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社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東社簡介:原平市轄鎮。1958年屬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東社公社,1984年置鎮。在市境東部,離市區30公里,同河東岸。121平方公里,2.5萬。原五、原宏公路過境。含王東社、溫東社、朱東社、堯山、觀里、里城、北庄頭、合村、南旺、磨灣、城頭、南河底、南庄、趙村、東閻庄、康村、劉河底、王南窯、王北窯、上社、西山底、東山底、永興方、貴儒、白塔崗、北河底一村、北河底二村、北河底三村2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商貿、冶金為主。農業主產玉米,盛產酥梨。市屬罐頭廠在境內。2 位置東社鎮在原平市的東部,東隔金山、堯岩山與五台為鄰,南與定襄縣毗連,西與子干鄉相接,西南以將軍山、姑姑山與南白鄉為界。北接龍尖山與蘇龍口相依。全鎮220平方公里。在:。3 建置變動情況1958年公社化初,由上社、東社、南河底、西頭、上庄、后堡、南白七個鄉組成金瓜人民公社。1961年社域化小,一分為三,由上社、東社、南河底組成一個公社,因駐地在東社,定名為東社公社。上庄、西頭組成上庄公社,后堡、南白組成南白公社。84年撤銷公社恢復鄉鎮體制,分為東社鎮、上庄鄉、南白鄉。2001年建置重新變更將上庄鄉與東社鎮合併為一個鎮。東社鎮全鎮3.7萬。包含46個村,勞動1.2萬。4 地理環境東社鎮在丘陵,四周群山環繞,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溝壑縱橫,有同河貫連全鎮。同河西支發源於石門溝,叫西河;北支發源於王北堯西面,叫東河;中部朱東社西面隔河相對有福壽山,壽山腳下有溫塘,為同河主源。同河兩岸是狹窄的谷地平原,河谷兩側是丘陵坡地,坡上梯田重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四周全部為石頭山,山中礦藏豐富,有金礦、銅礦、石英礦等。北部龍尖山主峰露頭山,海拔1816米,為全鎮最高山峰。全鎮屬大陸性氣候,背風向陽,風少風小,年平均氣溫10℃左右,全年10℃以上累積氣3500℃左右。無霜期160天,春霜四月下旬止,秋霜十月上旬始。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多在夏季,佔60%以上。據民間傳說,曾有石碑記載,康熙年間這裡發生大地震,震後房無一間,牆無三板,村與村之間的許多溝壑皆為那次地震所形成。5 經濟情況種植業 東社鎮現有耕地63000畝,糧食年產量14276噸。其中玉米播種61500畝,穀子播種1000畝,其它雜糧播種500畝。梨果樹種植33000畝,年產量45320噸。種植杏、棗、桃、核桃等10000畝。養殖業 東社鎮大牲畜存欄3400頭,生豬存欄4777頭,年出欄5985頭,羊存欄10萬隻,年出欄5萬隻,雞存欄4.5隻,年出欄2萬隻。林業 東社鎮退耕還林10000畝,零星植樹200萬株。全鎮總綠地60000畝,其中公共綠地7000畝,按規劃4.6萬人計,人均總綠地870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102平方米。農業科技 東社鎮實施灌溉節水工程2項,打機井2眼,新修排水溝及U型渠1500米;土地整理項目1項,開發開墾土地300畝;農業示範園區1處。工業、第三產業 東社鎮工業企業、第三產業經營單位共有232家,年產值12342萬元。6 資料(第五次普查數據) 23066 男 11935 女 1113 家庭戶戶數 6763 家庭戶(總) 23038 家庭戶男 11913 家庭戶女 11125 0-14歲(總) 5324 0-14歲男 2789 0-14歲女 2535 15-64歲(總) 15137 15-64歲男 7916 15-64歲女 722 65歲及以上(總) 2605 65歲及以上男 1230 65歲及以上女 137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2042 鎮包含村 王東社村 北庄頭村 溫東社村 王北堯村 東山底村 西山底村 趙村 北二村 合村 觀里村 堯山村 南河底村 白塔崗村 里城村 貴儒村 永興庄村 北一村 北三村 磨灣村 南旺村 康村 劉河底村 城頭村 上社村 東閆庄村 南庄村 王南堯村 朱東社村 上庄一村 上庄二村 上庄三村 上庄四村 溝里村 北頭村 中三村 都庄村 棗坡村 薛家莊村 西頭村 老師村 拴馬坡村 東岔村 西岔村 石地坪村 峪里村 營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