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水口鎮衛星地圖-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彰德街道、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四川 >瀘州 >古藺 > 水口鎮太陽系
古藺 龍山 永樂 太平 二郎 大村 石寶 丹桂水口觀文 雙沙 德躍 護家 魚化 石屏 東興 土城 金星 白泥 椒園 馬嘶 馬蹄 箭竹 大寨 桂花 黃荊
水口簡介:古藺縣轄鎮。1951年建水口鄉,1958年設水口公社,1984年復水口鄉,1992年廟林、九嶺兩鄉與水口鄉合併建水口鎮。在縣境東南部,東與貴州省相接,與貴州茅台酒廠隔河相望。離縣城98公里。200平方公里,3.2萬。含水口、平陽、長石、碧雲、金鐘、白臘、付里、馬躍、天成、槐場、正龍、碧河、廟山、天富、水井、九壩、長壩、大平、方平、樟樹、民德、台沙、合興、中平、木林、環山、青龍、望江、密臘、九嶺、浮營、來龍、瓦房、田榜、蘭平3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 。 2 數據(第五次普查數據) 34872 男18513 女16359 家庭戶戶數7757 家庭戶(總)34834 家庭戶男18489 家庭戶女16345 0-14歲(總)111470-14歲男59310-14歲女521615-64歲(總)2166615-64歲男1152015-64歲女1014665歲及以上(總)205965歲及以上男106265歲及以上女99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4537碧雲寺 川黔茶馬古道,從漢唐通蜀以來,在這條烏蒙大山脈的驛道上,古人建了無數祈福求平安的寺宇廟堂,而在古藺水口陽平、長市、金鐘村交接的地方,拔地而起一座仙山瓊閣,遠看碧雲山,山巒聳翠,林濤陣陣卷綠浪;近看山中古剎,紅牆綠瓦、雕樑畫棟藏在叢林深處。古剎的晨鐘,不知驚醒了多少夢中人,寺樓的黃昏暮鼓,不知警世多少遊人香客,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古剎碑文載,碧雲寺以山而名,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年即公元1551年農曆十月初九,清康熙末,乾隆中先後重修。這兩次擴建寺廟,將大雄寶殿重建,佛堂內塑有佛祖、觀音、文殊、普賢菩薩,還建起三聖殿、靈宵殿,供奉玉皇、孔子、關羽、天公天母像。 特別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住持僧元亮得到鹽商陳洪順的資助,為答謝施主,他在碧雲寺四周修建了石廟群,可謂寺宇布局和建造上很有特色。 石廟靈應宮,高約2.8米,四方、上下兩層,四角挑檐、寶蓋中心有金瓜壓頂、寶蓋四面依稀可見瓦棱及流水小瓦溝。石廟有藥王老祖像,門柱上有聯云:「妙藥施環宇,仙方救黎民。」下層是土地公婆,門額上書:「有求必應,有求必靈。」門坊有聯:「土能生白玉;地里出黃金。」相傳,靈應宮藥王菩薩每年五月五施百草、百卉、百葯於人間,遊人香客取回用水煮沸后飲之可治百病,也可防病毒蟲咬。故而,碧雲山上僧眾廣種百草以賜黎民,救蒼生。 石老母廟,供的是女媧娘娘,因女媧煉五彩石補天後,教黎民種五穀織布麻,誰知,山中石怪派石牛、石馬、石豬兒下山專偷吃莊稼,鬧得四鄉不得安寧,百姓求女媧幫助。女媧采來山中葛藤做圈套,把石牛、石馬、石豬全逮住,關在女媧柴房中,從此百姓日子得以安寧,便為女媧多修了一座石廟,取名石老母。 凌霄殿石廟內供奉是玉皇大帝,石廟高約4米多,石柱上有聯云:「雲昭三界地;威鎮九重天。」玉皇是九天之君,管人間年豐,歲時節令,耕雲布雨的玉皇大帝,也為民間祈福、消災。故而,一年四季香火很旺。 無極院石廟也是兩重殿,挑梁、四方、正殿四柱三開間,有聯云:「玉露埋岸上;金鋮演江頭。」左右門柱聯云:「浩月波中修玉宇;碧雲影里換瑤池。」還有一聯內容是:「用桃開大會;鍊石補高天。」 從無極院石廟門柱聯語中,我們了解到,碧雲寺原來是道家所佈道之所,無論殿堂、神台上的菩薩、神像都以九天之君玉皇為中心而依次排列。後來,為滿足更多佛教居士念佛,又在殿堂上塑釋迦牟尼佛、觀音像、十八羅漢像。 如今,碧雲寺也成為開放的宗教場所,不僅是僧眾信士修行的地方,而走進龍塘峽谷、岩奇水美、瀑布誘人,也成為水口鎮風景名勝區。

水口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