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龍場簡介:龍場鎮在貴州省貞豐縣城西部十七公里處,關興公路貫穿全境,素有貞豐「西大門」之稱。東臨旗上,南擁龍山山脈,西接興仁縣卡子,北接小屯、木桑,36.36平方公里,3.4萬。 龍場古鎮具有悠久歷史,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征南大將軍,督師三十萬出征雲南,以掃清元蒙殘餘勢力——梁王。大軍途經龍場時,按明洪武二年定製「每克一郡,則度地要害,駐兵戍守」。時龍場並非集鎮,乃蠻荒之地,但其地勢險要是貴陽、安順、關嶺至南籠(安龍)的必經之道,也是珠江沿江而上北盤江渡口西進雲南之要塞。傅友德遂命部屬武功將軍龔著蓮屯兵戍守此地。隨著明朝政權的不斷鞏固,遂從湖廣、四川、陝西等地移民屯田,把中原先進的生產力及文化不斷引入該地。龍場逐漸形成集鎮。 龍場駐地的變遷: 第一階段(明初至清初),歷時三百餘年龍場原址在今龍場西兩公里處的簸籮沖(倮倮沖)。因此地地勢低凹,常遭洪澇,遂於明末清初逐漸遷至東南面1公里處的下水橋處。至今在該處仍有龔家屋基、永興寺、濫營盤、湖廣大坡等地名稱謂。在上水橋龍井的石壁上,於明萬曆二年刻有「小蘭亭」是直隸永寧州知州。 第二階段(清初至嘉慶年間),歷時一百七十餘年。隨著外省移民的不斷湧入,的增加,常遭水患的簸籮沖已不宜居住,遂遷至下水橋。下水橋依山傍水,背靠栗山頭,要勢開闊。寨中有常年不枯的龍井河水,能滿足人畜飲水和灌溉的需要是宜居宜耕的理想之處。古關索嶺至南籠(安龍)之驛道途經於此,軍隊、差役、商賈等過往頻繁,為這裡的經濟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這裡曾有貴州屯田時期較早的屯堡,修築有堅固的石城牆,東西南北城門晝啟夜閉,街道巷陌縱橫,商號、作坊盡有。尤其是草鞋業還形成了專門的集市,至今仍有「草鞋街」的稱謂。下水橋成了清初龍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過百餘年的發展,繁衍,移民遷入,劇增,在其四周逐漸形成許多自然村落。特別是在其東面的黑楊大菁,居住陡培,形成最大最集中的新居民點。清嘉慶二年(公元1798年)正月,南籠布依族起義,相繼攻克其首府南籠等府縣。處於交通要道的下水橋幾經蹂躪,破敗不堪。經過清政府九個月的血腥鎮壓,平息了這場給當時生產力造成嚴重影響的南籠起義,清政府並將南籠府易名為興義府。如今在許多前清的墓碑上,仍見關於「丁巳之亂」、「苗反」之記載。經過上述事變,龍場的中心逐漸從下水橋遷至黑楊大菁(今龍場老街上)。 對門山村的風景,(20張) 第三階段:從清嘉慶年間到20世紀90年代前的兩百年間,龍場的發展並沒有較大的變化。老百姓稱龍場駐地為龍場街上,僅有三百餘戶。街道很少,以場壩為中心,東有狗市邊,南有老菜園,西面是前街與後街匯合后的田壩街,北面是檳當坡腳的青杠林與竹子堡,居民住房多數是低矮的瓦房或茅草房,街道是塵土飛揚的砂石路或土路。進入90年代后,隨著國家加快小城鎮建設政策的落實,政府投入很大的資金,將原貫鎮而過的貞卡公路改往南邊的田疇中,形成了新的街道,即老百姓所稱的「新馬路」。2002年高等級的關興公路通車后,龍場鎮有了便捷高效的對外通道,本地的煤炭資源憑以源源不斷輸往外地,同時也給本地的居民帶來很多的實惠,為龍場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近幾年來,龍場小城鎮的建設發展很快,隨著附近移民和龍灘電站庫區移民的遷入,在廟山坡腳已建成新的商貿區,在校場壩至里田龔氏祠堂門口的田疇中,已建成了長500餘米的移民新區。如今龍場街上已和周圍的新菜園、地市泊、下水橋、上水橋等村寨連成一體,已是街道縱橫、商鋪林立、高樓豪宅盡有,到處一派繁榮景象。 龍場鎮區域入歸屬的變遷: 早在春秋戰國時,這裡為夜郎國屬地,漢武帝時屬牂牁郡管轄,唐宋時屬土司郡國管轄。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中央政府正式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即貴州行省,共設8府、8州、24衛、8所、在盤江八屬區域設1衛(安南衛,即今晴隆)5所,龍場為其中一所,《興義府志·武備志》「龍場所(后改為龍場汛)在新丞城(今興仁)東北120里」。明萬曆四年(公元1577年),永寧(今關嶺永寧)知州移駐安南衛,萬曆三十年新城所(即興仁)改隸安順軍民府,龍場亦屬安順。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設普安縣於新城,屬安順府,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安南縣改屬南籠府(今安龍),並割縣屬會昌里(即龍場)之董家旗等五屯隸新置永豐州(即貞豐)。龍場在民國初年以前,一直屬安南縣管轄,官方稱謂為會昌里。1914年龍場劃歸貞豐縣管轄,稱會昌鎮;1941年曾以民國時期軍閥韓文煥之名,改為「文煥鎮」。新中國成立后,於1950年設立龍場區。含龍場、定塘、坡柳、三河、小屯、頭貓、木桑等七個鄉鎮;1959年貞豐縣併入興仁縣,屬興二縣;1962年貞豐復縣后,仍屬貞豐縣,稱龍場區;1991年撤區並鄉建鎮,撤銷龍場區,設龍場鎮。含有龍場、定塘、坡柳、三河等地,將區所轄的小屯、頭貓、木桑劃出設立小屯鄉。 龍場其名稱,很早就有之。龍場作為方圓數十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賦予了其特殊使命,古時,每逢十二生肖的辰日,方圓數十里的老百姓便雲集於此,進行商口交換等活動,俗稱「趕場」,辰即龍,故稱龍場。僅管官方曾多次易名,但老百姓習慣上仍稱其為龍場。 流失的人文景觀: 在600餘年的歲月里,許多文人墨客把那些自然的山水賦予活躍的生命,給人們寄予無限的遐想。隨著年代的變遷及人為等因素,許多人文景觀已蕩然無存,現只能從一些殘存遺迹,歷史資料以及老中得以了解。 一、八大景觀: (一)「龍潭三潮」 此景在里田村右山腳下,從石罅中湧出泉水,每日朝夕三潮,特別是夏季漲水時尤為壯觀。泉邊曾有一株粗壯的柳樹是人們納涼歇腳觀景的好地方,該處曾是里田村落的飲用水源,亦是玩童夏季游泳戲水天然泳池,其水南環龍場沒於東南。后因農田灌溉而築丈余高石壩,三潮景觀消失。 (二)「玉兔望月」 1978年前,在龍場街上東南面的田疇中,有一座修於清嘉慶年間的龔母唐氏墳塋,墓形如中秋明月,民間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