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鄉衛星地圖 載入中,請您稍候...

大庄鄉衛星地圖-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庄鄉、村地圖瀏覽
請點擊下方地名展開
中國 >甘肅 >天水 >甘谷 > 大庄鄉太陽系
大像山 磐安 新興 安遠 六峰 金山 八里灣 西坪大庄大石 禮辛 謝家灣 武家河 古坡 白家灣
大庄簡介:大庄鄉在甘谷縣東北部,屬散渡河流域。西接通渭縣襄南鄉,東臨秦安縣郭集鄉。 甘谷大庄鄉 。 107平方公里,地域廣闊。海拔1700-1800米,氣候高寒陰濕,交通便利。 全鄉有18個村,109個村民小組,3608戶17251人。有耕地64579.5畝,林地14224.5畝。2002年全鄉產糧食產量765.1萬公斤,人均純收入1005元。2 經濟狀況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西部大開發總攬工作全局,立足鄉情、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新修鄉村公路8條,56.5公里。農業生產鄉村公路的網路化。天水甘谷大庄鄉 興修梯田8900畝,其中席家局、蘆家灣、魏家峽、鞏家山等村基本實現了梯田化。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給予表彰獎勵。鄉黨委、鄉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充分發揮群眾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實施人飲解困工程,解決貧困1012戶5120人。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扶貧開發卓有成效。以大庄鄉建築公司為龍頭,勞務輸出已初具規模。全鄉年均勞務收入1200萬元。3 社會事業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教學條件極大改善,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全鄉自1998年以來新修大庄初中、大庄小學以及付家河、蒼王山、碌碡灘、魏家峽等6所學校,改善校舍9所,配套課桌椅500餘套,共投資建校資金約35萬元。衛生工作明顯進步,2000年新修二層衛生院辦公大樓,新添了醫療設備。方便了群眾醫療保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篷勃開展,全鄉18個村已有15個村創建為「安全文明村」,樹立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社會新風尚。商貿流通發展迅速,鄉政府通過多方籌措資金20餘萬元、改建了鄉政府駐地和微波站兩處市場,招商引資60餘萬元,吸引外地商客20餘戶。目前已成為三縣交接處最大的商貿流通集散地。 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按照「調結構、興產業;修道路、夯基礎;建市場、活商貿;抓勞務、促收入;重民生、保穩定」的發展思路,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全鄉農村農業及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極大改善。鄉黨委、鄉政府按照「項目支撐、一事一議、社會幫扶」的辦法籌集資金,先後硬化村級道路12.5公里,興修通村公路50多公里,便民橋2座;機修梯田5000多畝;大庄街道及微波站小城鎮基礎設施全面改善,使得成為甘谷、通渭、秦安三縣交接處最大的集貿市場,年交易收入達650萬元,2011年大庄異地搬遷項目的實施必將進一步推動小城鎮建設步伐。 二是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城子村,先後投入80萬元,興建1400平方米文化廣場一處,420平方米村級文化活動大樓一棟;投入90萬元襯徹灌溉渠道4000米,有效增加灌溉600畝;投入98萬元,硬化村莊巷道3公里;投入3萬元,栽植行道樹3公里,大力開展「三清五改」,實現村莊環境美化、凈化;投入90萬元興建養殖小區2處20棟,年存欄生豬1000多頭,年創收入100多萬元,發展蘋果800畝,戶均2.3畝;以培訓「懂技術、能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目標,共舉辦農民科技文化培訓班12期1200人次。新農村建設正在我鄉有條不紊的全面進行。 三是種養業進一步發展。先後建成大庄、城子、小河口養殖小區3處;小河口、城子千畝蘋果園基地;松樹岔、席家溝、碌碡灘千畝核桃園基地;蘇家灣千畝油葵種植示範基地,採取協會+農戶、小區+農戶的發展模式,使種養業已成為全鄉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 四是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以建設五好鄉鎮黨委、村級黨組織為目標,通過「加強學習,提高素質;轉變作風、提高效率;堅定信念、牢記宗旨;建設陣地、凝聚人心;加強監督、廉潔執政」,充分發揮黨委龍頭帶動作用和村級黨組織基層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示範帶頭作用,使我鄉農村經濟更上了一個新台階。 五是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鄉教育條件進一步改善,兩免一補政策有效落實,大病醫療救助應補盡補,群眾新農合參加人數達95%以上,農村上學難、就醫難的問題徹底改善;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後評選十星級文明農戶450戶,建成市級文明村一個,縣級文明村6個,2010年我鄉被評為「無毒鄉鎮」,同時興建綜合性文化站一棟,農家書屋4座,實現了農民讀書的願望,全鄉呈現出一派團結和諧氣象。

大莊周邊景點排行榜(圖文攻略)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