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郭村鎮衛星地圖-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景鳳鄉、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山西 >長治 >沁源 > 郭村鎮太陽系
定昌郭村故縣 新店 漳源 冊村 段柳 松村 次村 牛寺 南里 南泉 楊安
郭村簡介:鎮情郭村鎮在太岳伏牛山腳下,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城西13公里處,依山傍水,植被茂密,地勢平坦。全鎮98平方公里,耕地26500畝,退耕還林675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40%,全鎮轄18個村,3175戶,11608口人。2 農業發展 山西省沁縣郭村鎮 。 全鎮以砂壤土較多,以種植玉米、沁州黃、蔬菜、蘆筍等為主,種植沁州黃5000畝,優質核桃1500畝。養殖業發展迅速,現有黃牛3100頭,羊存欄4000隻,豬存欄700頭,土雞17000隻,蛋雞50000隻,新發展兔聯體2個。新建肉兔養殖基地1個,種兔存欄5000隻,年出欄商品兔250000隻。發展肉鴨10000隻。元王村礦泉水水質較好,含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3 歷史沿革抗日戰爭到1958年前郭村鎮屬沁縣抗日四區,1958年改為上遊人民公社。含漫水鄉、迎春鄉、城關鎮西部。1958年8月改為郭村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為郭村鎮人民政府,建鎮以來,經歷了鄉鎮機構改革和2001年撤鄉並鎮,均保持原名稱和建制村,屬不變。全鎮現轄郭村、開村、元王、仁勝、端村、東坡、上灣、池堡、瓦窯溝、巨良溝、苗家坡、丁家山、郭家莊、石板上、南溝、大溝、冀家凹、圪達18個村29個自然村。4 經濟指標200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38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13元,糧食總產量為1184.73萬公斤,鄉鎮企業收入達8400萬元,上交國家利稅28萬元。5 人文歷史郭村鎮人文歷史底蘊濃厚,民俗文化獨具魅力,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文物古迹眾多是中國象棋的發源地。交通極為便利,省道南沁線,縣道漳開線縱橫交錯,二沁鐵路橫穿而過。依山傍水,北接伏牛山,有千女湖、迎春湖兩座水庫,植被茂密,地勢平坦,泉水眾多,發展農業生產條件優越。 郭村鎮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是文化古鎮、旅遊聖地。居住集中,鎮政府駐地郭村,住宅多為明清建築風格,街巷道整齊有序。全鎮擁有眾多歷史建築和文物古迹,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處:大雲院、普照寺;市級文物單位2處:仁勝洪濟寺、田氏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多處,文物古建數量之多,級別之高,保存之完整,在全市乃至全省少見。另外,元王福嚴寺、上灣衛氏宗祠、赤龍池等古迹遺址,都彰顯了郭村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昔日繁華的縮影。棋盤山、千女湖等獨特的自然景觀,體現了郭村鎮的名鎮風貌。此外,郭村鎮還有許多民間傳說,如牛郎織女的故事、象棋溯源等,元王高蹺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當地流傳盛行,更增添了郭村鎮的歷史文化內涵。 郭村鎮民風淳樸,物阜民豐是紅色名鎮、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產階級被革命家朱德、薄一波都曾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薄一波領導的山西犧盟會決死隊在這裡創建了第一個根據地,創建了「上黨銀號」,郭村鎮成為決死隊成長的搖籃,領導晉東南抗戰的中心。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郭村以出兵、出糧、出幹部而著稱,不論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郭村鎮名人輩出,英勇為國捐驅的烈士就有300多人,新中國成立後有省軍級幹部近30人,地師級以上幹部近80人。全長治僅有18位將軍,從郭村鎮就走出了張文舟、安秀峰、衛崇保、田懷玉、王志英等五位將軍,因此,又有「將軍之鎮」的美譽。6 環境資源村鎮區域內山脈主要有伏牛山、棋盤山、白鹿山、雲蒙山,棋盤山主峰海拔1748.4米,為全縣最高峰。區域內泉水眾多,元王泉水以優質礦泉水聞名。1959年冬,全縣千名婦女在全國婦女勞模王東果帶動下,晝夜勞動,與男同志一齊修建一座千女水庫。全鎮依山傍水,林牧資源豐富,抗日戰爭時期大量林木慘遭破壞。建國后經過歷年建設,2010年林地恢複發展到6.25萬畝。 郭村鎮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候8.9℃,年平均無霜期167天,年平均降雨量567.4毫米,是農作物生產的黃金區域。全鎮國土78.9平方公里,耕地45088畝,,水面600餘畝。7 數據1949年全鎮總戶數2713戶,9526人;1978年全鎮總戶數3105戶,12658人;2010年全鎮總戶數3338戶,11026人。8 交通狀況區域內省道南沁線,縣道漳石線縱橫交錯,二沁鐵路橫穿東西,全鎮18個村都實現了村村通水泥(柏油)路,交通條件較為便利。9 社會狀況新中國成立以來,鎮政府持續推進農村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18個村實現通電、通水、通電話、通公路,村級文化活動室和體育活動廣場實現全覆蓋。2010年全鎮有普通中學1所,小學9所,鄉鎮醫院一個,衛生所21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6%,兒童免疫接種率達到90%。 郭村鎮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全鎮擁有眾多文物古迹,大雲院、普照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仁勝洪濟寺、田氏宗祠為市級文物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十餘處;已有200多年傳承歷史的元王高蹺,通過省級非文化遺產項目評審;在革命戰爭中,郭村以出兵、出糧、出幹部而著稱。上黨銀號、山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犧盟上黨中心區、山西青年抗戰決死一縱隊、山西第三行政區民族革命中學分別在本鎮郭村村、南溝村、仁勝村、冀家凹村設立,不少村都留有薄一波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活動遺址;新中國成立后全鎮湧現出了張文舟、安秀峰、衛崇保、田懷玉、王志英等五位將軍。因此,郭村鎮又有「將軍之鎮」的美譽。

郭村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