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店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彭店簡介:鄉況 彭店鄉行政區 。 彭店鄉在息縣城西北部,離縣城18公里。東於白店鄉的王大圍孜,楊店鄉的汪樓村、李寨村相接,西與正陽縣的永興鄉相鄰,南與路口鄉的何庄村、胡圍孜村、劉老店村、孟店村相連,北接蓮花港,與正陽縣的王勿橋鄉、西嚴店鄉近鄰。全鄉廣20公里,袤6公里,120平方公里。2 行政區劃郵政區碼:464343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彭店村、陳瓦房村、大謝樓村、大張庄村、大鄭庄村、丁王莊村、范庄村、方圍孜村、金王樓村、柳圍孜村、七里灣村、史樓村、王莊村、尹庄村。 彭店展示(8張)3 經濟產業畜牧業發展彭店鄉大力發展畜牧業經濟,全鄉共有生豬養殖專業村四個,年出欄1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專業戶200戶,年出欄20頭以上的養殖專業戶700戶,實現年出欄生豬10萬頭以上。 在鄭庄村、彭店村、七里灣村、張庄村建成了四個養豬場 生豬交易市場,並與上海、武漢等大中城市建立市場供銷信息網路,使全鄉生豬交易走上集約化道路,逐步形成彭店鄉生豬養殖區。 彭店西瓜以口感好、皮薄、耐貯運、含糖適中而著稱,年種植3萬畝以上,2006年產品遠銷鄭州、武漢、上海等十多個大中城市。 彭店鄉有耕地6.99萬畝,其中旱地6.9萬畝,水田0.09萬畝。3.24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水稻、大豆、紅薯、高粱、玉米、花生。以上,產品遠銷鄭州、武漢、上海等十多個大中城市。4 歷史沿革1942年彭店鄉屬息縣政府第三區管轄。境內分為彭店、七里灣兩個聯保處。 1942年7月,第三區改為新彭鎮,鎮公所設在彭店集,由原來路口、陸塆、彭店、七里灣四個聯保處劃為20個行政保,現在的白店、楊店兩個鄉的部分村莊和路口鄉的各村划入新彭鎮。 1949年2月,彭店解放。新彭鎮改為息縣人民政府第三區,1950年2月,第三區又改為路口區,區址仍設在彭店。 1956年區政府撤銷,建立了彭店、七里灣兩個中心鄉。是年9月,中心鄉撤銷,兩個中心鄉分別改為鄉政府。 1958年息縣成立紅旗人民公社,彭店、七里灣兩個鄉與路口鄉合併,成立了路口人民公社。是年8月,國營農場和路口人民公社合為一體(名曰:場社合一)。今彭店鄉當時為彭店、七里灣、黃樓三個分場。 1959年3月,國營農場與路口人民公社分家,現在的彭店鄉屬路口人民公社的五個生產大隊,即:七里灣、金王樓、彭店、大鄭庄、方圍孜。 1966年9月,彭店與路口分開,彭店人民公社成立。下設柳圍孜、大張庄、方圍孜、謝樓、王莊、大鄭庄、彭店、史樓、陳瓦房、七里灣、何庄、金王樓、大劉庄13個生產大隊。 1975年七里灣大隊又分為七里灣、范庄兩個大隊,至此,彭店人民公社管轄14個生產大隊,182個生產小隊,159個自然村至今。 1983年12月12日,彭店人民公社撤銷,建立了彭店鄉政府,實行了鄉、社分設,原生產大隊改為村。 息(縣)正(陽)公路穿街而過是歷史上南北通道。1945年1月,人民解放軍李先念部隊從境內通過。1947年8月,劉、鄧(劉伯承、鄧小平)大軍南下,路過彭店,在集上召開師級以上幹部會議,部署搶渡淮河、挺進大別山的戰鬥方案。5 文教衛生全鄉現有中學、小學共兩所。在校學生18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鄉在職教職工238人。兩所學校配套建設都達到縣級要求,分別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宿舍樓、現代化多媒體電教樓等。在文化事業上,設有廣播站、有線電視播轉站、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數字電影放映隊、現代過程教育、民間藝術團體等,豐富了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衛生事業蓬勃發展,2005年完成了對中心衛生院門診樓、病房樓改造擴建工程,添置了電腦721分光儀、波普光機、腦彩超、200力機、CT機、碎石機、彩超、尿光杯、新生兒搶救台等醫療機械。現有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醫師9人,護士3人,病床20個,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是唯一的一所鄉鎮達標醫院。鄉域內村級醫療網點25個,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9個,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 彭店中學(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