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龍潭簡介:龍潭鄉在廣元市利州區南部,大南山南麓。北接東壩辦事處和南河辦事處,東、西、南與大石鎮、昭化區的元壩鎮、梅樹鄉、紫雲鄉、射箭鄉和利州區的盤龍鎮相連。138 。 .9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區域18個村(社區),113個組,4437戶,17007人。除回族102戶,410人外,其餘均為漢族。 2008年8月25日,廣元市利州區同意龍潭鄉在龍潭場和驛地河新場設置驛地河社區,鄉駐地龍潭場,場鎮離廣元市區19公里,以場東跳蹬河與驛地河水所沖之深潭,傳為有龍得名。明清時曾設置驛站(廣元通往閬中),亦稱龍潭驛。鄉以駐地取名。 龍潭鄉在清代屬柏龍里轄柏龍堡。民國初屬金帽鄉、第十四(王家)團區。1935年設龍潭聯保處。1950年在境內建龍潭、柏佛兩鄉,屬新場區(現元壩區新場鄉)。1951年建大壩區劃屬大壩區(現元壩區元壩鎮大壩村)。1953年撤銷柏佛鄉,分別併入龍潭、梅樹鄉。1955年撤銷大壩區后,划屬河西區;撤銷界牌椏鄉併入。同年撤銷河西區,為廣元縣直屬鄉。1957年恢復河西區,又划屬河西區。同年分出原界牌埡鄉境另置界牌埡鄉。1958年將界牌埡鄉併入。同年撤銷萬緣鄉將新農6村併入。1961年又分出原界牌埡鄉境建立界牌埡鄉。1989年划屬東壩街道。1992年將界牌埡鄉併入。2 行政區劃原龍潭鄉所屬區域: 金鼓村,青龍村,廟坪村,柏佛村,紅岩村,官山村,桃園村,曙光村。 原界牌埡鄉所屬區域: 復興村,界牌村,春風村,元山村,建設村,和平村,林場村,回民村(回族),勝利村。 截止2011年龍潭鄉包含18個村(社區),分別是; 驛地河社區(金鼓村,青龍村,界牌村部分區域組成),金鼓村,青龍村,復興村,界牌村,春風村,廟坪村,柏佛村,紅岩村,官山村,桃園村,曙光村,元山村,建設村,和平村,林場村,回民村(回族),勝利村。3 龍潭鄉數據(第五次普查數據) 17510 男 9019 女 849 家庭戶戶數 4338 家庭戶(總) 16752 家庭戶男 8530 家庭戶女 8222 0-14歲(總) 4124 0-14歲男 2098 0-14歲女 2026 15-64歲(總) 12449 15-64歲男 6473 15-64歲女 5976 65歲及以上(總) 937 65歲及以上男 448 65歲及以上女 48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7239 4 自然氣候鄉境屬中區山,地勢東高西低,最高點境東鷹王岩海拔1108.9米,最低點境西黑水塘海拔490.4米,鄉駐地海拔528.5米。境內主要有石板河等大小溪溝三十餘條,總流長約58公里,其中龍爪溝較長,支溝較多,長達6.5。耕地多分佈於溝槽地帶,多系梯田坡地。年均氣溫15.2℃,降水量972毫米,以夏秋兩季偏多,地霜期240—280天。 全鄉耕地14243畝,其中田9888畝,地4355畝,人均佔有耕地0.84畝。糧食作物主產水稻、小麥和玉米。現有山坪塘1216口,河堰70條,總蓄水量260萬立方米,有效灌面10538畝。200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萬噸,人均產糧588公斤。油料產量3萬公斤。造林累計保存38767畝(其中飛播林11400畝),森林植被覆蓋率達64%。年林產品收入達 62 萬元,主產核桃、棕片、板栗。5 經濟發展龍潭鄉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五大產業。先後栽種梨樹、冬棗、桃樹等果樹 29 萬株,年產果品3000噸,龍潭水果以其綠色無公害和味甘、汁多深受城區消費者的喜愛;全鄉常年種植蔬菜6000餘畝,產各類反季節蔬菜1.7萬噸,已成廣元城區重要的二線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龍潭年出欄生豬3.8萬頭,出欄仔豬20萬頭,龍潭仔豬遠銷內蒙、河南、陝西、南部、巴中等省市是遠近聞名的「仔豬之鄉」;勞務輸出是龍潭的又一大產業,全鄉每年有近6000餘人常年在省內外務工,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每年要帶回2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援家鄉的建設;隨著南河濕地公園的開發,農家樂、農業觀光游等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飛速發展。如今,水果、蔬菜、仔豬、勞務和鄉村旅遊已成為全鄉人民致富小康路上的五朵亮麗「金花」。 200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4265萬元,人均純收入1975 元。 另有龍潭現代農業園區、曙光現代農業園區為廣元市規劃的重點農業園區!6 文化教育龍潭鄉現有1所初級中學,1所民族小學,1所中心小學,村小5所,在校學生1890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 99 %。鄉有衛生院,17個村有醫療站。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鄉建有標準化有線電視網路,五個村開通了村村通工程,鄉有四座無線通訊發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