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黑龍江 >哈爾濱 >道外 > 民主鄉太陽系
靖宇 太古 東萊 濱江 仁里 崇儉 振江 東原 大興 勝利 南馬 民強 大有坊 化工 火車頭 新一 三棵樹大街 太平大街 黎華 新樂 南市 南直路 水泥路 永源 巨源 團結民主青年農場
靖宇 太古 東萊 濱江 仁里 崇儉 振江 東原 大興 勝利 南馬 民強 大有坊 化工 火車頭 新一 三棵樹大街 太平大街 黎華 新樂 南市 南直路 水泥路 永源 巨源 團結民主青年農場
民主簡介:民主鄉屬哈爾濱市太平區管轄。在市境東北部,北臨松花江,東與哈爾濱市阿城區巨源鄉為鄰,南抵東風鎮,西至阿什河與市區毗連。原為阿城縣第六區,1953年6月劃歸哈爾濱市管轄,屬新成立的天恆區。1956年3月並村划鄉,設置民主鄉。同年改隸朝陽區。1958年冬,同聯勝、和平兩個鄉合併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屬太平區。1961年秋,從東風公社劃出,成立民主公社。1963年3月,劃歸濱江區管轄,1972年8月又划回太平區。1983年11月,恢復民主鄉。 民主鄉在松花江南岸的衝擊平原上,西接哈市市區,北接松花江,南依天恆山,東接阿城、賓縣,全鄉幅員132公里,人稱「塞北江南,魚米之鄉」。所轄10個村,46個自然屯,其中有2個朝鮮族村。有28125人,7856戶,勞動力16572人,占的58.9%。全鄉有耕地8.1萬畝,一般農田2.2萬畝,其中壩外1.2萬畝,壩內1萬畝。建設用地10萬平方米。草原5萬畝,自然溝泡濕地3000畝,養魚水面10000畝,屬於自然生態型的資源大鄉。 種植糧食作物4萬畝,其中水稻3萬畝,年產優質商品大米2000萬斤,玉米1萬畝,可滿足全鄉畜牧業發展需求。蔬菜作物2.5萬畝,其中無公害胡蘿蔔基地2萬畝,年可產商品胡蘿蔔3.8萬噸。經濟作物1.6萬畝,以圓蔥、瓜、飼料作物為主,商品量可達9000噸。 林地近5700畝,其中退耕還林3850畝。 畜牧業發展迅速,2006年產值達到12444萬元。2006年「兩牛」存欄2500頭,羊存欄9000隻,生豬存欄1.5萬頭,「兩雞」存欄73萬隻,特種養殖貉、狐等1100隻。 民主鄉2006年漁業產值達到1614萬元,放養9600畝,放釣戶數50戶,5000餘畝。丁鱖、翹嘴紅鮁等名、特、優品種達到2100畝。 鄉有哈市近郊唯一的一座山——天恆山,22.6公里的松花江段流經境內。天恆山風景旅遊區的開發,四環路的過境開發,大頂子水電站的截流,阿什湖的興建給民主鄉發展生態旅遊經濟帶來了良好機遇。道外區實施的「哈東開發」戰略,促進了民主鄉資源優勢的充分發揮。全鄉交通便利,道路格局呈網狀,四環路、江南中環路、常勝路、奶牛路縱橫全鄉,市、鄉、村各級路均是等級路。道路與城區、哈同路、同三路、京哈路、哈雙路相連是哈市與外市縣物流集散的樞紐,全鄉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2 在道外城區東北部,離區政府駐地21公里。東與巨源鎮相接,西至哈爾濱水泥廠,南臨團結鎮,北至阿什河。132平方公里。7856戶28125人,其中漢族佔85.7%。含10個村,48個自然屯。鄉政府駐民主村與友誼村交匯處。地勢較高,西北臨松花江,地勢較低。景點有白魚泡。3 沿革1949年前稱解放鄉。1958年民主鄉與聯勝鄉、團結鄉合併為東風公社。1961年析置民主公社。1983年撤銷公社設立民主鄉。1996年132平方公里,2.8萬人。含民富、五星、新興、新發、星光、新國、新民、民主、友誼、勝利、紅星、光明、新立、慶豐14個村。2004年由原太平區劃歸道外區管轄。4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230104200:~200 220民富村 ~20220勝利村 ~202 220慶豐村 ~203 220光明村 ~204 210民主村 ~205 220新國村 ~206 220五星村 ~207 220新發村 ~208 210友誼村 ~209 220新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