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朔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懷朔簡介:鄉鎮懷朔鎮是北魏王朝在北方邊境興築的六鎮之一。全鎮757平方公里。含16個村委會15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400戶,27107人,艾不蓋河支流流經該鎮,地下水資源豐富,能夠滿足工農業生產用水。2 區位交通懷朔鎮在固陽縣城東北41公里處,東臨呼市五川縣,北接包頭市達茂旗,西與固陽縣興順西鎮相鄰,南與固陽縣銀號鎮近鄰,包頭到滿都拉口岸公路橫穿鎮政府駐地,到包頭市只需一個半小時車程,交通十分便利。3 經濟發展全鎮耕地39.2萬畝,其中水澆地1.8萬畝,常年播種36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油菜籽、馬鈴薯、蕎麥、小麥等,油菜籽常年產量1130萬公斤,現有日處理油菜籽20噸生產能力的油脂加工企業1家,馬鈴薯常年產量7500萬公斤,現有可儲存10萬公斤。 儲藏窖39個,初步形成了油料、馬鈴薯交易市場。全鎮共有4.1萬畝3年以上生沙棘林,該鎮是包頭市肉羊育肥示範基地,有標準化養殖圈舍340多棟,年出欄育肥羊20萬隻。境內探明有豐富的鐵、銅、硅石、拉長石等礦產資源,已新建成220千伏輸變電站1座,現可提供15萬千伏安企業用電負荷,現有工業基地1處,共有工業企業13家,選礦企業6家,已探明的小石拐礦已掛牌招商。4 文化教育該鎮有中心小學3所,白靈淖中心小學有在校學生107人,其中住校生46人;卜塔亥中心小學有在校學生217人,其中住校生122人;東公此老中心小學有在校學生154人,其中住校生80人。全鎮共有在校學生478人,其中住校生248人。5 基礎設施通過全鎮各族人民的努力,懷朔鎮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鎮36個自然村2116戶農民率先看上了有線電視,90個自然村、1.5萬人、12萬多牲畜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140戶村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移民新村,移動、聯通、網通、寬頻等各種通訊網路覆蓋全鎮。6 文化遺產該鎮境內離今1500多年歷史的北魏時期的懷朔古城遺址,城中覆蓋著舉世罕見的「佛像土窟」,從這裡走出高歡、侯景兩代皇帝。相傳花木蘭曾在這裡替父從軍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的開發具有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7 古城懷朔鎮在大青山後,南面經昆都侖溝進入山前,北面可通至山後的草原地帶是北魏時期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屏藩北魏都城盛樂和金陵(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的戰略要地,在北魏與柔然的衝突中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 城垣依地勢而築。古城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1200米,180萬平方米。現城牆已倒塌,殘高1米—1.5米,城牆上還加築有馬面。南北兩牆都不呈直線,南牆兩側向內折很多,因此城垣平面呈不規則的五邊形。城內西北角加築有子城,平面呈長方形。東南角有一佛寺遺址。現今還能看到東、南、北三門。在東、南、北三門內,都有街道通至城內,南街與東街在城中心會合,形成丁字街;北街與東街又在其東會合,形成又一處丁字街。古城南現有三眼古井遺迹。 在懷朔鎮遺址以北,發現20餘座北魏墓葬,這些墓葬封土略高於地表。在懷朔鎮遺址以南5公里處的油匠渠亦發現有北魏墓葬。在土默特右旗薩拉齊舊城以北2公里處曾發掘出建於孝文帝太和三年(479年)的一處墓葬,出土了墓誌磚,上銘「廉涼州妻姚齊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