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橋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觀音橋鎮衛星地圖-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觀音橋鎮、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四川 >阿壩 >金川 > 觀音橋鎮太陽系
金川觀音橋沙耳 慶寧 咯爾 勒烏 萬林 河東 河西 集沐 撒瓦腳 卡拉腳 俄熱 太陽河 二嘎里 阿科里 安寧 卡撒 曾達 獨松 馬爾邦 馬奈 毛日
觀音橋簡介:四川省金川縣觀音橋鎮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轄鎮。1956年綽斯甲縣治於此,同年置觀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在縣境東北部,離縣府52.8公里。358.6平方公里,0.2萬。317國道過境。含麥斯卡、斯瑪都、依生、觀音、石旁、斯滔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蠶豆、青稞。有建於1850年觀音菩薩寺是藏族群眾朝拜聖地。 觀音橋鎮是通往阿壩、壤塘、甘孜州色達、青海甘肅等地的交通要道口城鎮。因本地有座非常有名的觀音廟,得名觀音橋。幅員333.13平方公里,約3000人。含6個村,分別是斯瑪都村、依生村、觀音村、石旁村、斯滔村和麥斯卡村。鎮域東接太陽河鄉,西接壤二嘎里鄉,南與毛日鄉相接,北同馬爾康縣毗連。離州府駐地馬爾康52.8公里。 觀音廟在觀音鎮境內,離縣城約85公里,有拉薩第二之稱是阿壩州重點開放寺廟,該寺廟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共傳承25代。白若雜納曾加持觀音菩薩和聖山,並為寺廟取名「勒瓊德欽朗」。綽斯甲觀音菩薩名聲遠揚四海,朝拜者甚眾。眾多高僧大德朝拜過土基欽波。貢唐活佛和當祥則堪布為觀音菩薩取過甘露水。1982年班禪大師曾親筆寫信關心觀音廟。觀音廟供奉眾多神像佛像,收藏有大藏經、唐卡、法器等眾多文物,觀音廟以靈著稱於世是眾多信徒心中的聖地。2 《金川縣旅遊總體規劃》對鎮區的定位1、觀音鎮—阿科里鄉—撒瓦腳鄉旅遊片區最突出的代表是,觀音廟與情人海,良好的資源為生態旅遊與宗教觀光朝聖開發方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觀音鎮西南側的觀音廟近百年來,香火不斷,來自青海、甘南、西藏及甘孜、阿壩各地區的喇嘛教信徒前往朝拜者絡繹不絕;情人海—東女國文化、縣城-紅軍文化、觀音廟—宗教文化是縣域旅遊產品開發策略重點打造的三大品牌。3 城鎮現狀城鎮現有常住1200人,建成區8.24公頃,人均用地110.9平方米。 城鎮目前設有中學、小學、衛生院、郵政所等設施。各項公建、市政設施較齊全,能夠滿足城鎮現狀的需要。4 城鎮存在的問題1、道路路網結構不完整,且路面建設較差,不利於鎮區內的貫暢通車; 2、各項用地分佈不夠合理; 3、各項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4、現以街為市,佔道經營現象較為嚴重; 5、缺乏城鎮廣場,公共綠地,綠化太少。5 觀音橋鎮化蛹成蝶蛻變的故事金川有藏區「第二個布達拉宮」美譽的觀音廟是藏區群眾的朝拜聖地。每年來自青海、西藏、甘肅以及海外的遊客、朝拜者達20餘萬人次。 近日,筆者隨觀音橋鎮黨委書記來到觀音鎮,剛下車就讓筆者眼前一亮,現在的觀音鎮實在是今非昔比。優美舒適的環境加上每年超過20萬人次的遊客和朝拜者給本地人帶來的無限商機和發展讓商販及本地群眾個個臉上樂開了花。 災后重建規劃發展,引領幸福來敲門 觀音橋鎮麥斯卡村村民勒吾特不僅是一個農民,也是一個商人,他緊抓災后恢復重建機遇,給自家住房「搬」了個風水寶地。 「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多虧了黨和政府實施的災后恢復重建『避險搬遷、集鎮規劃』,我的房子從山上搬到了觀音廟朝拜路旁,自家房裡開上了茶樓,房后辦起了磚廠,閑時也可以做道地中藥材生意,腰包越來越鼓。」勒吾特高興的告訴筆者。 據悉,該鎮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各項重建方針政策,結合「避險搬遷、集鎮規劃」,堅持可發展觀,全力完成各項災后重建硬任務。一是強化組織、優化制度,奠定重建體系。建立了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長效機制,結合實際科學制定了重建規劃,突出建設任務,大力開展了「自力更生,重建家園」的宣傳教育活動;二是科學管理,宏觀調控,確保重建進程。組織各村「兩委」摸底調查困難重建戶,動員「兩委」幹部、黨員、民兵進行勞動力幫扶,投入勞動力300餘人次,倡導群眾積極投入重建「想辦法、尋路子」,協調木材1000餘立方米、石料3000餘噸,組織村「兩委」到受災程度較輕,重建任務較少的鄰縣、鄰鄉聘請工匠200餘人次,及時發放災后重建專款資金,申請農房災后重建貸款170餘萬元,定期組織包村幹部、駐村幹部對重建戶進行入戶調查,了解重建難點、進度。截至2009年底,全鎮農房加固維修169戶,兌現資金54.4萬元,農房重建272戶,兌現資金451.2萬元;城鎮居民住房加固維修38戶,重建4戶,全部完成驗收入住,全鎮農牧民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幸福跟隨著災后重建和集鎮規劃的步伐敲開了家家戶戶的門。 環境整治優美環境,百姓生活景上添花 天連聖山碧,霞借夕陽紅。自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以來,勒吾特突然對整治環境衛生熱上了心。2009年3月,他被鎮黨委、政府聘為衛生管理員,負責個體工商戶的門前三包、處罰亂扔亂丟和管理保潔人員等工作。 勒吾特告訴筆者:「自從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全鎮農牧民都卯足了勁搞衛生,特別是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我們觀音鎮的環境衛生發生了巨大變化,街道變乾淨了,也沒有亂扔亂丟現象了,再加上道路硬化,灰塵少了,我的茶館生意也變了樣。」 據了解,該鎮成立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督察組、拆遷組、宣傳組、環境衛生整治組、風貌改造組、後勤保障組。整治過程中拆除影響美觀臨時建築物28戶,720平方米;拆除豬圈、廁所20餘處,150平方米,亂搭亂建鋪面、雨棚60個,佔道經營撞球桌10張。多次動員6個村村民清理公路沿線垃圾、衛生死角10餘處,投入人力2500餘人次,動用拖拉機、裝載機、清運車達1000餘台次,清除河道垃圾、生活垃圾達3000餘方;規範停車點3個,懸挂交通標識牌10處,修復公共廁所3個,建立垃圾出場1個購垃圾桶22個,路燈12盞,垃圾車1輛,使該鎮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進入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軌道。勒吾特感慨的說:「自從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觀音鎮的天更藍了、水更綠了,遊客和朝拜者也比以前多了,我們的生活跟著好起來。這些成果我們要感謝黨和政府,現在我們農村也不比城裡差了!」 談到觀音橋鎮未來的發展,該鎮黨委書記李俊眼裡發出了熱切的光。據介

觀音橋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