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依蘭簡介:鄉鎮延吉市依蘭鎮在延吉市北部,東接圖們市長安鎮,西接龍井市八道鎮,北依蘭鎮 靠汪清縣百草溝鎮,在延吉盆地,布爾哈通河兩岸地勢南低北高,中間低而平坦,南、北、東三面有小丘環繞,西面開闊,成馬蹄形小平原,依蘭河自西向東流經其間。全鎮最低海拔170米,最高點帽兒山在鎮西南方,海拔高度517米2 歷史沿革鎮名源於依蘭溝,「依蘭」系滿語三岔之意,該鎮是滿族的故鄉之一。此處清初列為禁山圍場,光緒初年開發,屬南崗招墾局志仁社管轄。1913年為延吉縣誌仁鄉依蘭溝屯。1956年屬延吉縣春興鄉,延吉市興安鄉、煙集鄉。1958年屬延吉縣依蘭公社、煙集公社(同年10月划入延吉市),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5月,將興安公社分為興安公社、煙集公社。1964年7月,將依蘭、煙集2個公社劃歸延吉縣管轄。1982年12月,煙集公社劃歸延吉市管轄。1983年為龍井縣依蘭鄉,延吉市興安鄉、煙集鄉。1988年4月,將龍井縣依蘭鄉划入延吉市。1992年撤銷依蘭鄉,設立依蘭鎮。1997年依蘭鎮357平方公里,0.5萬,鎮政府駐九龍。含新光、春興、春光、西興、明興、九龍、柳菜、明朗、合水、古城、蓮花11個村;興安鄉31.7平方公里,2.1萬,鄉政府駐北大。含大成、實現、北大、興安、平安、東興、清榮7個村;煙集鄉199.5平方公里,1萬,鄉政府駐興農。含石人、新岩、興農、煙河、錦程、向陽、台岩、龍淵、南溪等10個村。2000年12月,撤銷興安鄉、煙集鄉,併入依蘭鎮,鎮政府駐原煙集鄉。2006年將依蘭鎮興安村的第4、6、8村民小組、東興村的第1村民小組劃歸北山街道管轄;將依蘭鎮興安村的第2、5、7村民小組劃歸新興街道管轄。3 自然資源依蘭鎮境內大部分為山區,森林、土特產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存有延吉市唯一的原始紅松林。盛產蘋果梨、煙葉、蘇子葉、木耳、蘑菇等土特產品和多種山野菜。北部山區還有儲量較大的沸石礦產。草原資源較為豐富,全鎮共有優質草場7600公頃,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秀美的自然風光。每年都吸引著大批遊人。4 行政區劃利民村[Limin Cun]52.4平方公里, 1878人。村駐地利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解放后屬延吉縣煙集區。1958年成立利民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4年改為利民大隊,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劃歸延吉市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利民村。2002年與新岩村、石人村合併為利民村。 龍淵村[Longyuan Cun]9.75平方公里,1220人。由駐地龍淵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解放后屬延吉縣煙集區。1958年成立龍淵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改為龍淵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龍淵村。 九龍村[Jiulong Cun]42平方公里,1471人。光緒初年建屯,九龍坪屯落後面有九個向前伸出的山頭,象九條龍伸出的龍頭。由此得名九龍坪。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後屬尚仁社、志仁鄉、葦蘭村、春興村、解放后,1945年11月屬於春興區,1956年為依蘭鄉九龍村。1958年為依蘭人民公社九龍管理區。1961年改為九龍大隊。1983年10月改為九龍村。2002年與明興村、柳菜村合併為九龍村。 春興村[Chunxing Cun]45.9平方公里,1329人。駐地西興屯。以原所轄春興村得名。解放前先後屬志仁社、志仁鄉、葦蘭村。解放后,1945年11月為春光區春興村。1956年為春興鄉春興村。1958年為依蘭人民公社春興管理區。1961年改為大隊。1983年10月改為春興村。2002年村屯撤併同春光村、西興村、新光村合併為春光村。 古城村[Gucheng Cun]17.3平方公里,920人。駐地古城因駐地而依蘭鎮 得名。解放前先後屬志仁鄉、志仁社、葦蘭村。解放后1945年11月屬春興區。1956年為依蘭鄉古城村。1958年為依蘭鄉人民公社古城管理區。1961年改為古城大隊。1983年改為古城村。 台岩村[Tai yan Cun]64.8平方公里,1749人。因村境內山上多岩石,岩石上面比較平坦,遠看象個檯子,台岩村由此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解放后屬延吉縣煙集區。1958年成立台岩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改為台岩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又劃歸延吉市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台岩村。 北大村[Beida Cun]4.51平方公里, 1162人。駐地北大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歸延吉縣公署所轄。解放后,先後歸延吉縣,延吉市興安廂,興安鄉所轄。此地在日本侵佔時偽日軍駐地,稱之為「北大營」。解放后建村。1958年稱北大大隊。1984年改為北大村。 興安村[Xing an Cun]5.08平方公里,2665人。建於1940年叫棲鶴屯是因村東地形象降落的仙鶴而言。1958年人民公社時,為公社駐地,又是大隊駐地,因改成興安村。興安之含義是興旺、安寧、吉祥之意。解放前歸延吉縣公署所轄。解放后,先後歸延吉縣,延吉市興安鄉所轄。1958年建興安大隊。1984年改為興安村。 東興村[Dongxing Cun]10.5平方公里,1524人。駐地東興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公署煙集鄉。解放后先後屬延吉縣延吉市興安村、鄉所轄。1958年建立東興大隊。1984年改為東興村。2002年與清茶村、東興農場合併為東興村。 平安村[Ping an Cun]4.23平方公里, 1877人。駐地平安屯,因駐地而得名。清初此地為禁山圍場,光緒初期開發。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解放后,屬延吉縣延吉區。1958年成立平安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改為平安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84年改為平安村。 大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