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雙河鎮衛星地圖-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朝旭街道、村地圖瀏覽](https://i.meet99.cn/image/map/m/4b5a8961819e4eb0ccd644719076e19e.jpg)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黑龍江 >綏化 >北林 > 雙河鎮太陽系
紫來 大有 吉泰 愛路 寶山 綏勝 西長發 永安 太平川 秦家雙河三河 四方台 津河 張維 東津 東興辦事處 北林辦事處 紅旗 連崗 新華 興福 東富 三井 五營 興和
紫來 大有 吉泰 愛路 寶山 綏勝 西長發 永安 太平川 秦家雙河三河 四方台 津河 張維 東津 東興辦事處 北林辦事處 紅旗 連崗 新華 興福 東富 三井 五營 興和
雙河簡介:雙河鎮在綏化市境內東北部,離市區35公里處,該鎮南有呼蘭河,北有諾敏河橫貫境內,屬於沖積平原,地勢東南略高,西北略低。地形東西較寬,南北略窄。全鎮24634人,所轄10個村,54個居民組,39個自然屯。該鎮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13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536毫米。雙河鎮交通便利,綏綏公路、秦三公路縱橫交錯,離秦家火車站15公里,離四方台火車站20公里,交通網路四通八達。鎮主街水泥路面橫貫東西,成為綏北四鎮的交通命脈,為繁榮雙河經濟,促進區域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 雙河鎮,原名「下集廠」,與東北部的「上集廠」(今綏棱縣上集鎮)相對應。始建於1854年(清咸豐四年),1857年(清咸豐七年)規劃街基時,因在呼蘭河、努敏河之間,故稱「雙河」。原屬呼蘭城守尉管轄。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劃歸新設置的綏化廳管轄。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置雙河區。中華民國成立后,設置雙河鄉,屬綏化縣。1926年設置第四區。東北淪陷時期,先後設置雙河區、雙河保和雙河村。1936年修築城牆,東西1.5公里,南北1.2公里,牆高2米;外有護城壕,深1.5米,寬2米,四面各設1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設置雙河區。1946年10月,劃歸綏東縣管轄。翌年6月,撤銷綏東縣,又划回綏化縣。1951年12月,設置雙河鎮,屬第十二區。1956年4月,並村划鄉,設置雙河鄉。1958年8月,將雙河、三河、五營、秦家4鄉合併,成立雙河人民公社。1961年劃分為雙河、三河、五營、秦家4個公社。1962年將雙河公社又劃分為雙河、興和兩個公社。1984年3月,將雙河公社改為雙河鄉,同年12月改為雙河鎮。 雙河鎮歷史較久,清末民初,手工業作坊有木匠鋪、皮鋪、油坊等,大部分兼營商業,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已形成較繁榮的小集鎮。全境在兩河之間,東南略高、西北略低。全鎮98平方公里,耕地7.8萬畝是全市水稻主要產區之一。鎮辦工業有制磚廠、油粉廠和木器廠等。 境內西北村村北300米處有古城遺址,俗稱「小城子」,平面為正方形,周長1200米,已墾為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