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街道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牡丹簡介:牡丹街道是著名的「中國牡丹之鄉」,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64.84平方公里,61697人。 菏澤牡丹栽培始於隋唐,興盛於明代。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薛鳳翔在所著的《亳州牡丹史》中說「亳有牡丹始自德、靖年間」,即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明萬曆年間進士謝肇浙在《五雜俎》中記載:「余過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氣迎鼻,蓋家家圃畦中俱植之,若菜蔬然」。當時牡丹田已連阡接陌,花園鱗次櫛比。桑籬園、凝香園、趙花園、周花園、毛花園、巢雲園,都是當時著名的牡丹花園。牡丹在明萬曆年間達到了繁盛期,並走向專業化栽培。 。 清代牡丹發展更盛,影響更廣。蒲松齡《聊齋志異》曾讚美:「曹州牡丹甲齊魯」,而且還為曹州牡丹中的兩個絕品——葛巾紫和玉版白寫了一則愛情故事《葛巾》,更使曹州牡丹聲譽遠揚。乾隆《曹州府志?食貨志》載:「牡丹芍藥之屬數十百種,士族資以游賞,貧人賴以養殖」。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懷寧余鵬年首撰《曹州牡丹譜》,詳細介紹了栽培方法,記述當時的牡丹品種有56種。書末附記寫道:曹州園戶種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記。東部20里,蓋田畦接畛也。看花之局,在三月杪(音「秒」,末也),車馬歌相屬。 咸豐以後,牡丹向商業化發展。《山東通志》載:「牡丹曹州最盛,居民有以此為業分運各省。」光緒《菏澤縣誌》載:「花卉之風,凡他邑所有,其數略備。牡丹、芍藥各百餘種,土人植之,動輒數十百畝,利厚於五谷。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土人捆載之,南浮閩粵,北走京師。至則厚植以歸,故每歲輒一往。」《毛氏牡丹譜》載:「牡丹之出途,北至燕冀、南至閩粵,東則沿海一帶,遍蘇杭等處,南洋群島,販運幾遍中國」。「下廣」是當時牡丹收入的重要渠道,僅趙樓「大春家花園」每年都有近萬株牡丹銷往廣州,外出賣牡丹已成為一種生財之道。 民國時期,牡丹種植處低谷狀態。連年戰爭,民不聊生,花無銷路,花農不得不毀花改種五穀。加之黃河兩次決口,牡丹淹死。至1949年牡丹載培不過百畝,花色品種只剩120多個。 1950年代初,實行統一規劃,集中種植。種植區分佈在趙樓、何樓、王梨庄、毛衚衕、李集、洪廟等村莊。配有專職技術人員,藥材公司對丹皮、白芍實行包購統銷。1966年達556畝,品種292個。「文革」中,牡丹被視為「資產階級的香花毒草」,發展受到限制。改革開放后,牡丹栽培逐年擴大。1982年省政府撥款興建曹州牡丹園,1100多畝。至2002年該園牡丹品種達800多個,近170萬株,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牡丹園。菏澤市把牡丹定為市花,並在市內興建天香公園,園內布置了各種新景觀。2004年全市牡丹栽培達10萬餘畝是全世界最大的牡丹觀賞、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