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街道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龍泉簡介:龍泉街道在滕州市城區東部,28.1平方公里。含6個社區服務中心,57個居委會,常住16萬人是城市規劃中的「中心商務區、高端服務區、旅遊休閑區、文體集聚區、高檔住宅區、機床孵化區」。2012年街道GDP完成47.15億元,增長13.4%;財政總收入完成33436萬元,增長50.5%;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7674萬元,增長68.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100元,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256元,增長18.5%。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千強鎮、中國鄉鎮投資潛力500強、中國中小機床第一鎮、中國花卉產業之鄉、中國文化生態旅遊名鎮、山東省文明村鎮、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山東省社區教育示範街道」等榮譽稱號。2 行政區劃龍泉街道在城區東部。含45個居委會(黃山橋 府前東 宗魯門 春秋閣 塔寺 杏壇 安居 泰山廟 荊東 崗子東 崗子西 潤澤 錢莊 善國 荊善 善文 躋雲橋 南秦 南侯庄 銀鍾里 前洪 后洪 邾城 梁場 賀庄 趙樓 張庄 雙廟 東趙莊 任村 歐庄 董村 馮東 馮西 郭庄 金疃 孫堂 夏庄 程堂 鞏村 唐村 前大廟 東大廟 西大廟 刁庄),27.9平方公里,87849人,鄉村2.46萬人。 。 3 人文資源龍泉街道文化底蘊豐厚,區域內有建於唐代的龍泉古塔、漢畫像石館、墨子研究中心、王學仲藝術館、滕州市第一中學等自然人文資源是滕州市教育、文化的中心。 有小邾國遺址、龍泉塔、荊泉、縣府大堂等古建築和景點,「墨子國際研究中心」「漢化像石館」「博物館」「縣衙大堂」「龍泉文化廣場」等設施分佈其間,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歷代名勝古迹眾多。 城區東部,荊河東岸有一土城村是史書記載為古倪國故址。《通志氏族略》云:「倪即小邾國,以居倪故又稱倪國。」《圖書集成》雲,倪犁來城在縣城東一里,梁水(城河)之東,周回8里。其地居城河河道曲處,水沿村東北流折西繞而南,形成河圍三面村居其中。村南平地靠荊河東路,村東北隆起地帶為古邾城遺址,民眾稱之為「城子」。村東岸下為長年沖刷陸沉之沙丘,寬廣1公里余,或說古邾城隨歷代河洪侵剝為水所損沒。《禹貢七朝.戰國疆域變遷考》序例云:「倪,在滕縣治微東,約東及南界魯,西界滕,北界鄒。」《路史》及《世本》記載:「小邾,曹姓,帝高陽之苗裔也」。「周武王時,封顓頊帝玄孫陸終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俠於邾」。《通考》記載:「周宣王時,俠之六世孫夷父顏,有功於王室,王封其次子友於邾,列諸侯,終春秋之世,至惠公300多年。」為區別邾國,時稱小邾國。 從著名學者王獻唐的《炎黃氏族文化考》《山東古國考》《春秋邾分三國考》來看,小邾國原為邾婁國的一部分是東夷族的後裔。周族滅商之後,即對邾婁國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這樣一來,其僅次於齊魯的邾婁國,遂逐漸地被分為三個小國,即:邾、小邾和濫國。邾國在今鄒城市及滕州市的東北部;小邾國在今滕州城東至東南。小邾國雖然經濟文化高度發達,但在異族的統治下,一直寂寞無聞,到友曾孫倪犁來時,方名顯諸侯。倪犁來曾跟齊桓公「尊王攘夷」有功,齊桓公請求周王為他封爵,小邾才封為子爵,史稱小邾子。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小邾國開始衰落。據《楚天國孝》載:小邾國約公元前261年為楚考烈王所滅。滄桑巨變,幾度戰亂,使城垣湮為村落,因原用土築城,故名土城村。1982年滕政發39號文件恢復了古城名,改為小邾城村。 龍泉塔在城區東部城河西岸。原聳立於龍泉禪寺內。《滕縣誌》載:「龍泉寺(有)四:一在城東一里許,創始無考。(明)宣德間僧正玉重修。塔已漸圮,而千戶蔡佑、首事僧無文等募助重修。寺規制舊極宏麗,塔十層,高十二丈,根稱是。有教諭項理記文,不錄。歲於此為迎春所。今兩廊、方丈俱圮。雖修之不及前遠甚。俗傳云:『有大泉,水時漂民居,故建塔以鎮之,龍泉之名,蓋亦有自雲。』」清中期后,寺已漸廢,今惟塔存。龍泉塔為蕃陽八景之一,康熙《滕縣誌》載:題名為「塔影高標」。道光間滕令王政學以唐韋肇於京都長安為雁塔題名故事,為此塔題名為「浮屠峙玉」並賦題名詩,載入《滕縣誌.藝文》。塔為磚石結構,高40米,塔體安置於石砌須彌座上。塔基結石嚴固,八棱,每邊長5米,由底邊線中點上伸40米至塔頂,所謂「根圍稱是」,即八邊長高相同,形成對稱八面八角合圍塔體。累九級,二挑華拱托檐,身外重檐十一級,舊以鐵鑄六瓦一椎覆頂,懸挑金鈴,風動有聲。前有塔室,後有螺旋式磚階可攀緣至頂,塔室內隔牆和塔壁厚80~100厘米。整個塔體造型渾厚,古樸莊重是我國「密檐室」寶塔佳作。塔身全系青磚嵌灰砌築,雖歷經風蝕雨擊而無損,尤其是經受了清康熙七年(1668年)6月大地震的考驗。康熙《滕縣誌.災祥》記載:「十七日戊時,地大震,有聲自西北來,如奔雷,又如兵車鐵馬之音,地若舟浮掀盪於危濤驚浪中,崩城郭,壞廬舍,人民多殞;城東地陷,湧出水有泥沙,前史所未聞也。」此塔仍巍然聳立。塔底東側,嵌有明宣德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