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村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楊村簡介:鄉情楊村鄉在河南省東北部,106國道縱貫南北,北臨城關鎮,東臨張果屯鄉,西與近德固鄉相接,南與清豐縣高堡鄉交接。1958年建立楊村公社,1984年社改鄉,因鄉政府駐地仝史楊村、李楊村、睢楊村之中,故稱楊村鄉。水文地理結構合理,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位置得天獨厚,有關獨特的開發優勢。 楊村鄉48平方公里。含37個村:東侯村、李家村、西馬村、睢楊村、李楊村、仝史楊村、何庄村、吳村集村、張胡庄村、魏庄村、徐庄村、煙庄村、格大庄村、曹八屯村、赫庄村、煙古屯村、許庄村、程庄村、黃庄村、三里庄村、栗庄村、前煙里村、后煙里村、南香七固村、北香七固村、南孟庄村、胡庄村、袁家莊村、樊庄村、郭吉道村、聶吉道村、齊楊吉道村、后吉樓村、前吉樓村、樓營村、南清店村、白拐村。區域3.1萬(31580)人,50883畝耕地。現有黨支部44個,黨員1316名,其中農村黨支部37個,黨員1216名。2 農村經濟全鄉境內地勢平坦,土質東部為粘土淤地,中部為清沙地,西部為鹽鹼地,有東三乾渠、濮清南渠、瀦瀧河,灌溉便利,農業生產水利條件較好。楊村鄉在瀦龍河鹹水區,土地鹽鹼嚴重,八十年代鹽鹼程度減輕,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及豆類為主。盛產紅荊。黃庄村有遷民碑,記述黃姓演變甚詳。三里庄村西有明工部尚書李從心墓。 近幾年來,社會穩定,市場繁榮,人民法制觀念極強,社會風氣良好,具有當代人的開拓創新思想,今年通過省「平原綠化達標鄉」驗收,實施了「治水,划田,修路,造林」折田,水,路,林綜合治理工程,兩貫三縱的主幹道兩旁,綠樹成蔭 。 楊村鄉堅持「務實高效、勤政為民」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抓工業強實力、抓農業重效益、建新村展面貌、保穩定促和諧」的工作方針,狠抓落實,推進了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土地廣闊,鄉政府現已規劃小區300餘畝,且價格低廉,集飲食,農副產品加工,養殖開發,建村等綜合性貿性貿易市場。 政策早。為鼓勵海內外有識之士來楊村鄉。吸引國內資全,鄉黨委,政府除用足用好上級的政策外,還在工商管理,稅收,土地,經營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工業上,工業生產初具規模,全鄉現有建材,木器,食品,化纖,塑料,麵粉加工,養殖,保鮮貯存等數十個工業企業,產品達100餘種,現有資企業2家。楊村鄉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強招商投資力度,工貿區建設已初具規模,惠佳牧業、恆盛棉紡、金升紙箱、衛星環保機械等一批企業陸續建成投產,全鄉非公有制企業達到101家,主要行業涉及化工、棉紡、機械、飼料等,限額企業有恆盛棉紡、惠佳飼料等六家。 在農業上,物產資源豐富。楊村鄉地平土沃,生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農作物是遠近聞名的糧棉生產基地。注重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發展種植了高效農作物。全鄉蘋果種植8400畝,銀杏育苗園160多畝,同時畜牧養殖業,蔬菜種植業和農副產品加工行業發展迅速,肉蛋蔬菜類供應充足。繼續優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已順利完工,投資2800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秋後動工建設,全鄉鞏固發展了四萬畝優質小麥(包含一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六萬頭生豬、十萬隻獺兔、百萬隻雞四大優勢農產口生產基地。 在和諧社會建設方面,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並硬化了各村街道;農村電網改造全部完成;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全面健康發展,農村合作醫療網點遍布全鄉,參合率達90%以上;有線電視村村通,有線廣播村村通保持全省先進。同時,結合「4+2」工作法的推行,在全鄉農村進一步認真推行村務民主管理,不斷優化了和諧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