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渡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三渡鎮衛星地圖-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播南街道、村地圖瀏覽](https://i.meet99.cn/image/map/m/62868e1f3e4a7dcdc0ddaa0a95f32063.jpg)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貴州 >遵義 >遵義 > 三渡鎮太陽系
南白 龍坑 三岔 苟江 三合 烏江 蝦子三渡新舟 永樂 龍坪 喇叭 團溪 鐵廠 西坪 尚稽 茅栗 新民 鴨溪 石板 樂山 楓香 泮水 馬蹄 沙灣 松林 毛石 山盆 芝麻 平正 洪關
南白 龍坑 三岔 苟江 三合 烏江 蝦子三渡新舟 永樂 龍坪 喇叭 團溪 鐵廠 西坪 尚稽 茅栗 新民 鴨溪 石板 樂山 楓香 泮水 馬蹄 沙灣 松林 毛石 山盆 芝麻 平正 洪關
三渡簡介:基本信息三渡鎮在遵義縣東大門,326國道橫穿全境,離遵義市中心50公里、縣城南白75公里,全鎮通村公路里程達三渡鎮 80公里,基本實現20分鐘經濟圈,湄江河、洛安江、茅官河流經境內,東西南三面臨水。 全鎮國土102.9平方公里。含7個村,72個村民組,21787人。其中非農734人。 遵義縣三渡鎮 。 2 主要民族漢,回,仡佬,仫佬族,瑤,黎,布依,土家,壯,白3 發展口號依託雲門囤景區旅遊發展,強一攻二興三。4 所轄村水洋,花橋,羅庄,高峰,平豐,雙河,柳田5 經濟產業種植,養殖,煤礦,旅遊開發6 礦產資源煤等7 自然資源本鎮地形呈階梯狀,北高南低。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16℃,年無霜期280天,適合農牧業的發展。全鎮耕地2.52萬畝,退耕還林2.0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4%,煤炭、水能資源較為豐富,煤炭儲量達500餘萬噸,水能蘊藏量達10000千瓦。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有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高揚程新民水輪泵提灌站,有被譽為黔北奇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雲門囤,有獨具特色的八節灘飲食文化。8 歷史文化三渡鎮在遵義縣東部。103平方公里。1.89萬。含1居委會、17村委會。1932年置三渡鎮。1936年廢。1949年為三渡鄉。1953年析設仁厚、新農、三渡3鄉。1958年撤鄉建三渡公社。1962年析建三渡、新農公社。1980年又增置仁厚公社。1984年改設鄉。1992年3鄉合併置三渡鎮。有中小學13所。鎮人民政府駐地三渡關,在南白鎮東北50公里,牛 沖河西岸山鞍部。800.海拔820米。村東南有上、中、下三渡口、三關隘,故名。設農貿集市。產油菜籽。附近有煤廠、茶場及小型水電站。326國道經此。9 民俗文化花燈 三渡人唱花燈,沿於何時,已無考證,倘若以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花燈時間為始的話,那要算《隨唐演義》中的敘述,薛剛鬧花燈了。此時起就有春節時玩花燈的習俗。何時由中原傳至西南僻壤,就不得而知了。《遵義府志》載:「上元時,鄉人以扮燈為樂,用姣童,作時女裝,隨月逐家,雙雙踏歌,和以音樂,艷以燈火,抑揚府仰,極態增妍,謂之鬧宵。」是遵義地區見之文字最早的有關花燈的記載。 唱花燈一般是以一個生產隊(村民組)或鄰近幾個村民組的村民集體演唱的春節娛樂節目。為頭的人稱「燈頭」,組織燈眾的過程叫「團燈」。首先安排有扎燈工藝的燈眾扎燈籠。燈以竹絲紮成各種各樣的工藝燈。外面用皮紙糊上,用彩色筆畫上花、鳥、蟲、魚,山水畫等,或提上詩句或對聯,柳田村北的花燈,多次請教師鄒人瑩寫畫,她擅長寫花鳥草蟲,幾筆構畫,栩栩如生,燈友都喜歡找她寫畫燈籠。到了晚上,燈籠裡面點上蠟燭,透亮異常,十分漂亮。燈眾是練就的歌手,稱之為「唐二」。朱家山的陳華普,山河的王瞎子、寨上的陳錦文,勝利組的陳學文弟兄、何龍志等是境內著名的「唐二」。眾燈友約定正月初三四或初五齣燈就是,只是物色「幺妹」卻有些費神。「幺妹」要男扮女裝,年齡最好是15~25歲之間的男性青年年齡大了裝扮起來就不自然,就不「真」。一般家庭的男子是不讓當「幺妹」的,說當了幺妹連媳婦都娶不到。境內流傳著「有男不學戲,有女不看燈」的封建意識,認為當幺妹是和戲子一般的下九流。現世雖不那麼封建保守,傳統偏見色彩仍有那麼些絲絲風味。找到了幺妹,要試唱一兩晚。一般是在燈頭家,眾燈友打起鑼,試唱試跳幾回,把幺妹調教好。幺妹是不唱的,從頭到腳盡套女裝,頭上扎髮髻,別大夾髮針,打口紅,畫眉,險蛋上搽胭脂,身著花布衣,下穿裙子,手執花扇和手巾,一雙大腳穿不上女人鞋,只好作罷。有大膽出格的「幺妹」,要使自己「逼真」,胸部塞上一對棉球作成「乳房」。1974年春節,勝利花燈隊上三渡東部山區一戶人家唱花燈,主人是一位著名慣唱「唐二」,誤以為幺妹是真旦角,每唱完一段時,唐二就像老虎撲豬那樣向幺妹「嗷」的一聲撲來,其狀猥瑣而憨態可掬,連撲三次。事後,幺妹和唐二都有微詞,唐二說,我以為是「真」妹子,給了大價錢,到第三次摸准了,方知是假貨。幺妹說,最初的一撲,把我嚇懵了,後來知道他想摸「乳子」,就故意嬌滴滴,躲躲閃閃,讓他不著邊際。 傍晚,出燈了。走何方是首先訂好了的,白天派去的聯絡人,一家一家散貼子,接了花燈貼子的主人一定要接納花燈,縱然唱到天明,花燈隊也要把接了貼子的人家唱完,否則,主人視為不吉利,要找花燈隊討說法的。出燈了,前面「排燈「引路,排燈是一個上寬下窄的棱形燈籠,貼有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