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永和鄉衛星地圖-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沙壩鎮、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四川 >阿壩 >茂縣 > 永和鄉太陽系
鳳儀 南新 疊溪 石鼓 渭門永和溝口 光明 富順 土門 東興 黑虎 飛虹 回龍 三龍 白溪 窪底 石大關 太平 松坪溝 曲谷 雅都 維城
永和簡介:永和鄉:永和鄉--櫻桃西紅柿 永和鄉在中州大地予北平原,安陽縣東部,介與。在洹河西岸,安(安陽)楚(楚旺)公路橫穿其境。永和鄉:永和鄉48平方公里。全鄉耕地49086畝,包含40個村,209個村民小組45491人,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歷史上以傳統的農業生產為主。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確定了解放思想,抓住機遇,積極科學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以櫻桃西紅柿、甘蔗為龍頭的應稅、高效農業。 櫻桃西紅柿原產於我國的台灣省及東南亞地區,它果形橢圓,狀如櫻桃,色澤鮮紅是賓館、飯店的高檔消費品,也是家庭待客的一種理想果蔬。它具有耐貯存(常溫20天)產量高(1.2萬斤/畝)等優點,且營養豐富,含有多種 基酸和維生素,長期食用滋膚美容,特別對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有良好的醫療功效。我鄉於98年種植達到147畝,成為北方最大的櫻桃西紅柿基地,鮮果暢銷北京 天津 西安等北方十幾個大中城市。今年我鄉按市場需求擴大規模至1000餘畝,將以基地批發價提供5000餘噸成品果。 永和鄉代碼:410522213。2006年轄40個村:東街村、鐵爐村、田營村、王小庄村、朱小庄村、馮村、王家口村、陶村、栗村、后油房村、后李村、后榮村、何營村、西榮村、東榮村、劉庄村、陳市村、關村、賀庄村、郭奇村、北街村、西街村、楊家堂村、沙里村、后刺頭村、東邢濟村、西邢濟村、伍庄村、小百官村、牛房村、小寒村、裴庄村、史庄村、龐灣村、沿村台村、趙奇村、程奇村、蘇奇村、張奇村、王奇村。 【永和鄉】Yǒnghé xiāng 在衡山縣東南部。離縣城9公里。東臨湘江,與衡東縣新塘鎮和霞流鄉隔江相望,西南和賀家鄉毗連,西北與店門鎮相接,北與開雲鎮交接。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67.6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966.33公頃,旱土28.84公頃,山林3450.2公頃,水面202.73公頃。含1個社區,4個居民小組,24個建制村,258個村民小組。7223戶,28114人。 該鄉原為新場市鄉和沙頭鄉,1995年9月經省民政廳(1995)61號文批准,將兩鄉合併,以鄉內永和村而取名永和鄉,意為永遠祥和。鄉機關駐義山。 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4座,有山平塘1909口,九觀橋水庫右乾渠的新場市、黃臘沖支渠流經上游、永田等10個村,有效灌溉889.26公頃。該鄉土地肥沃,農產品豐富,主產稻穀和桔、棗、李、桃、西瓜、席草、油茶等。養殖以豬、雞為主,加工豆腐乾等。 有石英石、紫色頁岩、石灰石等礦藏。現有企業13家,形成規模的有建築、礦業、煙花鞭炮、建材、農藥化工、農產品加工等6大支柱產業。以生產農藥為主的浩倫公司坐落該鄉沙頭、茶石兩村交接處的湘江河畔。 035縣道從鄉境中部南北貫通,衡岳高速公路在境內經過。國家重點工程湘江大源渡航電樞紐工程在該鄉永和村境內,該工程船閘可通過千噸級船舶,電站河壩公路連通衡東縣,可直達京廣鐵路洣河車站。 全鄉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1所,中小學教師167人,在校中小學生2848人。有衛生院1所,信用社營業廳3個,郵政、電信營業廳4個。有大源渡、龍蔭港等休閑度假場所。 【寶龍社區】Bǎolóng shèqū 在永和鄉南部,湘江河邊。與雙鳳、寶米、雙港等村交接。離鄉機關駐地10公里,有公路接035縣道。該村原為鄉漁業村。1990年7月5日經縣民政局山民字(1990)第14號文批准設立寶龍居委會。駐地老把石。含4個居民小組,101戶,359人。以漁業為生。 【雙鳳村】Shuāngfèng cūn 在永和鄉的南部。東臨湘江,與寶米、賀家鄉永平、依田等村交接。離鄉機關駐地11公里。以境內雙鳳圫而名雙鳳村。駐地老祠堂。147.18公頃。其中水田40.67公頃,旱土0.31公頃。含10個村民小組,326戶,1153人。該村種植水稻、西瓜、香瓜、荸薺等。 【瓦屋場】Wǎwūchǎng 【老祠堂】Lǎocítáng 【寶米村】Bǎomǐ cūn 在永和鄉南部。東臨湘江,與雙鳳、金沖、雙港及賀家鄉依田等村交接。離鄉機關駐地10公里,有公路連通035縣道。以境內寶米洲而名寶米村。駐地老把石。197.13公頃。其中水田34.00公頃,旱土3.13公頃,山林36.50公頃。含8個村民小組,252戶,843人。該村種植水稻、西瓜、香瓜、荸薺等。 【老把石】Lǎobǎshí 此村靠湘江邊有一塊象鍋巴似的大黑石,人們谷稱老把石。遂為村名。 【陽家老屋】Yángjiālǎowū 【栗木橋】Lìmùqiáo 此村邊一小橋,原用栗木架設,故名。 【雙港村】Shuānggǎng cūn 在永和鄉南部,東臨湘江,與寶米村、金沖、新場市等村交接。離鄉機關駐地6公里。有沿江公路通035縣道。該村在龍陰港與黃泥港之間而名雙港村。駐地狗頭山。72.25公頃。其中水田13.33公頃,旱土1.。2公頃,山林25.5公頃。含黃嘴上一、黃嘴上二、木橋、三樟樹、高頭灣等5個村民小組,146戶,559人。種植水稻、蔬菜等。 【狗頭山】Gǒutóushān 因村后一山形似狗頭而得名。 【符家灣】Fújiāwān 【黃咀象】Huángzuǐxiàng 村處黃泥港旁,屋后一山形如象咀,故得名。 【金沖村】Jīnchōng cūn 在永和鄉南部。與雙港、寶米、文橋、咸宜等村交接。離鄉機關駐地8公里,有035縣道貫穿本村,有龍蔭港從村內經過。該村原屬金沖農業社而名金沖村,駐地崔家坳。135.71公頃。其中水田16.67公頃,旱土0.93公頃,山林75.10公頃。含龍蔭橋、石灰窯、崔家坳、文家沖、秦家灣等5個村民小組,124戶,458人。種植水稻、西瓜、香瓜等。村內羅漢山有石灰石礦藏。現有一石灰窯投入生產。 【崔家坳】Cuījiā』ào

永和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