隊率隊參加了在捷克舉行的2008年世界青年激流迴旋錦標賽。此次世青賽共有38個國家組團參加,360多名世界優秀運動員賽場表現非凡,比賽非常激烈,賽場變數出乎意料之外。經過激烈角逐,我市運動員滕志強獲得男子單划第二名,這是他今年6月獲得世界盃錦標賽第六名之後取得的又一好成績。我市運動員冼錦彬同時獲得男子皮艇第五名。我國代表團獲得團體第八名,男子單划第二名,女子皮艇第四名,男子皮艇第五名,男子雙划第六名和男子單划第八的好成績。中國代表團領隊認為,河源籍運動員胡明海、滕志強、冼錦彬已是國家隊主力隊員,年輕好學,紀律嚴明,近年來進步迅速,令人刮目相看,引起世界同行關注,相信假以時日並將脫穎而出,為祖國爭取更大榮譽。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鎮逐步走出了一條山區激流迴旋項目運動員培養的新路子,激流迴旋也成為河源競技體育的「拳頭」品牌,我鎮「激流人」敢於衝出河源,衝出廣東,沖向全國,努力進軍奧運,為國家和省、市爭了光。據不完全統計,市激流對組建至今,已獲得了1個世界冠軍、1個世界第三名、9個亞洲冠軍、52個全國冠軍和9個全省冠軍,為省培養輸送了20多名優秀人才。目前,廣東省激流迴旋項目的主力隊員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河源籍運動員。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於7月25日在京成立,639名運動員將征戰奧運賽場,其中包括河源籍選手胡明海,他將和搭檔惠州籍選手舒俊榕在皮划艇激流迴旋項目中衝擊男子雙人划艇金牌。這是河源籍選手首次參加奧運會。胡明海是河源人民的一面旗幟,也是中國激流運動項目的一面旗幟! 2007年年底,省體育局、省船艇基地和河源市委、市政府,首期投入300萬元,按照開展國際訓練和比賽的要求,對我市紫金黃塘激流迴旋基地進行「高標準、高檔次、高水平」的改造建設,要求將其建成能承辦國際賽事、培養頂尖運動員的一流訓練基地,還有意向將基地建設申報為中國南方激流基地。目前,基地賽道改造工程已完成了總改造工程的90%以上,預計9月底10月初全部完工,屆時將迎接國家隊和省隊激流運動員到此開展有關集訓。12 六。紫金第一僑鄉走進紫金縣黃塘鎮,在這個素有紫金第一僑鄉之稱的鄉鎮中處處可以感受到當地村民安居樂業的氛圍。完善的基礎設施、熱鬧的圩街大道、平整的居民樓房,使黃塘彰顯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聚集僑力 建設僑鄉 黃塘鎮在紫金縣西部,離縣城30公里。全鎮2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3000畝。含12個村和一個居委會,44616人。目前,黃塘鎮有歸僑僑眷10107人,港澳台眷屬11822人。海外華人華僑28462人,香港同胞2830人,澳門同胞90人,台灣同胞262人。據介紹,黃塘鎮華人華僑主要分佈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波、越南、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 我看到一座座嶄新的學校和橋樑建築分佈在鎮上,平整寬敞的水泥大道聯通了全鎮各個村落。黃塘鎮的僑聯負責人動情地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那些在異國他鄉事業有成、戀祖愛鄉的黃塘籍海外華人華僑,或回鄉投資辦廠,或慷慨解囊捐助家鄉公益事業,回饋桑梓,為黃塘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來,黃塘籍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為黃塘鎮教育事業、衛生、農田水利設施、鄉村道路建設捐款約300多萬元。 「穿針引線」架起交流橋 在僑鄉發展中,僑聯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黃塘鎮僑聯自成立以來,本著一切為了歸僑僑眷、一切依靠歸僑僑眷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充分調動廣大歸僑僑眷的積極性,凝聚僑心、集聚僑力,共同為家鄉建設作貢獻。 據黃塘鎮僑聯的負責人介紹,加強海外聯誼是僑聯工作的一項永恆主題。近幾年來,黃塘鎮僑聯克服「走出去」經費不足的困難,想方設法與海外僑胞取得聯繫,通過電話、寫信等形式,加強與海外僑胞的聯絡,用滿腔熱情打動僑胞之心。並充分發揮僑聯聯繫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為當地經濟發展牽線、搭橋,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搭建新的平台。黃塘鎮僑聯始終堅持「強素質、樹形象、聚僑心、促發展」的工作思想,不斷推動僑聯事業的發展,深受海內外僑界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與此同時,黃塘鎮僑聯時刻關心著該鎮歸僑僑眷中的困難群體,動員各方力量扶貧濟困,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近幾年來,黃塘鎮僑聯積極為困難歸僑僑眷、港澳台眷屬服務,到2009年底止為葉苑金、葉少棠等100多戶特困歸僑僑眷、港澳台眷屬納入政府低保補助。逢年過節還為杜玩軍、曾蘇嫻等10多戶特困戶送上慰問金、慰問品,體現黨和政府及僑聯組織對歸僑僑眷的關心和愛護。在2008年7·30特大洪災時,黃塘鎮僑聯及時給全鎮60多戶的歸僑僑眷、港澳台眷屬全倒戶送溫暖,認真組織他們樹立信心,做好災后重建家園工作,發動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同時積極爭取政府補助資金,使60多戶受災全倒戶在春節前全部搬進新居。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黃塘鎮僑聯充分體現僑界群眾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發動僑界群眾捐款5萬元支援災區。不僅如此,黃塘鎮僑聯還積极參与市僑聯組織開展的「五個一百」實踐活動,擴大了僑聯組織的影響力,提升了僑聯組織的知名度,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為了表彰黃塘鎮僑聯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2010年河源市第五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黃塘鎮僑聯被評為「河源市僑聯繫統先進集體」。 走進臘石探僑情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僑鄉黃塘,記者來到了在黃塘鎮西部的臘石村。目前,臘石村居住了5800多位村民,其中,逾七成村民為歸僑僑眷是黃塘鎮歸僑僑眷最為集中的一個村落。據了解,臘石村的歸僑多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臘石村眾多海外僑胞、歸僑僑眷中,當數港胞葉廣華先生最為熱心支持家鄉公益事業的發展。葉廣華自幼便隨祖輩移居香港,早在上個世紀,葉廣華的祖輩就開始積極地為家鄉募集資金修橋修路。從小受祖父愛鄉情懷熏陶的葉廣華,待事業有成后,便開始回報桑梓,累計已為家鄉的建設募捐數十萬元,其熏熏善心可見一斑。除此之外,僑胞葉遠鴻、葉潭昌、葉利民、葉金海、黃觀靈等都是熱心支持家鄉建設的善心人士。由僑胞們捐建的臘石學校、村道、橋樑等見證了濃濃的僑胞情。 據悉,為了更好地開展為僑服務的工作,臘石村於2008年12月成立了紫金縣黃塘鎮歸國聯合會臘石村分會是我市第一個村級僑聯組織。紫金縣黃塘鎮歸國聯合會臘石村分會自成立以來,熱情接待尋根問祖、回鄉探親、旅遊觀光的海外僑胞,充分發揮了僑聯聯繫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為臘石的經濟發展牽線、搭橋。13 七。活動每天晚上,在電信大樓前的小平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出來這裡散步,活動,跳舞,在2012年7月28日,舉辦了一場自行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