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赤石簡介:浙江省雲和縣赤石鄉赤石鄉,在浙江省雲和縣城西北。鄉政府駐黃崗村,離雲和縣城12公里,海拔300米,處緊水灘電站庫區腹地,西與龍泉交接,北和松陽近鄰,省道麗浦線穿境而過。124平方公里。含14個村,81個村民小組。 2001年末,全鄉1687戶,6027人,其中非農業146人。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403萬元,比上年增長24.33%;財政收入87.3萬元,比上年增長3.47%;農民人均收入1970元,比上年增加120元,增長6.48%。 耕地3358畝。糧食播種4580畝,畝產212公斤,糧食總產量973噸。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088萬元,比上年增長12.86%。 全鄉有企業126家,其中工業企業64家,就業人數917人。主要是生產木製玩具。完成工業產值4315萬元,比上年增長30.75%,完成工業稅收81萬元,技改投入235萬元。 有小學2所,16個教學班,教師47名,學生477名。 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赤石鄉 。 計劃生育率98.18%,節育率95.55%,晚婚率65.63%,出生率為3.28‰。2 赤石鄉,在雲和縣城西部,離縣城15公里,東與緊水灘鎮、雲和鎮相接,南靠崇頭鎮、黃源鄉,西接龍泉市,北與松陽縣相接,124平方公里,境內水域1.5萬畝,耕地3082畝,林地16.5萬畝,其中列入國家級和省級生態公益林9.1萬畝。 鄉人民政府駐地赤石村(土名為黃崗村)。含14個村,81個村民小組,1656戶,5784人;赤石鄉是移民大鄉,現有移民1365人,其中后靠移民802人,跨庫移民563人,占的23.6%。1992年「撒、擴、並」時與庫北鄉合併成一個鄉, 1995年設立庫北管理處。 近幾年來,赤石鄉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縣委「產業升級、城市提升、城鄉統籌」三大戰略任務,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鄉村面貌明顯改善,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全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019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370萬元,農業產值26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63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62萬元,其中鄉為業主899萬元,鄉配合963萬元。 赤石鄉是雲和木製玩具的發源地,素有「木製玩具第一鄉」之稱。從70年代初開始玩具生產、成立首個鄉鎮木製玩具企業-赤石鄉玩具廠,歷史悠久,先後培養了三代木製玩具人,玩具大王何尚清、何玉林、練巧忠、馬達偉均出自這裡,被譽為「雲和木製玩具城」的搖籃。由於縣委縣政府實施「小縣大城」戰略,產業、向縣城聚集,規模較大、有較強實力的玩具企業紛紛遷入縣城工業園區,迅速發展壯大。據統計,全鄉約有20餘家木製玩具企業遷入園區,目前現有赤石籍玩具企業44家,其中有8個玩具加工點,固定資產達到9803萬元,從業人員1500餘人,總產值達2.1667億元,上交國家稅款達到1228.8萬元。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加大了項目建設力度,通過眾多的基礎項目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農民生產環境得到了優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全鄉經濟社會處于飛速發展階段。承建了一大批縣重點工程,完成麗龍高速公路雲和段赤石鄉境內的政策處理工作、全縣一流的交通碼頭――赤石南北交通碼頭建設,推進了雲和湖旅遊開發工程建設等;建設了新林村、臨海洋村、陰岩至麗浦線、建源至店子、庫北至南洞等康莊公路,目前全鄉14個村,已有12個村通准四級以上公路;建設了張源頭村、新林村、臨海洋村、新嶺、火吉坳、麻垟、陰岩等7個下山脫貧新村,投資額達到3000餘萬元;完成了陰岩村、南洞村等三個建設用地復墾和土地開發項目,總投資達到1584萬元。 赤石鄉地理環境特殊,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有美麗的人工湖(雲和湖),湖內島嶼星羅棋布,其中有開心島、洋田灣、夏洞天、龍岩洞等優秀景點,湖光山色,風景怡人,具有優良旅遊生態資源。自2000年開發投資以來,雲和湖旅遊度假區赤石景區項目規劃達到25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由杭州宋城集團投資。景區規劃布局結構為「一心、三核、五區」,即形成雲和湖為中心的酒店服務、綜合娛樂、體育公園三核,按位置區劃為濱水度假區、賓館服務區、山地賽車區、運動公園綜合服務區。現有農家樂9家,年接待遊客10餘萬人。全鄉上下齊心協力,營造旅遊大開發氛圍,大力推進休閑農家樂產業發展。屆時,赤石鄉將成為名滿浙西南的一大旅遊勝地。 今後一個時期,赤石鄉將圍繞「小縣大城」核心戰略的要求,緊緊抓住「旅遊強鄉」這條主線,按照「一大、二環、三配套、四和諧」的工作思路,建設生態文明示範鄉。「一大」是指大旅遊概念;「二環」是指環雲和湖生態產業帶和鄉政府服務環雲和湖生態產業帶綜合功能進一步增強;「三配套」是指圍繞發展旅遊經濟、服務旅遊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醫療文化設施建設等三大配套工程建設;「四和諧」是指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經濟的和諧、人與政治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