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峽口鎮衛星地圖-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峽口鎮、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甘肅 >定西 >臨洮 > 峽口鎮太陽系
洮陽 八里鋪 新添 辛店 太石 中鋪峽口龍門 窯店 玉井 衙下 南屏 紅旗 上營 康家集 站灘 漫窪 連兒灣
峽口簡介:峽口鎮在臨洮縣城以北,在聞名省內外的「馬銜山」腳下。北與榆中縣相接,東接站灘鄉,南連新添鎮,西接上營鄉,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南北長30餘公里,東西寬25公里,205.74平方公里,海拔2200_—2600米之間,年降雨量為300—400毫米,年平均氣溫3.6℃,無霜期為80—120天。歷史沿革峽口鎮,因有「石景峽」,鎮政府駐峽口村為名,解放初屬上營鄉所轄,1951年屬(上營)所轄,1958年公社化時屬上營公社所轄,1961年成立峽口人民公社。「文革」期間改名紅峰公社,1972年仍恢復「峽口公社」。1983年更名峽口鄉,2001年撤鄉建鎮為峽口鎮。現轄:峽口、新集、黨家墩、馬家岔、凡家嶺、陸家灣、大咀、學校灣、大山、普濟寺、上王家、張郭家、廟灣13個村。 峽口鎮在臨洮東北部乾旱山區是全縣馬鈴薯種植大鎮,年平均氣溫6℃,海拔2200米。含13個村,101社,3619戶,16496人,耕地67550畝,人均耕地4.09畝,2006年年底人均純收入1750元。2 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峽口鎮鎮黨委、鎮政府立足本鎮鎮情實際,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提出了「洋芋強鎮、畜牧富民、市場帶動、勞務增收」的經濟發展思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以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經過幾年的努力,全鎮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目前已形成了南北二山兩個萬畝優質洋芋種植基地、馬家岔村千畝地膜洋芋種植基地、黨家墩、新集村千畝地膜辣椒套圓蔥種植基地、大勢肉牛育肥基地和正大養豬基地;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目前完成主街道1000米長、24米寬的油化硬化綠化亮化任務,完成投資1000萬元鎮區主街道兩側1公里二層以上商鋪建設;完成投資35萬元、建成佔地33畝的大型洋芋交易批發市場,將峽口建設成為峽口鎮及附近2萬餘群眾政治經濟中心,成為周邊地區的銷售和購物中心。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狠抓小城鎮建設,在三年時間內里,堅持走「一年拆,二年蓋,三年一個大變樣」的路子,以創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濃郁田園氣息的現代化小城鎮為理念,把峽口鎮建成臨洮縣具有較強輻射效應和帶動能力的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為目標,小城鎮建設已大有成效。完成了鎮區主街道1000米長、24米寬的油化硬化綠化亮化任務,完成鎮區主街道兩側信用社、供銷社、糧站、峽口小學及私人投資二層以上商鋪建設,完成投資35萬元、佔地33畝的大型洋芋購銷市場。3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峽口鎮在臨洮東北部上營、新添、連灣、站灘、沿川子和蘭州市榆中縣中心,區位優勢明顯,位置十分優越,省道甘大公路穿境而過,離蘭州、甘草、定西火車站鐵路運輸僅有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秦長城遺址,內有是始建於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石景峽風景區是經商、休閑、度假的好地方。4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非公經濟發展迅速2004年實現經濟總量4000萬元,2005年實現經濟總量5000萬元,2006年實現經濟總量8000萬元;全鎮2004年個體工商戶40戶,私營企業1家,到2006年個體工商戶達100戶,私營企業15家,實現非公產值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500元增到1750元。5 產業優勢突出全鎮目前以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為主,種植業以洋芋種植為主,已形成了50000畝的優質洋芋種植基地。馬家岔村千畝地膜洋芋種植基地和黨家墩、新集兩村的千畝地膜辣椒套圓蔥基地。2007年全鎮共完成無公害馬鈴薯種植50000畝,畜禽養殖達3萬頭(只)。6 市場帶動能力強近年來,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和大力吸納社會資金100多萬,建成該佔地33畝,年洋芋交易量達35萬噸,服務管理人員21人,達5000m2的洋芋交易貯藏棚(庫)25座,電子磅秤2座,大門1座,圍欄150米,市場辦公室200m2,客商住宿15間,280m2,的市場一處。目前,已有50名致富帶頭人進入市場從事管理及洋芋營銷,並解決550多名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洋芋中心鎮初具雛形。7 綜合發展條件優越全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縣列峽口村、上王家村的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社會綜合治理和兩個文明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峽口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