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河底鄉衛星地圖-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臨汾經濟開發區、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山西 >臨汾 >堯都 > 河底鄉太陽系
鼓樓西街 水塔街 南街 鄉賢街 辛寺街 鐵路東 車站街 汾河 解放路 屯裡 喬李 大陽 縣底 劉村 金殿 吳村 土門 魏村 堯廟 段店 賈得 賀家莊 一平垣 枕頭河底濱河辦事處
河底簡介:鄉鎮河底鄉在堯都區的西部山區,離城50公里。南與鄉寧相接,西、北與吉縣、蒲縣近鄰,東與枕頭鄉相連。98.7平方公里。包含10個村,67個居民組,2002年總戶數2006戶,8497人,全鎮從業人員5399人,其中女勞力2526人,農業從業人員1940人,工業從業人員2174人。全鄉耕地15005畝。煤炭貯藏量豐富是堯都區四個產煤鄉鎮之一。1999—2002年以來,鄉黨委、政府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心,實施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三大戰略,確立了「煤炭奠基,多元開發,科技推動,強鄉富民」的發展思路。2002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10379萬元,總費用6900萬元。人們純收入達3024元。2 煤炭產業河底鄉是煤炭大鄉,煤炭是河底鄉的主導產業。主焦煤儲量600萬噸左右,10#煤保有儲量1.5億噸左右。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力發展煤炭產業,為全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鄉黨委、政府為了改變煤炭生產低水平、小規模的發展模式,把原煤生產做強做大,延伸煤炭加工鏈條,提升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改進採煤方式,積極尋求對外合作,實施煤礦擴建改造升級升檔的路子。2002年石凹河煤礦、硃砂溝煤礦、景毛西溝煤礦、鄉一礦、鄉三礦分別與徐州礦務集團簽定了聯營改造協議。目前,石凹河煤礦(原年產9萬噸)第一期三十萬噸的改造項目已經完工,其它各煤礦已在實施改造前期準備工作。這五座煤礦改造完工以後,年產量可達170萬噸左右,比現在全鄉煤礦總產量還高,僅利稅就可提高1000萬元左右,全鄉財政收入將翻一番。全鄉共有焦廠21座,洗煤廠15座,年產焦炭40萬噸,洗精煤60萬噸。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減少環境污染,向高產量、低排污的大型焦廠、洗煤廠方向發展,目前,一個投資1000餘萬元,年產40萬噸的焦廠,投資500萬元,可年產20萬噸精煤的洗煤廠正在建設之中。?3 農業生產在穩定煤炭主導產業的同時,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積極開發其它產業,實現「多元開發」戰略。根據河底實際情況,大力發展以核桃為主的乾果林,以刺槐為主的經濟林。在以往發展的基礎上,又集中投資61萬元,在東安、拾畝、張馬庄採用高位還優的辦法嫁接遼核1號1000畝,使總量達2500畝,21150株。經濟林方面,刺槐達607800株,花椒達14300株,側柏達57100株,且已收到較可觀的經濟效益。在養殖方面,根據生態環境承受能力,按照「適度發展,封山禁牧,提倡圈養」的思路,依託信用社信用工程貸款,投資310萬元,扶持養牛、養羊村戶,優種牛發展到2300頭,絨山羊發展到14000隻,主要分佈於拾畝、東安、靳家川、何家峪等村。同時建立養牛、養羊協會,健全培訓基地,高薪聘請技術人員重點培訓,全面提高養殖人員的勞動技能。4 文教衛生1999年投資150萬元的河底初中雙面教學樓落成,築達2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6個教學班。2002年投資650萬元建成五所高標準寄宿制學校和一幢河底初中綜合辦公樓,水電暖全面配套。河底、西凹、蒼圪台、東安、拾畝、三交、交口等七個村,36個單人教學點被撤除,合併到山城、鳳凰、三交、交口四座小學中,使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集中使用,教學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從2000年開始,在全鄉各學校實施嚴格的教師(校長)競聘上崗制度,提高了教職工的綜合素質。河底鄉衛生院,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完善以鄉村衛生服務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的基本醫療等服務,完善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服務網路化,強化管理進一步提高了醫療服務和監督管理水平。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創建河底、蒼圪台、三交、交口四個衛生村。5 基礎建設村鎮建設整體推進。2000年鄉黨委、政府經過深入調研,結合實際,對村鎮建設進行了遠程規劃。2001年投資170萬元建成達3000平方米,以經營服裝、副食為主的「河底集貿市場」;2002年投資30萬元的河底鄉新舞台落成;2002年底,投資300萬元的「兩街一路」(市場一條街、舊供銷社一條街,市場水泥路)擴建改造工程進入準備階段;投資150萬元的蒼圪台岔上遷村移民工程全面啟動。交通、水利等設施不斷改善,2002年底,投資1000萬元的河光公路一期翻修工程完工,與此同時,幾條主要幹線公路也進一步延伸至自然村,分別是蒼圪台——拾畝柏油路,總長1.5公里,總投資30萬元;交口——房窩公路,總長2公里,總投資38萬元;三交——石凹河煤礦公路,總長1.5公里,總投資30萬元;河底初中專線公路總長1公里,總投資45萬元。針對連年乾旱的氣候特點,累計投資300餘萬元,新增集雨旱井657眼,投資18萬元建成交口、張馬庄、神圪塔集中供水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的吃水困難。2002年底,全鄉低線路改造全部完工。2001年新建河底移動通訊塔2座。2002年建成河底聯通通訊塔一座,至2002年投資300萬元,架設程式控制電話2000餘部,使全鄉的通訊狀況大為改觀。6 文明建設為了大力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利用春節,已連續舉辦了五屆規模宏大的「農民健身運動會」,全民參與,節目自編自演,有鑼鼓隊、秧歌隊、合唱隊等,豐富多彩,其中河底村、蒼圪台村的威風鑼鼓隊,參加了堯都區的文藝表演。還有一年兩台戲,一年一次煤礦職工運動會,都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促進了河底鄉的精神文明建設。

河底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