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北極簡介:鄉情北極鄉在大興安嶺北麓,因其位置,被稱為中國最北第一鄉。全鄉邊境線長176公里。她擁有著變幻莫測、繽紛綺麗的北極光,浩瀚無垠、莽莽蒼蒼的大森林,氣勢磅礴、神秘古樸的中俄界江黑龍江。2006年經省政府批准,漠河縣漠河鄉更名為北極鄉,以進一步提高北極漠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北極鄉於1984年由人民公社改為鄉。含洛古河、北紅、北極三個村,均分佈沿江。2693人,2380平方公里,在中國的最北端,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級旅遊區。2 歷史沿革北極鄉原名漠河鄉。在黑龍江上游南岸,位置為。東部與興安鎮近鄰,西部與內蒙古的額爾古納左旗為界,南部與西林吉鎮大部和圖強鎮相接,北部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的赤塔州、阿穆爾州相望。沿黑龍江邊境上自恩和哈達,下至古站,東西全長176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為2 383平方公里。 北極鄉在人民公社化時期。含洛古河、漠河、北紅(大草甸子)3個村。成立青年、先鋒、前進、洛古河、立新、前哨、反修7個生產大隊。 北極鄉在新中國成立前,多以採金和流送木材為主,務農相對較少。新中國成立以後,漠河的經濟發展開始轉向以農業為主。經過互相合作和人民公社化,農業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1979年總播種土地226公頃,總產量達81.7萬千克。除自給外,對國家略有貢獻。1979年公社總收人達9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為14.8萬元,佔總收入的16%。每個勞動力平均日值2.36元。農村人均收入316.50元。公共積累達162.98萬元。到1950年全鄉耕地減少到1072公頃,糧食總產量達153萬千克。田間作業全部實現機械化和半機械化,有農用汽車2台,馬555匹,牛102頭。鄉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教育發展迅速,醫療衛生條件優越,鄉所屬單位有邊防公安派出所、人民武裝部、農機管理站、畜牧獸醫站、林業工作站、鄉中心小學校、中心衛生院、銀行營業所、郵電局、糧食購銷站、供銷社、稅務所、氣象站、工商行政管理所、養路工區、文化站、電視轉播台、水文站、邊防檢查站、發電廠等。漠河縣漠河林場場址、西林吉林業局漠河綜合林場場址、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北極地磁台台址均建在北極鄉政府駐地。 北極鄉是中國最北端的旅遊勝地,以北極光和白夜為最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年吸引上萬人來此旅遊觀光。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北極鄉。3 自然環境北極鄉耕地10665畝,由於處在高寒高緯度地區,最高極端氣溫35℃,年平均氣溫零下4.9℃,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日照為2200 2800小時,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無霜期85天左右。4 旅遊產業北極鄉山水秀美,景色迷人。每年夏至時節,白天特別長,每天太陽都要在天空中懸挂十幾個小時。在藍天麗日下,青山似綉,綠水如絹,宛若一幅潑墨山水畫。這時節,旅遊的客人接踵而至。最熱鬧的當屬夏至這天傍晚,長長的黑龍江畔聚滿了山南海北的遊人。他們在江堤上點起一堆堆篝火,輕歌曼舞,觀看神奇的白夜景觀。當「夜色」降臨的時候,天空仍像平日有雲的白天那樣明亮,太陽一直到晚上8點多鐘才緩緩沒入遠山。此後是一段漫長而明亮的黃昏,由深紅變為淡紫的晚霞,一直在西北地平線上持續到午夜。黑夜短暫,轉瞬即逝。晚霞和黎明的曙光緊緊相連。北極鄉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晝短夜長十分明顯,白天並不白,當地人稱之為黑晝,每天太陽從東南方懶懶地升起,在霧蒙蒙的天空划個弧之後,又在西南方隱去了。那太陽好像不發光,也不發熱,只是低低地浮在天空中。大雪鋪地之時,北極鄉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來到這裡找北、找冷、找純、找靜,所以她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級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