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豐州簡介:鎮情 。 豐州鎮在武鄉縣中部地區,鎮政府設在縣城太行街33號,於2000年底由原城關鎮和曹村鄉合併而成。豐州鎮北接榆社,南接沁縣,在東徑112度26分至113度22分。 豐州鎮境內屬黃土丘陵地帶,溝壑縱橫的土石山區。海撥在920米,屬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季風強盛,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年平均氣溫5—10度,年日照時數2592小時,無霜期166天,年蒸發量為1603毫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涅河、馬牧河、關河,主要山脈有康家山、鄭崗山、狐爺山等。 豐州鎮交通便利,榆黃公路貫穿南北,沁溫公路橫貫東西,境內設火車站2個,武墨線和太焦線在該鎮交匯,鐵路總里程11.3公里,有28個村實現了通油(水泥、磚)路,總里程60公里。太長高速公路途徑我鎮10個村共16.5公里,將於2005年10月竣工通車。2 建置沿革豐州鎮在武鄉縣境中部,在為:。162.4平方公里,合16240公頃,其中農耕地2867.8公頃。原名城關鎮,2001年1月,曹村鄉併入,因武鄉歷史上曾稱豐州,故改為豐州鎮;鎮政府包含城關村、東村、下關村、張家溝村、紅土凹村馬牧河 、東胡家堖村、胡庄鋪村、平家溝村、朱家凹村、王路村、馬牧村、書社村、南村、瓦窯科村、西王家堖村、富庄村、陽城村、下城村、上城村、雨溝村、白芽村、東堖村、松樹庄村、西城村、聶村、西河底村、城南村、姜村、沙河頭村、柳泉溝村、松北村、成家溝村、半崖村、曹村、暴家峪村、興盛堖村、山羊堖村、南亭村、代照嶺村、郝家堖村、王白堙村、棗林村、西賈庄村、松庄村、魏家窯村、白家窯村、南堖村47個村和寶塔、東坪、太東、河西等4個社區,107個自然村。3 環境資源豐州鎮屬黃土丘陵地帶,區域內溝壑縱橫,河流交錯,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季風強盛,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年平均氣溫5℃—10℃,年日照時數2592小時,無霜期166天,年平均降雨量610毫米。年蒸發量為1603毫米。區域內有關河、松北兩座水庫和多處小泉小水,水資源較豐富。區域內主要河流有涅河、馬牧河、關河(濁漳北源)流域約58平方公里,主要山脈有康家山、鄭崗山、狐爺山等。水土氣熱組合良好是本縣重要的農業經濟區。4 數據全鎮1949年有2788戶,9772人;1978年有3460戶,13617人;2010年有17797戶, 47460人。現有中農業23555人,非農業23905人。5 集鎮建設全鎮所有村安裝了自來水,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而且符合國家飲用水安全標準。全鎮47個村,107個自然村全部通電,在對農網進行了更新改造后,改善了電網結構,提高了供電質量,滿足了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需要。各項社會各項事業不斷發展,交通、教育、衛生、廣電、水利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全鎮實現了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電話入戶率達到了100%。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其中36個村通油路。至2010年先後在涅河修建了富庄大橋、城南大橋;在馬牧河下游修建了馬牧大橋、瓦窯科大橋,使兩岸群眾免除了涉水之難。電話通訊迅速崛起,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居住條件大為改觀,全鎮80%以上的農戶蓋了新房,全部達到了磚瓦結構的標準。下關、張家溝、王家堖、紅土凹等4個移民新村,城關、東村、上城、富庄、平家溝、陽城、郝家堖、南亭等近20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更是規劃先行,布局合理,建築現代,設施完善,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6 交通情況該鎮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太焦鐵路、武黑鐵路在豐州鎮交匯,在豐州鎮過境分別為6公里、3公里;太長高速公路在豐州鎮設在服務區,過境16.5公里;榆長線、權馬線、南沁線共計在該鎮過境25公里。7 教育情況全鎮現有中學1所,在校生175人;六年制小學5所,三年制小學12所,小學在校生846人;幼兒園2所,在園兒童514人。8 醫療衛生鎮內共有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所43所,醫療衛生保健達國家標準。9 文化體育全鎮有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室46個。民間歌舞主要有八音會、秧歌、趕旱船、頂燈、觀黃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