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仁里鎮衛星地圖-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楊渡街道、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四川 >遂寧 >船山 > 仁里鎮太陽系
高升街 鎮江寺 嘉禾 廣德寺 龍坪 靈泉寺 慈音 九蓮 南津路 凱旋路 育才路 介福路 富源路 南強仁里復橋 永興 河沙 新橋 桂花 西寧 老池 保升 唐家 北固
仁里簡介:仁里鎮 靈泉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聞名西南的佛教勝地,廟宇四周山林茂密,綠樹成蔭,為市郊風景名勝。 不過近年來由於遂寧市的快速發展,大約2006年而後成立了河東新區,靈泉寺就劃歸到了河東新區區域,而到靈泉寺仍然需要從仁里鎮經過。2 區域仁里鎮 目前所區域全調整為農村,共有16個村:分別是僧家溝村、乘龍村、瓦店子村、解放村、羅家橋村、銀杏溝村、樓子溝村、文武村、倒碑埡村、卧龍庵村、貓兒洲村、放羊村、石馬村、松林村、六角村、保安寺村。 也由以前的近4萬人減少到了19000餘人,也約為以前的一半。3 白鷺天堂仁里鎮 遂寧市船山區仁里鎮銀杏溝村帽古頂坡是遠近聞名的白鷺天堂,這裡曾棲息著上萬隻白鷺,古詩中所描述的「一行白鷺上青天」景象在這裡隨處可見。但是從去年開始,這裡的白鷺數量急劇下降,到目前為止僅存3000餘只了,鳥兒飛走了后,鳥兒的巢落地了,這些枯枝被無奈的村民撿來當柴禾。5日下午,記者趕到帽古頂坡,追尋鷺鳥在帽古頂坡安家、壯大、減少的軌跡。 遂寧市船山區仁里鎮銀杏溝村千隻白鷺翱翔 (遂寧市林業局) 青山、柏樹、白鷺;稻田、炊煙、人家……這是人們經常在遂寧市船山區仁里鎮銀杏溝村見到的一幅白鷺鳥兒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 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於大抓了植樹造林,特別是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以後,森林逐漸成長起來,長得十分茂密.4 位置仁里鎮 仁里鎮在石台縣中部,縣城駐地。東接七都,南與橫渡、大演、仙寓近鄰,西接丁香,北與磯灘、貴池區相接。昔為徽池、徽省通衢上的重鎮,「車馬交通日以千計」。如今221、325省道和殷石公路交匯於此是全縣公路運輸網的中心,離沿江高速公路、銅九鐵路40公里,離長江航道池州、安慶港70公里,離黃山160公里,九華山140公里,石磯公路的貫通,大大拉近了石台至貴池的離。2007年1月,七里鎮與貢溪鄉合併,組建新的仁里鎮。「仁里」歷史悠久,據縣誌記載,西漢初年此地為古里,南北朝晉江州刺史桂智賢自幽州遷居於此,改名仁里。現境域18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4平方公里,2007年1月轄14個村民委員會,79個村民組,5個社區居委會,26個居民組。是年12月,實行村級規模調整,調整後為10個村民委員會,5個社區居委會,105個村(居)民組,有7926戶,25399人,其中農業10396人非農15003人。5 地勢東高西低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有耕地4675畝,其中:水田3891畝,旱地784畝,山場230699畝,森林覆蓋率82%,綠化程度96.8%。6 土地秋浦河橫貫東西,穿鎮而過,貢溪河、緣溪河、伏虎河源遠流長,注入秋浦河。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8座,總容庫量240萬立方米,當家塘4口,總容量19.7萬立方米,有效灌溉3891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油菜,2007年全鎮農作物種植11941畝,糧食總產量2006.4噸,油料467.9噸,蔬菜1933.5噸,經濟作物26733畝,其中:茶葉7851畝、經果林9683畝、毛竹8706畝、藥材493畝,木材採伐量2100立方米,生豬存欄7580頭,家禽30500隻,農業總產值2455.8萬元。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有天方集團、鴻凌集團、九華葯業、聖嘉實業、山園食品、銅鴻礦業、成龍木業、東升鞋業、供電公司、供水公司、泰瑞公司共11戶,實現產值4.3億元,其他民營經濟實體1680個,實現營業收入3.41億元,主要民營支柱產業有:印刷包裝、茶葉加工、金屬材料、建築建材、製藥藥包、秋浦購物中心、東柱購物廣場、農貿市場。7 產業2007年仁里鎮在穩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一手抓工業發展,一手抓旅遊業的開發。境內的旅遊景區或景點有省級名勝景區蓬萊仙洞、慈雲聖境、黃崖大峽谷,秋浦河鄉村飄流,秋浦漁村、黃崖山莊、烈士陵園,有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年)建造、佔地1500平方米,詩人李白、韋權輿、高霽宴登訪,愛國詩人吳應箕賦詩的鎮國寺遺址,有石台縣建國以來修復的第一座佛教道場,也是境內唯一合法的佛教活動場所,佔地7222.14平方米的古剎新貌的慈雲禪寺,有晚唐著名大詩人杜荀鶴的故鄉---杜村,有詩仙李白曾多次為之賦詩的秋浦河。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這些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大作旅遊強鎮文章。2007年全鎮接待遊客20.5萬人次,隨著這些名勝景區、景點的開發,帶動了旅遊「農家樂」的發展,現有縣級「農家樂」示範戶36戶。2007年全鎮旅遊經濟收入9550萬元,創歷史新高。二三產業從業人員10416人,年利稅700萬元,全年工農業生產總值5.42億元,在全縣8個鄉鎮中排名第1位,財政收入752.8萬元,排名第1位。 鎮區城建及基礎設施配套由縣統一規劃設計實施,2007年城區市容建設總投資1500萬元。全鎮共建住宅小區3個,即:秋浦人家、曙光新村、蓬萊小區,總建築58800平方米,7·10災民移民和分散移民及農村居民建房54幢,規劃建設緣溪、壠上、杜村三個新農村示範村及蘭花苑小區和仁和小區。 全鎮有普通高中1所,初中2所,職業學校1所,小學15所,幼兒園5所,其中私立幼兒園4所,學校佔地104007平方米,校宿建築53415平方米,學生平均分別佔15.41平方米/人和7.92平方米/人。2007年有在校學生(含學前班)6748人,幼兒園710人;在崗教職工4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教師學歷合格率99.5%。 鎮域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文化站,鎮文化站為省級杜鵑花工程試點站和全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廣播放大站1個,村(居)圖書室、農

仁里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