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11.11購物節,至高11111元等你領

中華街道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中華衛星地圖-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中華街道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廣東 >湛江 >赤坎 > 中華街道太陽系
中華寸金 民主 中山 調順 沙灣 南橋 北橋
中華簡介:位置中華街 湛江中華街道 。 道在赤坎西北部,東起光復路、中山二路,與中山街道為鄰;西沿南方路,與麻章區雲頭村相接;南抵赤坎水庫、南橋河北岸,與南橋街道隔河相望;北至九二一路,與寸金橋公園相連。2000年區域2.6平方公里,常住10503戶、38120人,流動2200人。根據第五次普查數據;中華街道 33127人。其前身為赤坎雞嶺辦事處,1957年改為此稱,1960年6月成立赤坎人民公社時,改中華街道為中華街道管理區。1968年建立中華街道革命委員會,1980年隨著赤坎區機構變動,取消革命委員會,復稱中華街道。街址初設中華路47號,1966年遷至新太路5號。因當時主要街道是中華路,故以中華街命名。 中華街道是赤坎的重要區域。法國租借廣州灣期間,本街域是赤坎公局、赤坎市政廳駐地。國民政府收回廣州灣后,駐有湛江市政警總隊、先遣軍第2支隊。新中國成立后,該街道成為黨政軍機關、省市直屬單位之要地。2000年區域內駐有中央、省、市和部隊單位165個,為湛江市人民政府、湛江軍分區機關駐地,湛江市人事局、計劃發展局、文化局、計生局、稅務局、司法局、法制局、廣播電視局、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外事辦、廣播電台、湛江第一中學、湛江市第九中學、湛江市第三小學、第八小學校、第十五小學、廣東省機電學校、湛江市小孔雀粵劇培訓學校及湛江市婦幼保健院、赤坎區中醫院、赤坎區紅十字會等單位設在該區域內。2 周邊交通中華街道交通方便。民國7年(1918)建成赤坎到志滿的公路后,客運汽車從今赤坎南華廣場起,經雞嶺山(今南方村),過赤志橋到志滿圩。至赤坎水庫建成前的1958年6月,還有赤坎到志滿的客運班車經過南方路。躍進路於1958年建成后,成為325國道赤坎路段的主幹線。1986年康寧路、康順路建成后,長途客運班車不經躍進路,躍進路仍是貫通赤坎城區的主幹道。該街綠化建設搞得好,1986~1998年共砌花池4000多個,種植各種花木60000多棵,建設了新江二橫巷、光復居委荔枝園、文東居委二橫巷等美化景點。3 經濟中華街道經濟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1958年由社會閑散無業人員興辦了生產自救形式的生產組和服務業,以手工業為主,都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小作坊和小企業。1979年改革開放后,街道工商業迅速發展,不但擁有工商業總公司、運輸公司、服務站、房地產開發公司等經濟實體,還擴充和新辦了赤坎區溶解乙炔廠、中華印刷廠、中華工藝廠、中華塑料廠、中華化工廠等企業。1993年是街道工商業發展的高峰期,街屬工商企業達200家,還管轄中華工藝、中華化工兩個70000平方米的工業小區,當年街道工業產值達5702萬元,出口創匯158萬美元,實現利潤259.28萬元,為國家創稅350.5萬元,商業銷售額達2.2億元,稅利700萬元,較1984年實現工商業社會總產值、利潤、稅收三個翻一番。1995年根據上級政府部門的要求,街道成立了「中華基金會」。由於違章運作,造成巨額資金無法追回,給街道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但在1999年後,中華街道黨政領導認真吸取經驗教訓,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吸納客戶,引進外資興辦了一批工商企業。2000年中華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3家,工業總產值12065萬元。有商業戶890個是年商品銷售額8.2億元。 民政救濟工作搞得紮實有效。1982年起,建成360平方米的敬老院一座,入住「五保」老人20人(包括街道辦管轄工廠的工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費125元。臨時救濟的人數每年達850人次,發放救濟款15000多元。至2000年街道救濟各類貧困人員6300多人次,發放救濟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共96萬元。

中華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