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龍城簡介:總體概括 源自伏牛山系的旖旎沙河水,要流經中原一個古老而又極富現代文明的城鎮,卻又「九曲十八折」,宛如一條翻飛騰躍的蛟龍——龍城鎮因此得名。 龍城鎮在郾城區南部,東臨城關鎮,南傍大沙河,北倚吳公渠。63.9平方公里,5.8萬人。1958年建十五里店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更名龍城鎮。2006年轄26個村委會:十五里店村、小趙村、徐庄村、幸福村、香陳灣村、常灣村、廟趙村、李灣村、回馬村、黑龍王廟村、前黃村、仲李村、栗庄村、老翟村、寧溝劉村、鈕王村、木梳楊村、后黃村、冢馬村、湖西王村、大軍王村、大李庄村、小王莊村、西劉村、白庄村、孔沈鄧村。地理優勢龍城鎮東臨郾城區西區,南傍大沙河,北倚吳公渠,洛界公路、孟平鐵路穿境而過,五虎廟灌區席鋪全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各項基礎設施齊全。鎮域63.9平方公里,耕地60803畝。含26個村,58058人。2 淵源歷史龍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孔子、劉秀、岳飛等先賢英豪,留聲留事,婦孺能詳;小王莊東臨的白龍崗,屬龍山文化遺址;李灣村北化身台,名叫興國寺,始建隋代,毀於兵火,明嘉靖年重建,寺內500年齡白果樹一株,高4丈余,4人合抱。如今,古老的化身台興國寺是漯河市唯一對外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3 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以來,龍城鎮黨委、政府堅持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動搖,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贏得一個又一個發展史上的輝煌成就:工業特色鮮明;農業結構升級;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發展到4平方公里,入駐商戶、企業400多家;三產活躍,外出從業人員達18000人;黨建工作成效顯著,基層組織建設逐年加強;文化科技衛生等事業共同進步;社會穩定,百姓富裕幸福;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一個與日俱進的龍城,正變得愈加美麗、現代,魅力四現。4 工業主體工業、建成了全國最大羽毛加工基地。全鎮羽毛加工村14個,加工農戶5000多家,從業人員逾萬人,產品種類已由單一的雞毛撣子發展到工藝撣、羽毛面具、羽毛服飾、羽毛標本等20多個系列、15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3000多萬元:投資超百萬元的「三益」公司、「恆澳」飲料廠等7家企業,成為帶動民營經濟騰飛新的生力軍。5 產業結構農業、科技富家,結構升級。已建成以十五里店村黃白桃、常李灣村玉黃李為中心的近萬畝林果園地;以冢馬村荷蘭豆種植為主的3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以小王莊村為核心的5000畝優質水稻基地。在規模養殖上,建成了漯河市最大的匯達肉牛養殖基地,肉豬、肉羊、肉蛋雞、蛋鴨的養殖成為該鎮東部農戶發展主業,年出欄生豬15萬頭,肉羊2萬多隻、肉雞、鴨蛋百萬枚。6 行政區域2006年轄26個村委會:十五里店村、小趙村、徐庄村、幸福村、香陳灣村、常灣村、廟趙村、李灣村、回馬村、黑龍王廟村、前黃村、仲李村、栗庄村、老翟村、寧溝劉村、鈕王村、木梳楊村、后黃村、冢馬村、湖西王村、大軍王村、大李庄村、小王莊村、西劉村、白庄村、孔沈鄧村。 [代碼]411103105:~201十五里店村 ~202小趙村 ~203徐庄村 ~204幸福村 ~205香陳灣村 ~206常灣村 ~207廟趙村 ~208李灣村 ~209回馬村 ~210黑龍王廟村 ~211前黃村 ~212仲李村 ~213栗庄村 ~214老翟村 ~215寧溝劉村 ~216鈕王村 ~217木梳楊村 ~218后黃村 ~219冢馬村 ~220湖西王村 ~221大軍王村 ~222大李庄村 ~223小王莊村 ~224西劉村 ~225白庄村 ~226孔沈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