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店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黃店簡介:黃店鎮在浙江省蘭溪市西北部山區、半山區,鎮駐地離城1黃店鎮 2公里。東與女埠街道毗連,南於蘭江街道交接,西南與永昌街道相接,西北、東北與建德市相鄰。135.25平方公里。2 歷史沿革 黃店鎮是中國孝道文化發祥地之一,古代的純孝鄉就是由皇帝賜封的,在三峰殿內設有三孝子的展廳。宋宣和五年(1123年)改名純孝鄉,宋代,該地有陳天隱孝子,事母至孝,遠近聞名,宋宣和五年金華郡守范之才呈奏朝廷,詔恤其家。繼後有董少舒和金景文孝子,宋咸淳四年(1268年),知縣又奏請於朝廷,建三賢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後人。由此,望雲鄉也改名為純孝鄉。為此,三峰殿口村建立了三峰孝文化園,以此作為孝文化教育的陣地。目前為蘭溪市青少年孝敬教育基地、蘭溪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 工業經濟黃店鎮擁有各類大小企業340家,形成了以絎縫、食品加工、機械、雙季茭白 紡織、玻璃纖維、茶葉製作六大支柱產業為主的塊狀經濟。以市級重點骨幹企業博愛紡織工藝製作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絎縫加工業共有7家,加工點300多個,從業人員8000多人。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黃店鎮黨委、政府建立了回歸、回報「兩回」工程,加強了與在外工作人員的對接,他們紛紛回歸黃店投資興業,回報家鄉鋪路助學。招商引資,有效帶動了黃店工業的加速發展。黃店鎮現有鴻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明珠葡萄、白露火腿、農服公司、山寶石蛙、「百姓友」等金華、蘭溪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六家。來自上海投資千萬元,佔地40畝的鴻香生物科技全面啟動。4 農業生產黃店鎮效益農業色彩紛呈,這裡有全國最大的石蛙研究和繁殖基地--山寶石蛙;浙江省最大的蚯蚓養殖專業村--柏樹園村;有蘭溪市最大的蔥棍糖生產專業村--徐村麻坪塢;有蘭溪最大的雙季茭白種植基地--山後塘村;冷水茭白基地--芝堰村;有蘭溪市最大的提子葡萄種植基地——明珠葡萄;有蘭溪市最大的果園--山峰農莊;有蘭溪市最大的大紅柿生產基地--餘糧山村。黃店等村新引進的中藥材種植,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新亮點。傳統的珍珠、養鴨、養豬業均有長足發展。目前黃店鎮已擁有「黃店鎮 珠光果燦」、「姐妹香」、「醉民」、「山之源」、「柏樹園」、「餘糧山」大紅柿、「野霸」、「野豬坦」、「百姓友」、「蟠山青」「白露山」等11個農產品商標。 養殖業以養豬、養雞、養鴨、養魚、養蚌、養蚯蚓為主,生豬全年飼養量36336頭,家禽6.19萬隻,淡水養殖1041畝,魚類產量322.35噸。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36.5萬元。林業有生態林71399畝,經濟林11142畝,有園地17853畝,有3個場圃,有花卉苗木167畝。茶園2743畝,總產量73.4噸水利交通:甘溪,舊名干溪。據縣誌記載:干溪沙鋌汀岸闊,驟雨暴漲,浩淼瀰漫,霽即乾涸,故名。1910年建造甘溪橋時易名:甘溪。甘溪源出建德馬目源,經芝堰、甘溪、官堰頭至泉湖入蘭江。全長32.5公里,流域約140平方公里。是蘭江在市境內第二大支流。1979年芝堰水庫建成,此河得到治理。5 文化生活 三峰殿口村舉辦首屆孝敬節 黃店鎮素有孝道古風。據歷史記載,黃店鎮一帶在宋代名為純孝鄉。純孝鄉之名的由來是因為這一帶出了陳天隱、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被當時朝廷列為三賢,並建有三賢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後人。在黃店鎮三峰殿口村的涼亭石柱上,有「路近三峰何處非名山勝跡,地聯兩邑此間有孝子賢孫」的古聯句,道出了此處祖先孝道的典範。歷史上的三孝子,如今已成為美麗的傳說,當地的三峰山,由於形如三子拜母,被當地群眾稱為三子拜母山。三峰山便成了子女孝敬父母永恆的形象,孝道古風在黃店代代相傳,延至今日,其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不斷得以繼承和發揚。三峰殿口村投資10多萬元開設了三峰「孝文化」園,增設了三賢堂、美德堂等展廳,將古代孝子與現代孝子、名人賢孝相結合,進行內容再豐富、內涵再拓展,與構建和諧社會、促進鄉風文明相結合,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三峰殿口大禮堂里,正面台前書有「孝」、「敬」兩字,兩旁牆上書有「傳承純孝鄉三賢美德,建三峰殿口村和諧新村」的醒目對聯。11月12日晚,在三峰殿口大禮堂里,歡聲笑語,歌聲陣陣,禮堂外煙花璀璨。三峰殿口首屆孝敬節拉開序幕。本次孝敬節有四項內容:一是聘請義烏市九聯婺劇團演孝子戲,如《五女拜壽》、《百壽圖》等有關孝敬題材的傳統劇目,一共演出時間為9天10晚;二是開展三村聯誼活動,有建德市大慈岩鎮上吳方村、永昌街道下方村與三峰殿口村開展聯誼,加強交流與合作;三是開展傳統的民間琉璃會;四是利用傳統廟會(農曆十月初八)召開物資交流會。從傳統的廟會提升為孝敬節,以此來傳承孝文化,構建和諧新農村。6 旅遊資源白露山 白露山--芝堰風景名勝區在蘭溪西北部,以山水自然風光與古村田園風情相融合著稱。經省政府批准為新增的5處省級風景風景名勝區之一。至此,全省已擁有40處省級風景名白露山 勝區。白露山亦名玉泉山、玉帶山、白露峰,景區約5平方公里,海拔445米,山下有清澈可鑒的鏡潭泉,山間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間有酷似玉帶的白岩(白露山因此而得名),岩下有高峻突出的仙人石,山顛還有古樸幽雅的江南古剎慧教禪寺。芝堰村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芝堰村民居,建於元、明、清三代,氣勢雄偉,雕刻精湛,吸引了中外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芝堰村民居建築年代之早、數量之多、結構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實屬國內罕見。 走進芝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半月塘旁那壁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牆。塘旁立有一株蒼天古柏,相傳是朱元璋屯兵時和馬氏夫人所種。據介紹,芝堰村以街道為軸線,在東西142米、南北240米的範圍內,分佈有元代、明代建築17座,清代建築16座,在龐大的古建築群中,較典型的有孝思堂、衍德堂、濟美堂、世德堂、成志堂、善述堂、光裕堂、承顯堂等,其中孝思堂達1千多平方米。在這些古建築中,梁下大多刻有精緻的木雕,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栩栩如生;門台上鑲有精緻的磚雕,氣宇軒昂。 古時的客棧、戲院、澡堂、酒坊等,至今猶存,還有那用鵝卵石、青石板鋪就的長長的古驛道,彷彿使人聽到當年馬車隆駛過的聲響。隨著芝堰村民居古建築價值的凸現,隨著當地對這些古建築的保護、挖掘和開發,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芝堰村,實地領略古代設計者的匠心獨運.芝堰村,因村中有芝溪、水堰而得名。芝堰村在蘭溪市西北20公里處,全村有450戶人家、1600多。這裡雖在半山區,但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地勢非常平整。村落東首,桃峰聳峙,芝山起伏,如一條青龍騰躍而來;村落西面,青峰壁立,山巒逶迤,有形神兼備的獅、虎兩山雄踞;北面的陳陀山,背倚千峰萬巒,像一把「金交椅」,把整座村落環抱其中,加上南面村口象徵「朱雀」的半月塘,使整座村落形成了一個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為格局的典型的風水生態環境。在大環境的保護和觀照之下,村落的小環境則匠心獨運:陳氏先祖按照中國風水環境隨類賦形的設計原理,以整座村落所處的平整的田畦象徵白紙,以南北相向、貫通村中的街道象徵毛筆,以北面陳陀山的「金交椅」象徵筆架,以南面的「半月塘」象徵硯台,以佔地1300平方米的陳氏宗祠「孝思堂」象徵一塊墨。經過陳氏後裔800多年的規劃經芝堰村 營,村落的小環境與大環境遙相呼應,形成了「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皆備的典型的文化生態環境,使古樸典雅、氣韻生動的村落成了名副其實的、具有獨特文化象徵意義的一個「文房四寶村」。 芝堰村不僅其村落的布局形制擁有「四寶」,同時,其村落古建築年代之早、數量之多、結構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也實屬國內之罕見。全村不僅擁有衍德堂、孝思堂、承顯堂等古建築近百座,且元、明、清、民國等時期的各種建築集於一村,像一座典型的中國古民居博物館。對古建築研究專家來說,芝堰村不愧為元、明、清、民國建築研究的「活化石」。 芝堰村村落布局有「四寶」,古代建築有「四寶」,其周圍的自然景觀也擁有仙石、奇峰、神船、神缸等「四寶」。其中「仙石」景觀離村約一公里,其石高三四米,長約四五米,中間一線分開,傳說系仙人用茅草鋸開。「奇峰」景觀離村約兩公里地,它像一隻順風耳,凡村中有人講話,在奇峰之下即清晰可聞。「神船」為芝堰水庫中的一座小山,其形如覆船,夏隱秋現,恍恍惚惚,虛虛幻幻,風景非常迷人。「神缸」即指遺存在康塢口山澗中的一隻天造地設的大水缸,相傳此缸為神仙貯存煉丹水所用,據說每天熏蒸缸中彌散出的氤氳之氣,能消除皺紋,永葆青春,故被村人視作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