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新圩簡介:區域位置新圩鎮在興寧市南部寧江下游,東接梅縣畲坑,北接永和、徑南,西 廣東興寧市新圩鎮 。 靠坭陂,南接水口和五華縣邊境。含19個村和1個居委會。117.79平方公里,耕地21358畝,其中水田17038畝,旱畲地4320畝。2006年年末統計42375人,其中農業39751人。新圩鎮素有「工藝之鄉」的美譽,2000年被興寧市政府評為「工藝基地鎮」;2004年被省科技廳授予「廣東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2 歷史1947年5月18日興寧解放,21日接管新圩國民黨新興鄉公所,6月中旬宣布新圩區人民民主政府正式成立,50年4月全縣16個 區並為10個區公所,當時新圩排為第10區稱為水新區公所,51年全縣劃為15個區,新圩排為第九區(區址坭陂鎮);57年1月撤區並鄉,新圩稱新圩鄉(區域8個小鄉)人民委員會;58年冬改稱為新圩公社管理委員會;62年冬又改為新圩公社革命委員會;78年4月全縣由27個公社分設為43個公社,新圩分出觀豐公社,其中新圩轄15個大隊,觀豐轄11個大隊。81年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83年11月改變「政社合一」體制,撤銷公社設新圩區公所,89年冬改新圩區公所為新圩鎮人民政府至現在。 新圩解放前只有20來間店鋪和一座當鋪,街道成為「T」字形,建築約為500多平方米。今非昔比,如今的新圩圩鎮面貌煥然一新,廠房林立,建築為1.1平方公里。3 圩鎮建設新圩圩鎮始建於清朝,離今已有多年歷史,商貿活動歷來活躍是興寧市南部重要的商貿集散地是新圩鎮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年新圩鎮被廣東省確定為中心鎮。目前,圩鎮的建成區有2.8平方公里,19條大小街道,總長7750米,2047間門店,常駐1.9萬人,其中非農9500人,外來3700人。在圩鎮東側有新圩工藝工業園,1.5平方公里。圩鎮人均居住29.8平方米;飲用自來水普及率100%;圩鎮的排水、排污、綠化等配套設施完善,架設路燈380盞,圩鎮綠化覆蓋率達37%。現在的新圩圩鎮規模不斷擴大,功能日益齊全,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中心鎮的輻射作用和帶動能力越來越明顯,已初步具備了富有地方特色和風貌的客家小城鎮。4 發展情況近年來,新圩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入實施「四個梅州」和興寧「三市」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經濟、社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4.37億元,同比去年增13.9%;鎮級財政收入322.8萬元,比增 27.4%;人均收入5834元,比增4.58%;民營工藝企業快速發展,總產值達3.72億元,比增26.4%。交通網路建設不斷完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廣梅汕鐵路、225省道、梅華公路、興松公路、新畲公路,縱橫貫穿全鎮,正在興建的興畲高速公路途經該鎮,並在工藝工業園設有興寧境內唯一的出入口。 各村小學 民新小學 民新小學創辦於1968年是由原民新村楊閣小學和黎陂寨分校合併而成,校址在新圩 新圩中心小學 鎮民新村村址附近。 學校初辦時校舍為廖氏祖祠,建築約300平方米,有教室6個,住房2間,學生約80人。新中國成立后,楊閣小學更名為民新小學。學校曾於1973年辦附中班(初中、高中各1班),至1978年停辦。 大村小學 大村小學前身是迪興學堂,創辦於1912年當年選在防亂所建的土樓閣作課堂,學生裝有10多人。以授「四書」、「家禮」等為教學內容。1952年至1958年是步東、民新、茶星、大村等四村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學。 步東小學 步東小學原為馬步小學,創辦於1940年。曾改名為郭添鄉第四堡國民學校。解放后又名為步東小學。是一所生源較大的山區完小。 步東小學在步東村址對面,新畲公路旁。從2004年下學期起,經過學校的布局調整,學生來源比較分散,有步東村、曹田村、寨塘村的雞公塘和山豬窩、茶星村的東角上,大村西等地區。覆蓋達3500多人。 雙頭小學 雙頭小學創辦於1941年冬,在新圩鎮北部山區雙頭村,服務範圍是雙頭自然村,服務2350人。創辦初期,校舍750平方米,磚瓦結構,學生80多人。 觀豐小學 觀豐小學原名「官峰小學」,創辦於1934年坐落於新圩鎮官峰村。創辦時為私塾,有教師2人,學生近20人,校址設寨塘村 窩子,后遷至官峰村上月池,設備簡陋,只有兩間瓦房。1950年遷至現址是完小,開設過初中班。1967年更名為觀豐小學。1978年4月,新圩公社分出觀豐公社,該校改為觀豐公社第一小學。劉煥松任校長,朱啟章任副校長。1983年11月,撤社復區,觀豐公社併入新圩區,學校複名為觀豐小學。 崇正小學 崇正小學創辦於1919年校址在崇上大水坑樓下屋,學校創辦初期只有1個教室,2個教師房,全校學生40人。 1948年村中仁人志士將校舍遷至上下排(與坭陂黃垌交接),校名一直沿用至今。初建校舍屬磚瓦結構,共有教室3個,教師房4個,學生約80多人。1986年香港同胞彭金泉、彭琪龍等帶頭捐資擴建學校,建有教室9個,教師房11個,使校園達1700多平方米。擴建費達2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