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黃集簡介: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在鄂豫兩省交接處.南陽盆地南緣.襄宜平原北沿。南靠襄陽市,北接鄧州市.東臨白河,西接世界著名的」天上銀河」一八里半排子河大渡槽。全鎮版土158.8平方公里.耕地7.1萬畝.4萬多人(包括駐地單位).其中農業3.2萬人.佔總黃集鎮 80%。有大容量 變電站二座.年負荷能力800萬千瓦/時.供電線路總共150公里.日供水1500噸的自來水廠1座.可24小時供水。2 歷史沿革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又稱黃家集,相傳北宋時,黃姓在此設集,故名。因戰亂頻仍,曾幾度興衰。明末清初以來是河南省鄧縣(現鄧州市)至樊城的交通要道。該鎮在鄂豫交接處。南離襄樊33公里,與伙牌鎮相接,東與古驛鎮相鄰,北和鄧州魏集鎮相連,西北與石橋鎮相接,西、南分別與龍王鎮、牛首鎮隔河相望。東西寬23KM,南北長16KM。全鎮8萬人,鎮區2.3萬人(含駐軍、襄北監獄等駐鎮單位)。版土247平方公里,共轄35個村,3個街道居委會,257個村民小組。 明洪武24年襄陽縣下設坊、廂、里21個,襄北設梅林里(駐黃家集附近東側),在縣北70公里處,清河裡,在縣北90里處。 康熙10年以五屯田地歸併更名編為里、方。縣櫃徵收72方。設凈土寺,離縣100里,北路井90里,下香積70里,鐘樓寺50里,北泰山廟90里。 光緒20年縣分為4鄉。含方70。北鄉轄方28。鄉公所駐薛家集。即:樊鎮、團山鋪、程庄鋪、鄧城、李家湖、鄧桃湖、李食店、長興寺、青琢、龍潭寺、紅綾鋪、破碑鋪、黃渠河、烏魚寺、喬家岡、呂堰鋪、涼水泉、北路井、鐘樓寺、清河觀、上黃龍、下黃龍、上香枳、下香枳、馬家集、薛家集、泰山廟、黑龍集。 宣統年間,全縣分為8區,設薛家集為第三區,區設自治局,置議長、副議長等職,辦理地方事務。 中華民國1至9年區下設保、甲、牌。 9年全縣由8個區改為20個區。薛家集為第九區,馬家集為第十區,區設團防局,區下設保、甲、牌。區置團董、副團董、教練等職,以管理地方事務。使行政機構變為地方武力機構。保(500戶)置保董,甲(100戶)置甲長,牌(10戶)置牌長。 19年全縣20個區並為6個區,薛家集為第三區離縣城70里。區下設聯保、保、甲。區設區公所,置區長、助理員、辦事員等,專辦自治。另設保衛團,與區平行,專掌地方武力。 21年合併保衛團於區公所,改稱區署,置區長、區員、書記等職。掌地方軍政大權。區轄17聯保,設聯保辦事處,置聯保主任等職,包含保長、甲長。 25年區下設鄉(鎮)、聯保,第三區仍駐薛家集。含鄉8(泰山、安全、鐘樓、復德、鄧桃湖、昇平、敦信、仁義)。含鎮10(薛家集、姚家店、馬家集、李食店、臨清、龍王集、白家集、西趙集、石橋子、黑龍集)。區設區公所,區、鎮設保安隊,鄉公所轄聯保10。 30年正式實行「新縣制」,撤銷聯保及第一、二兩區,保留薛集等四個區,改聯保為鄉。含泰山鄉(駐泰山廟)、北屏鄉(駐黑龍集)、西趙鄉(駐西趙集)、白龍鄉(駐白龍鎮)、中興鄉(駐馬家集)、鄧桃鄉(鄧桃湖)。 33年撤銷薛集區,原轄的泰山、北屏、西趙、白龍、中興、鄧桃六個鄉改為縣轄鄉。 37年7月1日,因剿匪需要,襄陽縣暫設薛集區第三個區署,薛集區轄黃渠、古驛、泰山、鄧湖、北屏、中興、西趙、白龍等8鄉。署址設薛家集。 (1947年12月至1948年7月,屬谷城縣蘇維埃政府,泰山廟、薛家集劃歸第二區,馬家集、黃山窪、姚家店劃歸第二區。1948年7月改屬襄陽縣蘇維埃政府,黃集第一次解放。) 民國38年1月10日,因本縣地域遼闊,戡亂期間實有增設區署之需要,茲增設呂堰區署,駐呂堰驛。管轄古驛、黃渠、金華、新龍等鄉,薛集區轄中興、白龍、西趙、北屏、泰山、鄧湖6鄉。 1949年1月,黃集第二次解放。 1951年縣委為了迎接秋後複查,加強組織,改為19區2鎮,設薛集區為第七區。區公所駐馬張河東岸楊家祠堂。含鄉23(白馬王、楊大房、秦家、薛集、薛劉、三王、耿坡、陶集、凹李家、張官橋、長王集、楊家、老陶家、李百戶、吳樓、雷家、加崗、傅王、姚店、溫家崗、太山廟、胡家崗、后薛),自然村120個。二甲、彭梁、中郭、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