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集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王集鄉衛星地圖-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小澗鎮、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安徽 >亳州 >蒙城 > 王集鄉太陽系
城關 莊周 漆園 雙澗 雙澗 雙澗 許疃 板橋集 馬集 岳坊 立倉 楚村 樂土 三義 籬笆王集小辛集
王集簡介:王集鄉
  一、 位置
  王集鄉在蒙城縣東15公里處,西接漆園辦事處,北接板橋集鎮,南靠雙澗鎮,東與懷遠縣相接。
  二、 土地
  王集鄉區域138平方公里,實有耕地12.9萬畝。
  三、
  總戶數16739戶,69070人(含流動流動15000人)
  四、 管轄單位
  村委會15個、中學3個、2所中心小學、幼兒園2個、衛生院、農電等鄉直單位。288個自然庄,35個黨支部,1846名黨員,其中村黨總支15個。2 2008年移村鄉和王集鄉正式合併,建立新的王集鄉。 王集鄉在蒙城縣東15公里處,西接漆園辦事處,北接板橋集鎮,南靠雙澗鎮,東與懷遠縣相接。全鄉6.9萬,國土138平方公里,耕地12.9萬畝。王集鄉包含15個村,288個自然庄,303個村民小組,52個黨支部,1846名黨員,其中村黨支部36個。 移村鄉在亳州市最東首;南臨渦河、緊依渡口,東與蚌埠市懷遠縣相接,北和宿州市濉溪縣為鄰,地跨三縣交接,興移柏油路連移村、接307省道,直通界阜蚌高速公路,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移村鄉現有國土45.6平方公里。含14個村,108個自然庄,5756戶,25068人,可耕優質土地37520畝,移村鄉政府駐地駐移村集,境內界溝、馬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始設鄉公所,1950年5月正式設立移村鄉,1974年改設移村人民公社,1984年重設移村鄉,屬雙澗區,1992年撤區並鄉后,移村以其特殊的邊陲優勢,再度設鄉屬縣直管,時轄21個村,3.6萬人。 移村因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悠久的歷史,區域內的部分村莊,遠近而聞名。三縣村因在蒙城、懷遠、濉溪三縣交接而得村名;白果村因境內現存一棵千年銀杏古樹而得村名;竹園村因家家產戶擁有半畝的竹林資源而得村名。3 農業生產移村鄉沿渦九個村均為黃泛沙質土壤,地力肥沃,幽竹茂林、參天蔽日、鬱鬱蔥蔥,正是這種優質土壤孕育了其境內,生長著一棵高23米、干圍8.2米的一千五百年樹齡的銀杏古樹。北部五村為沙礓黑土,地闊物阜。適植棉、宜種養,建有代劉萬畝小麥良種基地,水草資源充裕。移村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無霜期較長,雨量適中,據氣象資料顯示,十年來,年平均氣溫14.8°C,年均無霜期為211天,降雨量為721.5mm,日照時數為2841.2小時,佔全年可照時數的75%。此種氣候非常適與動植物的生長,飼養畜禽已是群眾增收的另一主要渠道。 移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風朴純,英才輩出。清末名將、直隸總督馬金敘、九江道台馬毓寶皆為移村馬圩村人,馬金敘曾多次率兵抗擊來犯日軍,並於光緒26年與4個兒子率部抗擊八國聯軍,病故后,歸葬馬家窪村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原軍長吳化文(1904年-1963年)是移村集人,吳化文曾率部參加過渡江戰役。移村中心小學舊址就是吳化文的故居老宅,新民主主義以來,該鄉有大批革命志士在武裝奪取政權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鬥爭中英勇獻身,經各級政府認定的革命烈士潘桔勝、王敬許、張鳳山、祝躍明等26名,他們是移村鄉的驕傲。 改革開放以來,移村鄉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綜合經濟實力有明顯提高。到2002年底,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5698萬元,農業收入3638萬元,財政收入為187萬元,人均純收入1972元,財政工資發放率100%,五保戶供養覆蓋面100%。鄉信用社金融存款餘額1260萬元,發放支農貸款960萬元。隨著農村第二步改革的實施和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糧、油、棉產量逐年提高,截止2002年底,統計表明,全鄉糧食產量14156噸,棉花產量800噸,油料產量925噸。畜牧業也出現了空前的發展速度,大牲畜飼養量12630頭,生豬飼養量16600頭,波爾山羊、長白豬、蛋雞飼養大戶不斷增加,全鄉百頭以上養殖大戶8個,批量飼養大戶42個。代劉村許洪濤自籌資金養殖波爾山羊160多頭,馬圩村馬洪亮規模養殖生豬年出欄268頭,示範輻射效應,帶動了周邊村組養業的大發展。4 科教文衛隨著農業、鄉鎮企業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全鄉現有中小學15所,幼兒園1所,共有教職工218名,在校生3600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已成為全鄉人民共同心聲,移村中學新址,佔地達100畝,教學建築達4000平方,實驗室、圖書室功能齊全,移村中心小學已達到縣級示範小學建校標準。新建立的衛生院門診大樓,極大改善了醫療條件,各村衛生所為農民看病提供了方便,農民看病、衛生防疫不出村,徹底改變了農村看病難的環境。廣播宣傳和有線電視傳遞著全國各地信息,有線電視把豐富多彩的節目傳送到千家萬戶,更加豐實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彩電、冰箱、音響、洗衣機等高檔商品 廣泛進入農民家庭,百戶擁有70餘台套。5 集鎮建設近年來,移村的集鎮建設得到了飛速發展。街道發展由「一寸(移村)兩牌坊,一百(碑)擔三孔橋」的單一街道,發展成三縱二橫的「井」字形物流中心,街道兩邊的居民新樓和商業店鋪拔地而起,興移柏油路的修建溝通內外交通。伴隨城鎮建設的發展,電信、電力設施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程式控制電話由98年的500台發展到2100台,華祖村藉助外出打工多的優勢,電話入戶率達78%,成為全縣電話入戶先進村。全鄉高壓線路的更新改造和主幹線路的重建,為全鄉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目前集鎮經商戶達142家,民營大戶年收入超十萬元的居民12家,為促進商品流通,又建立了黃牛、糧、油、蔬菜、竹木、傢具、建材、農機、牲畜交易八大專業市場。集鎮貿易的發展已促進廣大群眾年收入明顯提高。6 勞務輸出外出務工,已成為群眾增收的新渠道,僅此一項給群眾帶來的收入已超過該鄉農業收入,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重要產業齊抓共管,並注重提高勞動力素質,積極組織剩餘勞動力有序輸出,全鄉年外出務人員達5600人,年創收已突破2000移村鄉作為渦河岸邊的古老鄉鎮,十分顯著的區位優勢推動了移村獨特的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竹元、白果兩個村竹編歷史源遠流長,年產竹籃10多萬隻,銷往周邊縣市,遠銷河南、山東等省。去年秋,鄉政府配合泰興公司引進「科麥二號」等優質強筋小麥11000畝,並與群眾簽訂了購銷合同

王集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