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鎮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中和鎮衛星地圖-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鳳羽街道、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貴州 >黔南 >三都 > 中和鎮太陽系
三合 大河 合江 豐樂 普安 都江中和周覃 廷牌 九阡 交梨 拉攬 打魚 壩街 羊福 巫不 水龍 塘州 三洞 恆豐 楊拱
中和簡介:鄉鎮介紹中和鎮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包含的一個鎮,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南部,離縣中和鎮 城27公里,省道S206線穿境而過,東臨壩街鄉,南接三洞鄉,西與塘州鄉相連,北抵水龍鄉,在「四鄉一鎮」的中心。2 基本情況三都縣中和鎮全鎮共轄中和、務朝、姑勞、甲化、西洋、松寨、廟良、拉旦、龐寨、姑坡、姑引11個村,11個村民委員會,70個村民小組。全鎮為13918人,其中農業13562人,占的97%;少數民族13808萬人,占的99%。 。 全鎮81.6平方公里,海拔在460—780米之間,地勢呈西高東低,土質以酸性黃壤和富含鈣質的石灰岩為主,西部土壤較為貧脊,東部較為肥沃,山多且以高山為主,分別排列在過境「三荔」油路兩側往周邊鄉鎮延綿。西面的山較高且植被較少,多為矮小灌木為主,間有松杉,東部山較低且多以松杉木為主。森林(有林地)為5588.6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1.31%,活立木(林木)蓄積量為267031立方米。耕地0.9281萬畝,其中田0.6036萬畝,土0.3245萬畝。糧食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年均降雨量在1350毫米,年均氣溫17.5℃,無霜期在270—300天左右。 全鎮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中和村的鉬礦、赤鐵礦,拉旦村的重晶石、無煙煤、鉛鋅礦、赤鐵礦,姑勞村的銻礦,姑坡村的鉛鋅礦,松寨村的煤礦、鉛鋅礦,西洋村的赤鐵礦。3 歷史文化中和鎮前身為水龍區(後為中和區),20世紀60年代三都縣的5個老區之一,原來區公所駐地在水龍(現在中和鎮 的水龍鄉),70年代初,區公所(後為中和區)搬遷到中和,包含水龍鄉、地祥鄉、安塘鄉、塘州鄉、中和鄉等五個鄉。1991年實行「撤、並、建」(撤區並鄉建鎮)后,中和鄉(含原屬水龍鄉的西洋村)並建為現在的中和鎮。由於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馬尾綉刺繡技藝基礎,中和鎮於1995年被黔南州命名為「水族馬尾綉藝術品之鄉」、2010年3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族馬尾綉技藝》傳承基地」。4 行政區劃轄10個村,59個自然村63個村民組。中和村轄大寨、中寨、和寨、早歹4個自然村,姑引村轄姑引、上輝寨、下輝寨、新寨、上八貓、下八貓、朋頂7個自然村;龐寨村轄龐大寨、板郎、板新、抵剛、勇寨5個自然村;松寨村轄松寨、棒寨、郎寨、姑勇、姑街、雅界、梅下、立場、雅青、明寨、姑早、巴利12個自然村;務朝村轄務朝、的外、高朝、雅引、板鴨、甲丙、竹毫、干城、姑良、姑勇、姑其11個自然村;拉旦村轄拉旦、班來、大台、小台、水等、東擺6個自然村;姑播轄班狂、班董、班靠3個自然村;姑勞村轄務丙、班化、姑正、梅海、底歸5個自然村;甲化村轄甲化、務九、姑仲、務班4個自然村;廟良村轄板廟、板良2個自然村。5 民族文化水書 中和鎮的水書文化水書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她記載了水族先民遺留下來的曆法、天文、地理、原、民俗、哲學等信息的文化典籍。中和鎮的諸事離不開水書,除喪葬、始嫁、起造外,兒童入學、出行、生產、吃新米等都要擇吉避凶。據調查,中和鎮有十幾位知名水書先生。這些水書先生分別是 楊勝帆 、石占坤、石海數、石國章、陸志、 陸光挺等。常幫助群眾擇日用事。水書先生石吳還掌握了一套「布經」,誦讀,為當地群眾服務。這些水書先生德高望重,頗有名氣,在村寨中享有威望。水族端節 一、 水族端節端節,水語稱為「借端」。「端」,意為「歲首」或「新年」;「借」,意為「吃」。因此,端節亦可直譯為「吃年」,意為「過年」。又因水族的這個年節的日期以水歷為準,水歷把九月作歲首,歲首要過年端節就定在九月初九日,通稱「水年」。分散居住的彝胞,為方便互相走訪,也有按地域約定時日過端節的。 端節(水年)是水族人民辭舊迎新、祭祀祖先、慶賀豐收和預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滿的傳統節日。節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

中和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