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石橋鎮衛星地圖-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老山林場、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江蘇 >南京 >浦口 > 石橋鎮太陽系
泰山 頂山 沿江 江浦 橋林 盤城 湯泉 星甸石橋烏江 永寧
石橋簡介:基本信息 石橋鎮 。 石橋鎮區西南在南京市浦口郊,東北緊靠南京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湯泉旅遊風景區,東南與南京主城隔江相望。屬北亞熱帶農業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3℃,日照2100小時,降雨量931毫米,全年無霜期220天。全鎮70平方公里,3萬人。石橋鎮環境優美,生態系統良好,空氣質量優良.2 位置石橋鎮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鎮內區級公路至312國道、南京繞城公路15公里,經寧烏一級公路至南京長江大橋、浦口火車站、浦口碼頭35公里,至板橋汽渡20公里,離南京祿口機場和新生圩外貿碼頭分別為50公里和30公里,乘車1個多小時可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水路有連接長江和滁河的駟馬河貫穿全鎮,常年通航。 鎮區交通便捷,雨石線可直達南京市區,613可直達星甸,石烏線可直達烏江,江石線可直達江浦街道珠江鎮。3 歷史沿革唐宋以前 周 石橋鎮境屬揚州邑。 春秋 石橋鎮域屬吳,吳亡入越,越亡入楚。戰國時期,楚東侵至泗水,故石橋境域屬之。 秦 政元年(公元前221)秦始皇并吞燕、趙、齊、楚、韓魏統一全國,分設郡、縣制、置三十六郡。滅楚后,置歷陽縣(今和縣)、懷德縣(今星甸、石橋境域)屬九江郡。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后,收天下兵器鑄鐵人12樽,統一全國度、量、衡。十寸為尺,寸、尺、斗、擔均為十進位。惟秤不同,十錢為兩,十六兩為斤,百斤稱擔。 漢 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懷德屬淮南國。 東漢分十三州、郡,懷德屬揚州邑。 三國時期(公元220?D265年)懷德屬魏。 章武元年(221)魏派曹仁大司馬、督諸軍據烏江,屯兵懷德。 西晉 太康元年(280)晉命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帥兵伐吳,吳派丞相張悌迎戰於歷陽。 東晉 咸和二年(327)歷陽太守蘇峻反晉,自橫江登牛渚,為晉軍陶侃所殺。 北齊 天寶六年(555)冬,北齊與梁,協和聯盟於歷陽,改歷陽為和州。 隋 大業十三年(617),山東農民趙義軍首領杜伏威,攻佔歷陽,自稱總管。 明清以前 唐 咸通九年(868),趙義軍首領龐勛率部進駐烏江,佔領和州。 廣明元年(880),趙義軍首領黃巢攻佔滁、和二州。 五代 顯德五年(958),二月,柴榮率兵攻克淮南十四洲,以江為界。南唐失和州,僑置於太平州(當今滁縣)謂新和州。 南宋 建元三年(1129),十月,金兀朮第一次侵犯和州,次日再犯州,守城防禦使李濤以城降。 建炎四年(1130),九月,進仕趙霖率領民兵收復和州。 民國前 明 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朱元璋率農民趙義軍攻佔和州,六月一日,帶領徐達。常遇春,廖永安等水師,從楊林河口渡江,大破採石礬,乘勝進取太平。 洪武九年(1376)建江浦縣,邊鄰懷德(今星甸、石村廟)。 建文四年(1402)御史劉觀游駟馬山。 宣德九年(1434)春夏連旱,河塘涸裂,禾枯竭,民食草根、樹皮,餓死眾多。 弘治元年(1488)久無雨,旱 。 三年(1940)夏末,大雨,冬降大雪一個多月。 正統六年(1441)、州(和)境9鄉,35都,6鎮,懷德鄉在州北70里(今星甸鎮)包含西九都,湯集,西十都(今石村)。 嘉靖二年(1523)夏秋大旱,禾苗枯絕。 三年(1524)夏疫遊行死相枕於道。 五年(1526)十月,免征各衛所屯糧。 十年(1526),御史張心勘定聽民,認墾 科懷德,遵教等草坊。 十四年(1535)蝗 嚴重。 二十三年(1544)夏、秋無雨。 隆慶元年(1967)知縣王之綢令石橋諸多會文青山寺,曰:青鎖會。(《碑乘》) 正德七年(1576)夏,流賊劉六等犯境,典史談傑率民兵驅至駟潰山,斬其前鋒,餘眾潰《碑乘》 萬曆十五年(1587)火水連月,圩埠盡泛

石橋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