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紅光簡介:紅光鄉在嘉湯公路5公里處,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東、南兩面與保興鄉相接,西與嘉蔭農場相接。區域1320平方公里,草原10017畝,林地66000畝,水域65653畝,耕地68734畝。含8個村,16個自然屯,3個林場,1個農場。全鄉總戶數981戶,4134人,其中農村戶數953戶,農業3840人,全鄉共有10個黨支部,156名黨員。有全縣第一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華玉速凍食品有限公司,著名的嘉蔭恐龍博物館和太平島度假村。 紅光鄉在縣境西南部,黑龍江右岸,所轄村屯環繞縣城東、南、西三面,屬城郊鄉。鄉政府駐於紅光鄉遼原村村內,比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1976年將朝陽鎮公社的農村生產隊劃出,建立黎明公社。1977年撤銷黎明公社,併入朝陽鎮公社;同年於火燒橋西南籌建紅光墾區,以新建的紅光屯命名。1979年在墾區基礎上建立紅光人民公社。1981年將朝陽鎮公社的6個生產大隊劃歸紅光公社,同年紅光公社社址由新橋村遷至朝陽鎮內。1984年5月,改為紅光鄉。 2007年以來,紅光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新農村建設重點和縣委提出的發展「三色經濟」,實施十項工程目標,積極採取有力措施,加快鄉域經濟發展步伐。2007年國民生產總值實現4198萬元,比2006年增長16.8%。工農業總產值實現6301萬元,比2006年增長15.8%。鄉鎮企業產值實現580萬元, 比2006年增長7.4%。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761元,比2006年增長15%。招商引資完成1090萬元,超額完成118%。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畜牧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鄉絨山羊存欄達到4萬餘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實現了村村通國電、通有線、通電話,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70%以上。新農村建設工作紮實開展,2007年新建磚房22棟1977平方米,修水泥路3540延長米13132平方米。改建彩鋼廁所94個,新安裝路燈4盞,新建96平方米的村委會辦公室兩處,落實通村水泥路2條,全鄉建沼氣池4套,建村級活動室1個,修建、完善村級活動廣場2處800平方米。 2011年紅光鄉黨委、政府積極謀划新農村建設發展新思路,在爭取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興建了獨具特色的新型農村綜合社區--「龍鄉新區」。 紅光鄉「龍鄉新區」在嘉伊公路13公里,紅光鄉政府辦公樓北側,主體工程包括8棟居民住宅樓及6棟獨體別墅和風情廣場1處,住宅設計戶數260戶,建築1.3萬平方米,總投資3640萬元,其中:縣政府投入資金1600萬元,農民自籌2040萬元。 近年來,隨著場縣共建土地流轉的深入開展,紅光鄉遼原、常青和太平等部分村屯的土地流轉到農場及種植大戶經營。在此基礎上,鄉黨委、政府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鼓勵和扶持離土農民從事食用菌及其它產業,特別是遼原村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大部分農戶把自家住房的火炕和火牆拆除,改建成菌房,而人無處居住,造成了生產用地和居住用地的矛盾。同時,為了充分利用好遼原村近鄰嘉蔭縣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靠近湯嘉公路等地域優勢,鄉黨委、政府提出了「把農民搬到樓上居住,空出平房發展食用菌產業」及「建設龍鄉新區發展農家旅遊餐飲服務業,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認可和大力支持。 龍鄉新區建設分為兩期工程。一期工程於2011年開始建設,主體為6棟居民住宅樓,1萬平方米,入住戶106戶。龍鄉一期竣工后,大部分農戶搬進新區居住,空出了住房從事食用菌業生產,使本地的食用菌產業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發展規模由上年400萬袋猛增至1300萬袋,本地70%的農戶從事食用菌產業,使農民增收1300餘萬元。 二期工程於2012年春季開工建設,主體為2棟居民住宅樓建築3000平方米。由於夏季我縣旅遊高峰期遊客住宿一床難求,為了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實現農民增收和緩解縣城旅遊接待壓力的目的。鄉黨委以農民自籌和招商引資方式建設6棟獨體別墅建築3000平方米。在新區新老結合部,鼓勵縣城和本地農戶開發旅遊餐飲服務業,建設了一批以汪家大院、江魚館等家庭餐飲服務業企業,日接待能力預計達到1200人次左右。同時,為了完善新區管理體系,為村民提供全方位、周到的服務,在新區7號樓新建了430平方米的社區辦公室。 2013年為了響應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嘉蔭後花園的設想,為進一步豐富「龍鄉新區」的內容,按照「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現代農業觀光區、民俗風情體驗區、休閑旅遊度假區」四區同創的建設理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努力把龍鄉新區打造成,以遼原新居住區為核心、輻射周邊農業生產區、餐飲服務區、休閑娛樂區的全方位發展的龍鄉新區。為此,鄉黨委積極對上爭取資金,在新區東側建設民俗風情廣場1處,佔地2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硬化場地及其他道路25000平方米;石砌明水渠300米;土質填方15000立方米;鋪設彩磚3000平方米、路牙石1200米、供水、排水、供熱、供電各500米;建設涼亭4個、舞台1個、建設環保廁所和荷花池各1處、修建具有鄂倫春民族特色住宅「撮羅子」5棟;配置連體座椅30個。目前,各項工程正在有序的施工階段。同時,為了進一步豐富龍鄉新區的內容,鄉黨委與縣農業局積極協調,在龍鄉新區北側投資400萬元,建設6萬平方米嘉蔭縣農業採摘觀光園,該園區的建設極大的提高龍鄉新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此外,以「住農民新居、觀田園風光、品農家風味、賞恐龍文化」為主題,開展了遼原村老居住區、餐飲服務區仿古式風貌改造工程,主要在屋頂、牆面、柵欄、門窗、道路、邊溝、休閑廣場等方面進行改造,使遼原村舊貌換新顏。紅光鄉龍鄉新區的建設,不僅極大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而且有效解決了食用菌生產廠房不足的問題,促進了特色產業發展,促進了當地旅遊事業的積極發展,真正實現了增加農民收入與改善農民居住條件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