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時間/2017-07-28
出行天數/11 天
人物/情侶/夫妻
人均費用/15000RMB
土耳其簡介
又到了一年開眼看世界的時間,繼續行我的萬里路,這一站我來到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星月王國——土耳其 。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蘭教國家被稱為"文明的搖籃"。土耳其成功進入全世界十大旅遊國家行列。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於1923年10月29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歷史上的土耳其曾經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有著6500年悠久歷史和前後十三個不同文明的歷史遺產,加上三面環海的地勢和內陸複雜的地理環境使其擁有了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土耳其同時也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有著一流的旅遊服務設施。這裡有熱情好客的人民燦爛的文化迷人的景色和神秘的傳說。當你來到土耳其西、南海岸時,舉目所見儘是散布著古希臘 、羅馬 文明甚至基督教文明的遺迹,值得探訪的城市實在不少。其中伊斯坦布爾 、安卡拉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一、二、三大城市。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 ,東南與敘利亞 、伊拉克 接壤,西臨愛琴海 ,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與屬於歐洲 人種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後裔,奧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奧斯曼帝國。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至16世紀和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時期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9世紀時開始衰落。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擊退外國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雖為亞洲國家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中的新興 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從亞伯拉罕到諾亞方舟所停泊的亞拉拉特 山安納托利亞在聖經時代已在文明史上扮演重要地位。西台人Hattians、魯維人Luwian及胡里特人相繼佔領小亞細亞後印歐人便攻陷了哈圖沙Hattusas。公元前1800年到前1170年赫梯人興起。在赫梯帝國於公元前1170年崩潰后安納托利亞地區出現了政治真空。於是許多講印歐語的民族以及「海上民族」紛紛遷入這一地區形成了一波移民浪潮。弗里吉亞人也在這批移民之內他們於前9世紀至前8世紀時建立了以戈爾迪烏姆為都城的王國。外來者的入侵使赫梯人和邁錫尼文明的文明都遭到徹底的毀滅。
大約在八世紀初阿拉伯帝國攻佔中亞 各地西突厥也被納入其統治。
烏古斯酋長塞爾柱原住錫爾河東岸後來為了避免西喀拉汗王朝的侵略后南下由孫子在1037年建立大塞爾柱帝國。在東羅馬帝國浮沉的幾個世紀里一個游牧民族 - 突厥人Turk開始從亞洲中部向西遷徙由於堅強好戰的天性很快佔領了衰落的白益王朝的地盤並以波斯伊斯法罕 為中心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帝國。
1077年Suleyman建國。1095年烏爾班二世發起十字軍東侵。1221年蒙古帝國摧毀花剌子模的莫夫城烏古斯人卡耶部落由中亞 的莫夫城的草原上逃難到小亞細亞,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收容他們並開始向蒙古人稱臣納貢。1243年蒙古人打敗小亞細亞羅姆蘇丹國收為藩屬。1308年被旭烈兀Hulagu所建立的伊兒汗國所滅被設為羅馬省。
當羅姆蘇丹國滅亡后這個王國分裂成了36個小候國其中就有一個比較大的侯國叫奧斯曼。奧斯曼侯國逐漸吞併了其它的侯國並成功擊退了外族入侵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亞 內陸地區后遷至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 、巴爾幹半島、中東 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和屬地,西達直布羅陀 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 ,南及今北蘇丹與葉門 。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后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 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它將游牧部落的傳統、波斯的藝術修養、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阿拉伯的科學文化融於一身,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海雷丁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但奧斯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列強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出生於馬其頓的穆斯塔法·凱末爾實現了「青年土耳其黨」多年以來的夢想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土耳其民族國家。1923年《洛桑 條約》的簽訂洗刷了《色佛爾條約》的恥辱並使外國勢力撤離了土耳其領土。 現代土耳其的邊境確定下來。
土耳其人從此開始了對自己政務的管理,他們進一步鞏固安卡拉並將其設為首都,廢除了伊斯蘭教君主政體。穆斯塔法·凱末爾成為新建立的世俗共和國的總統以及共和國人民黨。之後他被授予「土耳其 之父」的姓氏阿塔爾圖克建立起民主政體。
行程簡介
Day1:福州長樂機場FOC——新加坡樟宜機場SIN
Day2:新加坡樟宜機場SIN——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機場IST——恰納卡萊
Day3:恰納卡萊 ——庫薩達斯
Day4:庫薩達斯——棉花堡
Day5:棉花——孔亞 ——卡帕多奇亞
Day6:卡帕多奇亞
Day7:卡帕多奇亞 ——安卡拉 ——番紅花城
Day8:番紅花城 ——伊斯坦布爾
Day9:伊斯坦布爾
Day10: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 克機場IST——新加坡樟宜機場SIN
Day11:新加坡樟宜機場SIN——福州長樂機場FOC
準備篇
在沒看過《花樣姐姐》之前對土耳其印象的關鍵詞就是中東 、伊斯蘭教、穆斯林和熱氣球,自打看了《花樣姐姐》之後對土耳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並且對這個國家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一直計劃著土耳其之旅。但是從新聞上看土耳其政治動蕩,特別去年還有軍事政變,還打下了俄羅斯軍機,一度差點引發戰爭,外交部也一度警告國人謹慎前往。最終好奇心還是戰勝一切,遂決心前往探查一番。
行前做了功課研究詳細的路線(一路沿途的衛星地圖)、行程,準備旅遊必備品,相機、手機(國際漫遊並關閉數據流量及歐洲 手機卡)、自拍桿、充電器、充電寶 (不能託運)、護照、簽證(電子簽) 、身份證、美元(國內中行沒有里拉 )、信用卡(VISA或者銀聯,土耳其到處都有銀聯)、海外旅行保險、食物(一些小零食,不可攜帶動、植物、水果、蛋類、奶製品,否則入境時有可能因為動值物檢疫而被迫扔掉)、防晒霜、餐巾紙、瑞士軍刀(必須託運)、雨傘(摭陽)、外套(飛機上冷氣十足)、日記本、筆、翻譯軟體、生活用品(牙刷、牙膏、洗髮水、沐浴乳、毛巾、拖鞋 、T恤、短褲、牛仔褲、內衣褲、襪子等)、常用藥品(感冒藥、止瀉藥、消炎藥、暈車藥、防蚊蟲叮咬葯、創可貼)、太陽鏡、一次性水杯、手錶(時差5小時)、歐標轉換插頭及插線板。兩箱(一空箱採購用,裡面且裝有氣泡柱)、一背包、一前背斜挎包(防盜)出發。
Day1 福州——新加坡7.28
福州機場
提前照著以往遊記攜帶物品清單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這次專門攜帶一個空箱子里,裡面裝滿了包裝用的氣泡柱,做好滿載而歸的準備。28日上午繼續上班,中午開車前往福州長樂機場,經過老婆單位順便接上,車停在機場朋友的單位里,省去了11天機場高額停車費。
14:00抵達機場見到領隊,一位相當有工作經驗並且和我同齡的美女,短暫集合完畢,全團含領隊共19人。
還好領隊提示託運前給箱子拍照以保存證據,回來時箱子真的沒有運到,此事後表。
拿著護照、登機牌辦理行李託運,持電子簽證邊檢出關,安檢,等待新加坡勝安航空MI989 FOC——SIN 16:15——20:45 波音737。飛機延誤兩個小時,這樣壓縮了下一程新加坡轉機時間。機上享用一頓晚餐,22:45抵達新加坡 機場SIN T2。
新加坡樟宜機場
下了飛機馬上乘坐機場輕軌轉至T3航站樓。由於下一程航班午夜0:45分登機,還有一個多小時時間,於是直撲候機廳二樓的新加坡美食城。
吃完機場閑逛,因回程還要在新加坡轉機,所以需採購物品回程繼續採購。下一程新加坡航空SQ392 SIN——IST 1:45——07:45(時差5小時),波音777。
起飛后再次享用了一頓晚餐,一晚上三頓晚飯。新加坡航空的餐食那是相當不錯,一夜之間乘務員不斷送水果,小食,飲料還有紅酒以及雪糕冰淇淋,肚皮頃刻又圓潤了起來。就是飛機上太冷,要不蓋毛毯要不就得穿外套。
Day2 新加坡——伊斯坦布爾——恰納卡萊7.29
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機場
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斷斷續續半睡半醒地看了10個小時的片,降落前還享用了一頓早餐。終於在當地時間7月29日早上07:55分抵達伊斯坦布爾 IST,室外氣溫30度。
持簽證通關,WC換衣服、取行李、出機場大廳,土耳其地接導遊柯南(土耳其 人,天津 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叫柯南,連微信名都叫名偵探柯南,不知道這算是中文名字還是日文名字,而且他精通中文日文,兼做中文日文導遊)早已舉牌在外等候,登車,土耳其之旅正式啟程。
機場就有ATM,直接把銀聯卡插進去,竟然還有中文菜單,直接取現,土耳其ATM提供三種CASH,Dollar 、Euro、Turkey Lirasi(說明這三種貨幣在土耳其是通行的),ATM直接提取是按當日國際匯率自動換算成人民幣,是最省的一種方式,取了500里拉 ,立刻收到簡訊提走人民幣不到960元,匯率大概是1里拉 =1.92元人民幣。
一出機場,立刻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因為到處都是持槍的安保,停車場的安保也持衝鋒槍,進出機場的車輛隨機抽查,嚴防人體炸彈。
第一天的拉車行程開始。
導遊在車上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猜我有幾個老婆?隨後他說,每次有中國人見到他都要問他有幾個老婆,土耳其和阿拉伯國家完全不一樣,是和歐洲一樣的國家,所以他只能有一個老婆,而且土耳其各方面都和歐洲國家一樣,不會象電視上報到的那麼不安全,有戰爭,有恐怖襲擊。接下來的一周果然驗證了他的說法,土耳其其實是個包容的穆斯林國家,和我們電視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中間一個加油站休息,土耳其的廁所均要收費,0.5里拉 一個人。
蓋利博盧碼頭
乘車繼續行至達達尼爾海峽西側(即歐洲 一側)的半島-蓋利博盧半島。恰納卡萊海峽(又稱達達尼爾海峽),是著名的土耳其海峽的一部分。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與巴爾幹半島之間,亞洲 與歐洲分界處的地峽。東連馬爾馬拉海,西通愛琴海 ,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
水面有一股從馬爾馬拉海流向愛琴海的急流,另有一股補償性潛流帶回更多鹽水。沿岸重要港口有加利波利 (蓋利博盧 利曼尼〔GeliboluLimani〕)、埃傑阿巴德 (Eceabat)和恰納卡萊 (Canakkale)。兩岸矗立著許多著名城堡。達達尼爾海峽因系經地中海進入伊斯坦布爾和黑海的門戶,一直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且具有重要的國際政治意義。
在碼頭附近餐廳用餐,在這裡感受到第一頓土耳其餐如下圖。
乘擺渡船從歐洲橫渡達達尼爾海峽至亞洲 。
經過一座清真寺隨手拍了下來,此後一周每天見到無數的清真寺,可謂遍地都是清真寺。
特洛伊古城遺址
接下來來到特洛伊古城遺址。
特洛伊也稱「伊利 昂」,古希臘殖民城市,公元前十六世紀前後由古希臘 人渡海所建。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西端,達達尼爾海峽東南,即今土耳其的希薩利克。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二世紀,頗為繁榮。公元前十二世紀初,邁錫尼聯合希臘各城邦組成聯軍,渡海遠征特洛伊,戰爭延續十年之久,史稱「特洛伊戰爭」特洛伊也因此聞名。城市在戰爭中成為廢墟。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即敘述此次戰爭事迹。據傳說,特洛伊城最後由希臘人用「木馬計」攻破。
十九世紀考古發掘,獲得大批古物珍品。考古學家在深達30米的地層中發現了分屬9個時期、從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00年的特洛伊城遺迹,找到了公元400年羅馬帝國時期的雅典娜神廟以及議事廳,市場和劇場的廢墟等等。這些建築雖已倒塌敗落,但從殘存的牆垣、石柱來看,氣勢相當雄偉。這裡有公元前2600~公元前2300年的城堡,直徑達120多米,城中有王宮及其他建築。在一座王家寶庫中,發現了許多金銀珠寶及青銅器,陶器以紅色和棕色為主。此外還出土有石器、骨器、陶紡輪等。特洛伊城是一座被燒毀的城市的遺址,它的石垣達5米,內有大量造型樸素,繪有幾何圖形的彩陶和其他生活用具。
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 特》敘述的「特洛伊木馬計」就發生在這裡。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來到希臘斯巴達王麥尼勞斯宮作客,受到了麥尼勞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卻拐起了麥尼勞斯的妻子。麥尼勞斯和他的兄弟決定討伐特洛伊,由於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難攻,攻戰10年未能如願。最後英雄奧德賽獻計,讓邁錫尼士兵燒毀營帳,登上戰船離開,造成撤退回國的假象,並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把木馬當作戰勝品拖進城內,當晚正當特洛伊人醋歌暢飲歡慶勝利的時候,藏在木馬中的邁錫尼士兵悄悄溜出,打開城門,放進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臘軍隊,結果一夜之間特洛伊化為廢墟。荷馬史詩敘述的這段事迹,成為西方國家文學藝術中傳誦不絕的名篇。
遠處的達達尼爾海峽,有貨輪正在航行
古代城牆的基礎
古代澡堂
特洛伊古城入口處矗立著一座仿建的巨大木馬模型,喻示著那場著名的特洛伊之戰。這個木馬用希臘神話中伊達山的松樹做成,建造於1975年,高約2層樓,可供遊客攀梯入內參觀。在木馬的平台上,可以眺望整個特洛伊平原。
晚上住在洽納卡萊 的Parion Hotel,酒店土耳其自助晚餐。
飯後自己一個人步行至市中心逛了逛,補給了些水和食物返回,一覺睡至第二早晨四點鐘(北京 時間早上九點)醒來,接下來每天如此,早上四點準時醒來。
Day3 恰納卡萊——庫薩達斯7.30
早上6點起床,6點半酒店早餐後下去散步,順著自行車專用道走到一個菜市場,大家正在上貨,看樣還沒開始營業,進去買了幾個桃子和西紅柿,物價竟然比福州還便宜,四個大桃三里拉 ,五個大西紅柿也三里拉 。
7點半出發,又開始了一天的長途拉練。
途經伊茲密爾的一個糖果店,裡面的軟糧和無花果糖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
以弗所古城
下午15:30來到了舉世聞名的以弗所古城。
以弗所(EPHESUS埃菲斯):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是呂底亞古城和小亞細亞西岸希臘 的重要城邦。古代為庫柏勒大神母(安納托利亞豐收女神)和阿爾忒彌斯的崇拜中心。阿爾忒彌斯神廟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羅馬 時代以弗所是亞細亞省的首府和羅馬 總督駐地,被譽為"亞洲 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它以阿耳忒彌斯神廟(女神黛安娜的首要神龕)、圖書館和戲院著稱。戲院能容納25,000觀眾。這裡如同所有古代戲院,是露天的;主要用來演齣戲劇,在羅馬 晚期角鬥士表演還在戲院里舉行。以弗所的人口擁有40萬到50萬居民 100年,當時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弗所在羅馬 統治下還建造了幾個不同的大浴室。
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以弗所已有人類居住的痕迹。以弗所於公元前10世紀建城,早期是古希臘 城市。在古羅馬 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是羅馬 帝國中僅次於羅馬 的第二大城 市。公元一世紀的時候這裡的人口已達二十五萬,而此時,龐貝 已泯滅在維蘇威火山的灰燼中。該城幾經沉浮,最終在15世紀衰落,再也回不到昔日的輝煌了。還好,留下的遺迹已足夠讓我們一瞥舊日榮光。
古城入口處的浴室,古代所有進入以弗所的商人必須在些先洗澡,以防病毒傳入。
在阿爾忒彌斯神廟前面擺放著勝利女神的浮雕,如今全球聞名遐邇的NIKE品牌的含義就取自於此……
現在行走的是庫瑞忒斯大道,它是以弗所最主要的街道。周圍環繞著精美的雕像和雄偉的建築,斑駁的大理 石街道兩側隨處可見殘存的大理 石柱 廊,讓遊客宛如一步步走進了古羅馬 的時光隧道。雕刻精美的音樂廳、神廟、教堂和各種大理 石神像分列於大道兩旁,讓遊人目不暇接。漫步在這條大街上,古代以弗所人的日常生活躍然眼前,道路兩旁邊成排的香料店、絲綢店和雜物店似乎歷歷在目,可以想象出店鋪老闆迎來送往、店裡生意興隆 的樣子。我們可以發現古板上刻著極小的希臘 字母,這是古代築路工人的簽名。工人們根據這些簽名標記他們負責的路段,來計算工作量來獲取報酬。
哈德良神廟 (Temple of Hadrian)是以弗所古城庫瑞忒斯大街(Curetes Street)兩旁眾多遺迹中最精美的一座建築,是柯林斯式神廟的代表,內牆廊柱上有不同神話人物的雕刻, 一側屬於希臘 時代,另一側刻畫著亞馬遜(Amazon)女人國的人物。內牆正面的雕像是蛇髮女妖美杜莎(Madusa), 取其強悍特質來保護此廟。
不能不提一下號稱世界上早的沖水廁所,以弗所古城不僅有完善的供水系統和下水管道網,而且還有著另人稱奇的男用公共廁所。2000年前的古羅馬 人已經發明了坐便馬桶,他們沿著牆邊鋪上一排大理 石,大理 石刻出一個個規則的圓洞,貴族們就坐在圓洞上面方便,大理 石板下面用石頭砌成了溝渠,有兩三米深,有流動的水經常沖刷,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沖水馬桶。古羅馬 貴族們為了避免接觸冰涼的石板,在如廁之前先讓奴隸把石板坐熱了之後自己再去享用。這些廁位一個挨著一個,沒有獨立的隔間,那時候貴族的男人早上都要來到公共廁所,一邊坐著解手,一邊談論生意和時政,很多貿易都在廁所里完成。當時公共廁所是收費的,只有貴族可以使用。
塞爾瑟斯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可說是以弗所古城的地標。 公元二世紀,以弗所當時的總督為紀念其父親塞爾瑟斯(Celsus Polemaenus)而在父親墓地上建了這座壯觀的圖書館。 塞爾瑟斯圖書館可以讓人充分體會希臘 人和羅馬 人的建築技藝,真不愧是當時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築的不朽設計。圖書館牆上的壁龕曾藏有1.2萬捲圖書,正面的壁龕里從左到右排列著四個代表美德的雕像,分別是仁慈、思想、學識和智慧。歷經大火、地震,不過圖書館正面大門依然挺立,最近一次整修約為1970年。大門一樓清楚可見四尊女神龕於石柱 後面,二樓的四尊卻不翼而飛。據資料記載,因奧地利 人於二十世紀初協助考古挖掘工作,而這些古物目前正藏於維也納 國立博物館中。
圖書館正對面的建築是妓院,據說圖書館地下有秘道直通妓院。
橫在妓院和圖書館間的街道叫MARBLE大道,那個世界最初的廣告便在這條街的一塊石板上。
據說這個腳印是世界上第一個廣告,就是以弗所妓院的廣告,腳所指的方向就是妓院的方向,而這裡放一個腳印的意思就是和這隻腳比對一下,如果你的腳比這隻腳大就可以進去,如果比這隻腳小說明你還未成年,不能進入。
沿著剛才的大理 石大街前行,就是依著佩因山修建的可容納25000人的古羅馬 大劇場,這裡是上演各種劇目以及全體市民參加公民會議的處所,它最早修建於希臘 文化時期,到了羅馬 帝國時代進行了擴建。這座半圓形的建築,直徑154米,高38米, 由於巧妙的工程設計賦予了大劇院優良的視聽效果,在從前沒有話筒的年代,站在底層的舞台上講話,坐在最上面的一排能聽到第一排一樣的效果。在公元4世紀左右,這裡也是血腥的角斗場。
Suhan360 Hotel
參觀完以弗所古城,驅車來到了全程中住的最好的位於庫薩達斯的這家Suhan360 Hotel。不僅房間大,還有陽台和院子,面朝愛琴海 的無敵海景房,還有游泳池、BBQ,游著泳吃著BBQ看著愛琴海 日落……
繼去年夏天在南非 開普敦 海邊看完大西洋日落後,今年夏天又來到了愛琴海 邊度假……
Day4 庫薩達斯——棉花堡7.31
清晨起來,坐在這無敵海景餐廳邊吃早餐邊看日出……
今天乘車前往棉花堡 ,途中先去參加一家皮衣店,看模特表演,皮衣是不錯,就是太貴,砍2.5折人家不賣。
波斯的擦皮鞋的箱子
棉花堡滑翔傘
吃完下午2點來到棉花堡 的Colossae Thermal酒店,放下行李,就去參加自費項目——滑翔傘,每人110刀。在我的極力勸說下,老婆終於同意放膽一試,全團就只有我們夫妻倆和領隊三人參加。
知道什麼是人間天堂嗎?知道怎樣才能走進人間天堂嗎?撐起滑翔傘吧!它將帶你闖進天堂,偷窺勝景,享受新極限快樂。
當你張開五顏六色的滑翔傘,依靠風力和速度,從幾百米甚至幾千米的高山騰空而起時,山川大地,盡收眼底,清風掠過耳際,緊張的心情頓時化作悠然。人與傘好似溶為一體,按照你的意願上升和盤旋,感受天地之間駕御自我的刺激和滿足。
滑翔傘是一種全柔性衝壓式翼型傘,當傘衣充氣后形成類似飛機機翼的形狀,前方的空氣從上、下翼面分開流過,產生升力。由於滑翔傘沒有動力,所以在無風時只能以較小的下沉率滑行而不能上升,但可以藉助于山坡上的迎面氣流和勢能升空,所以又叫山坡傘。
滑翔傘由傘衣、傘繩、弔帶等組成,傘衣的材料一般是用尼龍或聚酯,上下翼面與中間翼肋間隔地縫製成一體形成翼形。傘衣前緣有進氣口,后緣是封閉的,這樣可使傘衣充氣和形成翼剖面。傘繩多為kevlar或dyneema材料,通過上百根粗細不同的傘繩維持翼形和承載重量,通常一根火柴棍粗細的傘繩就足以吊起一個成人。弔帶將人與傘連接成一體,並給予飛行員舒適的座姿和對身體的良好防護。一幅好的弔帶還可以給予飛行員額外的操縱能力,另外在弔帶上一般還有許多小口袋,用於放置其他雜物。在弔帶上,還連接有副傘,在危急時,這是我們最後一道安全屏障。
下來后,開始討價還價買照片和視頻,每人40刀,用英語砍了好久就是砍不下來,花了80刀才有了上述照片和視頻。
棉花堡
滑翔傘結束回酒店稍事休息,下午4點半跟隨著花樣姐姐的腳步來到棉花堡 。
棉花堡 (Pamukkale)位於土耳其 Denizli市的西南部,是遠近聞名的溫泉度假勝地,此地不僅有上千年的天然溫泉,更有這種古怪的好似棉花一樣的山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製造出了如此美妙的仙境。土耳其 文Pamuk表示棉花,Kale表示城堡,所以Pamukkale就叫棉花堡 。
希拉波里 斯古城遺迹,是公元前二世紀時由帕加馬王朝所建,目前還遺留有大浴場、競技場、街道、大劇場和古墳場等殘垣斷壁。其中,海爾保利大劇場是一座佔地面積很大的露天圓形劇場,順山勢挖掘。古墳場里的墓陵都是用大理 石塊堆砌而成,雕刻精緻的大理 石棺木,過去都是埋葬一些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物,一座座完整的棺木錯落在遼闊的荒野上,夕陽的昏黃光芒披澤萬物,更顯出歲月的荒涼之感。
走著走著就能看到黃土地上驚現一抹白色,彷彿一片冰川。當輪廓越來越清晰時,眼前竟儼然出現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白蓮花般的玉階像層層梯田鋪滿山坡,涓涓細流順山勢在丘岩間潺潺而下。平台處蓄水成塘,一汪汪淡藍的泉水像翡翠嵌在座座白玉 台上,一個個潔白棉朵般的石階披著清凌凌的水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置身其間,宛如踏上天國之梯,又像夢遊玉宇瓊樓的瑤池仙境。這塊奇異的坡地長2700米,高160米。土耳其 人稱之為「帕木卡萊 」,即「棉花城堡」。
按科學的解釋,這些白色階梯其實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鈣華」。當地的雨水滲入地下,經過漫長的循環又以溫泉形式湧出,在此過程中溶解了大量岩石中的石灰質和其他礦物質。當溫泉順山坡流淌時,石灰質沿途沉積,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片階梯狀的鈣化堤。
由於在棉花堡 上的溫泉是不收費的,所以來此泡溫泉的遊人絡繹不絕。進入浴場,一定要赤腳,以防鞋底磨損棉花堡 的石灰岩。棉花踩上去並不光滑,走上去甚至有點舉步維艱,但為了保護這片大自然的禮物,多數遊人還是把它當成是免費的腳底按摩了。伸腳踏進去,暖暖的泉水讓人有馬上泡進去的衝動。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溫潤涼爽的泉水更令人感謝這大自然賜予的奇迹。「棉花」正在變黃,棉花堡 最早由羅馬 人發現,當時的達官貴人與財閥富豪,都以到這裡來泡溫泉安享晚年為榮,有些來此治病的人也老死在了這裡。對於古代人而言,如此美麗的景色一定是神所生活的地方。因此,修建於天然溫泉附近的重要城市赫拉波里 斯,一直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朝拜者。經過多年的使用,如今棉花堡 的部分石灰岩因為受污染,已變成黃色、灰色,雪白的棉花有點像用過的棉花。而修建在附近的溫泉酒店,也截取了部分水源,導致棉花堡 水量巨減。缺水、變質,成了棉花堡 的最大問題。
1988年,棉花堡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土耳其 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世界奇觀,規定遊客必須赤腳參觀,以防鞋底磨損棉花堡 的石灰岩。土耳其 政府對於天然泉水還進行了有計劃的管控,比如 在原有地形上用水泥砌成一階一階的人工階梯邊緣,有助泉水中的碳酸鈣堆積在上面,形成人工的石灰階地。另外為保持地形乾燥,讓膠狀的碳酸鈣沉澱物有足夠的時間接受陽光暴晒變硬,有些區域要控制放水,但如果幹涸的時間長了,又要重新注水。區分天然的石階地形和人工部分並不困難,自然形成的階梯邊緣會沉積出一條條棱狀突起,踩在上面腳底會感到刺痛。而人造地方因邊緣有一定的厚度,看起來很單調統一,不如天然形成的精彩。
在棉花堡的身後是埃及 艷后曾經游泳的古董游泳池,價格實在不菲,大人一小時12刀,小孩5刀。有個大涼棚里可以坐下買吃喝乘涼,游泳池裡殘垣斷壁,據說都是神廟地震的時候留下的遺址。
嚴格說這根本算不上是游泳池,只是一個稍加整理的不規則凹塘,裡面橫七豎八堆滿了希臘 、羅馬 的大理 石橫樑豎柱的殘塊,然後引溫泉從凹塘里流過,形成了一個泡滿石塊的水塘。水溫適度且十分清澈,能清楚地看見裡面的大理 石殘塊。人只能在很有限的石塊縫隙中稍稍遊動,更多是攀爬在那些石樑柱上以這特殊的方式感受古韻。在這樣的游泳池裡,是否治病已經不再成為問題,能以這種方式和古迹交融就足以陶醉。
遊玩結束回到Colossae Thermal酒店,這家酒店有溫泉浴池、室外游泳池和spa中心。
酒店吃完晚餐馬上就來溫泉浴池泡澡,泡上一個小時回去睡覺,渾身舒爽,一覺睡到天亮。
Day5 棉花堡——孔亞——卡帕多奇亞8.01
清晨起床酒店早餐完畢繼續開始一天的拉練,途經孔亞 前往卡帕多奇亞 。
在一個休息站休息,看到這燒茶的茶爐都頗具波斯風情。
車厘子1公斤15里拉 ,不到30人民幣,立馬買上兩公斤解渴啊
傳說中的土耳其烤肉
途經孔亞 ,孔亞 是土耳其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2—13世紀曾為塞爾柱的首都,是土耳其 傳統的宗教文化中心。 作為塞爾柱時期的首都,孔亞 存留了大量帶有塞爾柱風格的古迹。來孔亞 參觀的人會被考古博物館的豐富的藏品所吸引。
土耳其 披薩
在孔亞 一餐館吃飯,老闆看我拿著單反相機,拉過他老婆主動要求我給他倆拍一張。
梅烏拉那博物館
飯後步行來到梅烏拉那博物館。
梅烏拉那博物館使用鮮艷的綠顏色的瓷磚,是孔亞 最有名的建築,由清真寺改成,是孔亞 人的虔誠聖地,每日前往參拜的當地人,無不圍繞在梅烏拉那父子陵墓前念念有辭,用黃金刺繡的絲絨覆蓋著的梅烏拉那父子,是孔亞 人最尊敬的人。而在這龐大的清真寺建築群中,高高低低蓋碗般的屋頂上,突出一個綠色的高聳尖塔,氣勢非凡。博物館展示著梅烏拉那的著作和與教團有關的工藝品。每年12月上旬舉行盛大的旋轉舞祈禱儀式。舞者全部為男性,著白色衣裝,就像上了發條的陀螺般不停旋轉,將觀看的人們引入一個空悠、神秘的世界,似乎在傾聽上蒼的呼喚。
蘇丹汗驛站
下午來到13世紀絲綢之路 上的一個驛站——蘇丹 汗驛站旁邊休息。
羅姆蘇丹 國是大塞爾柱王朝旁支於1077年建立的安納托利亞羅姆塞爾柱國,也是土耳其 歷史上的重要時期。「羅姆」在阿拉伯語中意為「羅馬 的」,因為安納托利亞原屬拜占庭帝國(東羅馬 帝國)的領土。1176年拜占庭軍隊敗於突厥塞爾柱人,大批突厥人遷入安納托利亞定居,游牧的突厥塞爾柱人成為農民和 手工業者,塞爾柱人以其建築工藝聞名於世。這一時期的伊斯蘭文化藝術也十分興盛,首都科尼亞成為當時近東的伊斯蘭文化中心之一。突厥塞爾柱人與安納托利亞原有居民希臘 人、亞美尼亞 人逐漸融合,開始了土耳其 民族的形成過程。13世紀末羅姆蘇丹 國分裂成十多個埃米爾公國,其中一支成為日後橫跨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這是后話,1308年羅姆蘇丹 國被蒙古 滅。
十二世紀末及十三世紀初,羅姆蘇丹 國經濟繁榮,與波斯、中亞 和地中海 建立了密切的貿易聯繫,為鼓勵通商,用於商隊歇腳、休息的商隊旅館在當時被大量建造約有100座之多。
這是在科尼亞高原,AKsaray公路旁的蘇丹 大驛站。這個驛站號稱是土耳其 境內最大也是最美的驛站。從古至今,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安塔利亞 大陸一直是東西兩地交流的橋樑,是絲綢之路 上最重要的聯結點。當時,古塞爾柱人的商業活動頻繁,為了更加安全他們還採取了安全措施,修建了具有保安,休息和存儲貨物多功能的商旅客棧。
驛站的大門是典型的賽爾柱風格,有著繁複的精美雕刻,兩位賽爾柱蘇丹 的名字,鐫刻於大門兩側。
進入大門,院落正中,迎面見到的這個建築是一座四面都有拱門的清真寺,方便信仰伊斯蘭教的商人們,不出驛站,就可以做禮拜。
驛站是一個完整的四面包圍的建築。大門的右手一側是封閉的大房間。
這些封閉的房間是冬季使用的。裡面非常巨大而且陰暗。只是在非常高的高處有一個小窗能夠通風。有些房間還有套間,這主要是出於安全的考慮。而不是僅僅為了保暖。
正前方的開放空間很巨大,甚至可以成為壯觀,為夏季使用。足可以容納上百頭駱駝和它們所攜帶的貨物。
長途勞頓,終於在晚上八點多到了位於阿瓦諾斯 的卡帕多西亞蘇瀚酒店(Suhan Cappadocia)。
吃完晚餐,洗漱完畢,一個人出來散步,從外觀上這家酒店很有一番波斯風情。在這個酒店對面有個瓷器店,門口竟然遇到倆拉皮條的老外。有了如下一番對話:
老外:Hey handsome man
U r handsome
另一老外:So about me?
U r so handsome
老外:Where r u from?
Oh,look at my face ,of course China
老外:你好(中文)
Man ha ba(土耳其 語)
From beijing?
No,Fuzhou.across Taiwan.
So u r no China,u r from Taiwan(此處有外交歧義)
No no,I`m Chinese
寒暄結束
U come here lonely?
No,with my wife?
Where is she?
She`s sleeping in that hotel.
老外壞笑:Oh,u r looking for lady.
No no,I`m just have a look.
老外指了指另個老外:He sales lady,model for 200 dollars.
I don`t need,thanks,it`s a joke.
老外又指指身後圖片上這家店:U like this?this shop is mine,I can give you discount.
My wife like it,I`ll come tomorrow.
Your wife have very much money?
No have no money.
I promise u.
講這就撤了,老外看到中國 人就想拉皮條。在外須謹慎啊!
Day6 卡帕多奇亞8.02
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音kapadokia)並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而是一個地區的統稱。一共三個城市圍合成一個三角地帶,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起被稱為卡帕多奇亞 。這塊土地荒蕪--因此被早期基督徒當成避難所,地形奇特--著名的月球表面,所有去土耳其 的人都不允許自己錯過那裡。
早上四點半,天還沒亮熱氣球公司的車就已經來接了,直接拉到熱氣球升空場格雷梅 Goreme。去卡帕多奇亞 ,一多半都是沖著熱氣球去的,所有的balloon 公司都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起飛的。到了升空場,個別熱氣球已經升空,一部分還在點火加熱中,我們所要乘坐的熱氣球已經立起來了,立起來之後繼續加熱,熱氣球下面吊著一個大籘框,側邊有幾個踩腳處,腿腳不靈便的爬上去還真得費點勁兒。熱氣球裡面是分格子的,為了防止裡面的人亂跑,導致在半空中失衡。
在登上熱氣球之前,要簽一份「生死文書」,都是英文看都沒看就簽了自己的名字。我們一團人正好乘坐一個熱氣球滿員,所以遺憾的是,領隊沒能上來,錯失了「良機」。
天際粉紅,彩霞滿天,氣球們已整裝待發。隨著氣球的升空,太陽也照亮了整個山谷,那一刻只能用震撼來形容?對,震撼!五顏六色的熱氣球飛舞在怪石連綿的卡帕多奇亞 上空,在機械師的操縱下,它們象一朵朵彩色的雲,越來越近……
即將降落時,拉熱氣球的皮卡 早已在地面等待,皮卡 司機和飛行員的完美配合,熱氣球下面的筐穩穩地停在皮卡 拖的平板車上。
通過拉繩把氣球上面打開,釋放熱氣,氣球慢慢癟了下來。
開香檳慶祝並頒發熱氣球證書,一人200美刀就這樣花完了,粗略計算一下這滿天的熱氣球,一個小時就產生了近千萬人民幣的GDP。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稍事休息,早上八點半繼續出發,來到格雷梅 露天博物館。
土耳其 安那托利亞(Anatolia)的腹地,讓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久負盛名的還有建於十世紀、裝飾著華美濕壁畫的拜占庭風格的岩窟教堂。
卡帕多奇亞 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與世隔絕,不通音信。在這裡,自然的偉大力量鍛造出了世上獨一無二的神奇地貌。這種地貌的形成起源於幾百萬年前Erciyes、Hasandag和Golludag三座火山的噴發。噴出的大量岩漿冷卻、鈣化,凝固成的風化岩層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易於受腐蝕。之後,較耐腐蝕的玄武質火山岩覆蓋了鬆軟的風化岩層。隨著時光的流逝,玄武質岩石碎裂,變得疏鬆,將鬆軟的風化岩重又暴露出來。慢慢地,除了被玄武岩象傘一樣遮蓋起來的地方外,雨水把風化岩石侵蝕出一條條溝壑,形成了陡峭的神奇煙囪景觀(fairy chimneys)。
徒步穿越卡帕多奇亞 繁多的峽谷是探尋這些壯觀岩窟教堂的最好方式。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已經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格雷梅 (Goreme)露天博物館所包羅的數十座中世紀岩窟教堂。著名的岩窟教堂有蘋果教堂、拖鞋教堂、黑暗教堂、蛇教堂等。格萊梅周圍的峽谷都以顏色或者符號命名,如白色峽谷、玫瑰峽谷、鴿子峽谷和愛情峽谷。最為著名的神仙煙囪(fairy chimneys)就位於愛情峽谷中。
光陰荏苒,歷史上不斷有入侵者對卡帕多奇亞 產生興趣。其中的波斯人稱卡帕多奇亞 為"Katpatuka",在古波斯語中的意思為"純種馬之國",這是因為當時卡帕多奇亞 人用馬匹作為祭品。卡帕多奇亞 的奇岩地貌彷彿月球的表面,綿延幾千公里。而它的魅力遠不止於此。
數個世紀前,人們掏出岩壁里鬆脆的石頭,挖成窯洞居住。除此之外,還鑿出了寺廟和教堂。早期的基督教徒在這些教堂中繪製壁畫,以表示自己虔誠的信仰。時至今日,已經發現了超過六百個民居、教堂和寺廟的遺址,其中大部分都裝飾有濕壁畫。通過這些繪畫,可以看到卡帕多奇亞 的守護者--拜占庭帝國--在歷史上遭受的苦難。由於中世紀早期席捲當地的一場宗教運動(禁止出現人的形象,以抵抗偶像崇拜),畫中的人物臉部大都遭到毀損。
這裡掛著不給拍照的示意圖,我把相機關了走進洞窟,結果裡面的穆斯林工作人員看我拿著單反,示意我不要說話,主動要給我拍照,我把相機遞給他,他給我拍下這張照片並拿起相機對著四周卡卡卡拍了一圈,才有了下面幾張照片。去了其它的洞,裡面的工作人員就不給拍照了。
卡帕多奇亞
到處都是租山地越野摩托車的
坐車來到卡帕多奇亞 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一覽全景地貌。
卡帕多奇亞 海拔最高點,也是花樣姐姐拍攝地
烈日當空,現榨一杯橙汁,8個橙子才5里拉
參觀卡帕多奇亞 原住民仍然住著的洞穴房屋
中午洞察餐廳用餐
在土耳其 隨處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和陶器,陶瓷製品已成為代表土耳其 文化特色產品。瓷器所描繪的花紋不但種類多樣而且紋路細膩、色彩豐富,在中國 的陶瓷技法傳入土耳其 至今,瓷器深深被打上了土耳其 的印痕。在卡帕多西亞的一家陶瓷生產作坊里欣賞到了一件完整瓷器成型所必須具備的製作過程,從原料到制坯、打磨、上釉,製作的工藝和方法與我國傳統的方法極其相似。
回酒店晚餐,酒店的窗戶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情,但是為什麼窗戶中間是釋迦牟尼像?這也可以混搭?
半夜睡著了聽到外面清真寺做禮拜的聲音……
「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致仁致慈的主,掌管報應日的主,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
禮拜有以下幾個動作形成,站立—鞠躬—叩頭,一鞠躬兩叩頭即為一拜,兩拜之後以一坐為間隔。
1、全世界的穆斯林都要朝向沙烏地阿拉伯 的麥加 「克爾拜」(古清真寺遺址)做禮拜。
2、具備條件的都要到清真寺禮拜。特別是主麻的的聚禮和大、小開齋節的會禮都應到清真寺。
3、不能去清真寺的,日常到了時辰可以就地在工作場所或家裡禮拜。禮拜的場地要潔凈,特別是禮拜者面前不能有人或肖像、動物及其他物品,以避免拜物教的嫌疑。
4、旅途上的人可以在交通工具上禮拜。
5、太陽正升起、正午和太陽正落時不能禮拜,原因是為了避免拜日教的嫌疑。
五時拜:即每天五個時間段的禮拜。五時拜總計32拜,即32個鞠躬、64個叩頭、178個「太克必雷兒」(即口誦「真主至大」)。
五時拜按時間段分為:晨禮4拜、晌禮10拜、晡禮4拜、昏禮5拜、宵禮9拜。
晨禮(邦搭)—從拂曉到日出期間禮拜;
晌禮(撇失尼)---從中午12:15起至日偏西期間禮拜;
晡禮(底蓋雷 兒)----晌禮結束起至太陽落期間禮拜;
昏禮(沙目)---太陽落至紅霞消失期間禮拜;
宵禮(胡夫灘)---由晚霞消失起至次日東方亮期間禮拜。
Day7 卡帕多奇亞——安卡拉——番紅花城8.03
清晨起床,繼續長途拉車,路上經過圖茲鹽湖。
圖茲鹽湖
鹽湖是鹹水湖一種含鹽度很高最鹹的湖,鹽湖之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兩點:
1、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在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湖泊的蒸發量往往超過湖泊的補給量,湖水不斷濃縮,含鹽量日漸增加,使水中各種元素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的狀態,在湖濱和湖底形成了各種不同鹽類的沉積礦床。
2、封閉的地形和一定的鹽分與水量的補給。封閉的地形使流域內的徑流向湖泊彙集,湖水不致外泄,鹽分通過徑流源源不斷地從流域內向湖泊輸送。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湖水越來越咸,鹽分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鹽湖。
世界上最著名的鹽湖卻遠在南美 洲的玻利維亞 名為烏尤尼 的鹽湖,由於面積碩大而平整,表面覆蓋淺水,反射率高,尤其是在雨後,湖面像鏡子一樣,反射著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麗得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這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鏡」。
圖茲湖是土耳其 中部的內陸鹽湖,在安卡拉 西南50公里,面積與水深隨季節變換而變化。只可惜現在是夏季乾旱時節,鹽湖上一點水都沒有,所以拍不出「天空之鏡」的效果,實在可惜。
國父陵
來到土耳其 首都——安卡拉 。
來到國父陵,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位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 克(土耳其 語: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土耳其 革命家、改革家、作家,土耳其 共和 國締造者,土耳其 共和 國第一任總統、總理及國民議會議長。生於薩洛 尼卡(今希臘 境內),木商家庭出身。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 國會向凱末爾賜予"Atatürk"一姓,在土耳其 語"Ata"就是父親,"Atatürk"(阿塔圖爾 克)就是"土耳其 人之父"之意。
凱末爾最為人所知是他在一戰傑出的軍事能力,同時伴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崩解,他帶領土耳其 國民運動並成功 在安卡拉 建立獨立政府,他打敗當時協約國所帶領的同盟軍隊,並以傑出的優越能力解放了國家並建立了現今的土耳其 共和 國,凱末爾當選為首任總統。執政期間凱末爾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凱末爾改革,使土耳其 成為世俗國家,為土耳其 的現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38年11月10日在伊斯坦布爾 去世,享年57歲。
1881年3月12日,凱末爾出生於奧斯曼帝國的薩羅尼卡。1887年先後就讀於法特瑪太太區立小學和沙姆西先生小學。1893年轉入薩洛 尼卡幼年學校,學習成績優異。因與一位老師同名,被該老師命名為凱末爾·穆斯塔法。
1895年升入瑪納斯 提軍事預備學校。1899年進入了伊斯坦布爾 軍官學校,1902年進入哈拜參謀學院,因數學成績優秀,獲得「凱末爾」之稱(阿拉伯語意為「完善的」)。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此時的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已經日薄西山,淪落為西方列強欺凌爭奪的半殖民地。青年凱末爾的愛國主義意識被喚醒。在軍校里,他如饑似渴地閱讀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法國 啟蒙學者的著作和土耳其 大詩人納默克·凱馬爾的愛國詩篇,進一步認識到封建領主的貪婪殘暴、民族壓迫的深重與蘇丹 (奧斯曼君主)專制制度的野蠻落後。於是,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織了一個秘密革命小組,辦了一份手抄小報,寫文章揭露蘇丹 的黑暗專制統治。
1905年畢業,授上尉軍銜。凱末爾因參與政治活動被逮捕,后被蘇丹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馬士革 第五軍營服役。1907年,在馬其頓 第三軍團服役時,凱末爾加入了青年土耳其 黨,並參加了青年土耳其 黨人領導的1908年革命,已獲少校軍銜的凱末爾在革命中立下功勞。但革命后,凱末爾因為批評當局而被調離伊斯坦布爾 ,后被派往保加利亞 擔任武官。在保加利亞 期間,凱末爾對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軍事素養。1911年,凱末爾因批評當局而被調離伊斯坦布爾 ,不久參加了土耳其 與義大利 在的黎波里 塔尼亞(今利比亞 )進行的戰爭,晉陞為少校。1912年10月—1913年5月,調任奧斯曼帝國駐保加利亞 大使館武官,晉陞為中校。 一戰爆發時,凱末爾已是土耳其 駐保加利亞 大使館的武官,他敏銳地指出,土耳其 加入同盟國參戰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凱末爾主張土耳其 應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議未被採納。作為軍人,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被任命為新編第19師師長。1915年晉陞為上校。在達達尼爾海峽保衛戰中,他兩次率領土軍成功 地阻擊了協約國的登陸,贏得了「伊斯坦布爾 救星」的美譽。由於戰功卓著,第二年4月,他被晉陞為準將軍銜。
1916年8月,因保衛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 ,獲得「伊斯坦布爾 的救星」和「帕夏」的稱號,名揚全國和歐洲 。后被任命為第二軍團司令,晉陞為將軍。然而,凱末爾的軍事天才並不能挽救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的命運。
1918年10月底,奧斯曼帝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許多領土均被協約國「委託管理」。昔日的屬地被協約國瓜分得乾乾淨淨。老謀深算的英國 還鼓動奧斯曼帝國的周邊國家,妄圖將它肢解分裂。1919年1月18日,巴黎 和會召開。在協議中奧斯曼帝國非但將丟失15世紀以來佔領的所有領土,土耳其 民族世代生存的土耳其 國家固有領土也被分割殆盡。在控制了安納托利亞地區軍隊之後,凱末爾立刻通過電報與地區內所有帝國軍隊取得聯繫,並聯絡多個民族主義團體,之後與勞夫·奧爾貝、阿里 ·福阿德·哲別索伊及瑞菲特·貝爾等國民運動領導人會晤,發表阿馬西亞 公告。國難當頭,凱末爾挺身而出,「不獨立,毋寧死!」他著手把全國各地分散的愛國組織統一起來,他向戰友們發出吶喊:「祖國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獨立正處在危機中」;他號召戰友們:「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獨立」。不久,凱末爾毅然辭去軍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國的鬥爭中。
在他的推動下,議會在1920年1月通過了莊嚴的土耳其 獨立宣言《國民公約》。宣布土耳其 應該享有完全的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廢除治外法權。這一文獻,被稱為「新土耳其 的獨立宣言」。但是,協約國很快正式佔領了伊斯坦布爾 ,驅散議會。妥協的蘇丹 政府決定解散議會,逮捕凱末爾黨人。凱末爾抓住時機,於1920年4月23日在安卡拉 發起召開大國民會議,成立了以他為首腦的國民政府。他開始組建正規軍,並與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建交,締結了友好條約,爭取儘可能多的國家的同情與支持,為獨立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1920年6月,希臘 軍隊在英國 的支持下,大舉進攻,企圖扼殺土耳其 的獨立運動。危難時刻,凱末爾出任國民軍總司令,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突破希軍防線,把希軍趕出了土耳其 ,活捉了敵軍總司令。凱末爾領導土耳其 人民最終趕跑了外國侵略者,協約國不得不於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 洛桑 會議簽訂了《洛桑 協定》,正式承認土耳其 的獨立和主權。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 共和 國正式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為共和 國首任總統,安卡拉 被確定為首都。兩天後,大國民議會根據凱末爾的提議,廢除了封建的蘇丹 制。
1923年9月,凱末爾在安納托利亞與羅麥里亞護權協會基礎上建立人民黨。1924年4月,大國民議會通過了新憲法,實行一黨制。11月人民黨改名為共和 人民黨,總統兼任黨主席,總理為副主席,黨國制度正式得以確立。自1923年直至1938年凱末爾去世,凱末爾一直連選連任共和 國總統、黨主席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其權力幾乎不受任何限制。
1925年2月,土耳其 東部各省爆發叛亂,在托缽僧的唆使下,叛亂者聯合起來準備推翻共和 國,使哈里發複位。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47人被判處死刑。此次叛亂之後,凱末爾查封寺院,禁止托缽僧活動,並以嚴厲手段打擊任何反對改革的勢力。1926年,土耳其 以當時最先進的瑞士 《民法》為藍本,頒布了《民法》。民法中廢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休妻制等習俗,規定男女平等,婦女可以自由結婚、離婚,穆斯林婦女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結婚,女子有權參與國家一切政治、社會生活等。但改革也有妥協的一面,如沒有強制規定婦女必須摘除面紗,以避免社會的強烈反彈。至1927年,在凱末爾的鐵腕鎮壓之下,所有反對他的宗教、政治、軍事力量都被鎮壓下去,凱末爾全面掌權。
1928年,土耳其 通過立法,將阿拉伯字母改為拉丁字母,此後又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種傳播西方文化的展覽會、學術團體和藝術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1934年的一項立法規定,每個人都必須有姓氏。而在此之前,只有名門望族才能擁有自己的姓氏,大多數土耳其 人有名無姓。姓氏改革后,議會授予凱末爾「阿塔圖爾 克」姓,意為「國父」,故凱末爾全名為穆斯塔法·凱末爾·加茲·阿塔圖爾 克。
凱末爾的晚年開始與土耳其 人民疏離。他將以前蘇丹 的主要住處多爾馬巴切宮整修一新,花在那裡的時間較多健康狀況日益變壞,當確診他患肝硬化時已為時過晚。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里,他以極大的毅力和尊嚴忍受病痛,於1938年11月10日上午9時5分在多爾馬巴切宮去世。凱末爾曾說過,我終歸於塵土,而共和 國卻將永存。凱末爾領導土耳其 15年,身後給土耳其 留下了一隻精銳強大的部隊,一個根除了專制的共和 國,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一個嶄新的土耳其 民族。
凱末爾的遺體通過伊斯坦堡運至安卡拉 ,等待適合的墓地。數年後墓地建成:安卡拉 的一座壯麗的陵墓,其中安放凱末爾的石棺,並包括一座紀念他的博物館。
繼續往番紅花城 進發,途經一個名叫Green Park的湖休息,邊上有球隊正在訓練。
番紅花城
下午6點左右來到番紅花城 ,番紅花城 (Safranbolu)是位於土耳其 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城鎮,離首都安卡拉 約兩百公里。老城區的鄂圖曼時期的房屋和建築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包括私人博物館、清真寺、墓園、歷史噴泉、土耳其 浴、鐘塔、日晷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整修后在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番紅花城 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米。 城鎮名稱源自於番紅花以及希臘 文polis(城邦)。番紅花城 在17世紀時期是番紅花的貿易以及種植中心,至今番紅花仍在番紅花城 以東22公里的村落種植。
鄂圖曼風格,兩到三層木造結構的建築,上面樓層突出於下層,並有雕刻的支架作為支撐。房屋用木框架再填充土磚,最後塗上灰泥以及稻草的混合物,外牆刷上灰泥或石灰再用木頭裝飾。 內部大約有10-12間房間,男女有不同的住所,通常有嵌入式的壁龕和櫥櫃作為裝飾,以及精美的石灰壁爐。 較大的房子有室內水池,主要是利用流水來給房間降溫。
氣喘虛虛地爬上山頂,俯瞰整個番紅花老城
這家名為老爺爺店竟然寫上中文而且還有淘寶店,據說還是淘寶店裡的知名店鋪
Day8 番紅花城——伊斯坦布爾8.04
清晨向最後一站——伊斯坦布爾進發。
阿邦特湖
途經阿邦特湖自然公園,我和老婆租了輛兩人自行車環湖。
Highway Outlet
途經一個高速服務區午餐,服務區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型商場,裡面商品應有盡有,而且物價還便宜。
大巴扎
下午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拉上領隊打車穿越伊斯坦布爾 老城區前往大巴扎。
君士坦丁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柱--君士坦丁紀念柱。又名被燒之柱,是一個羅馬 紀念柱,由羅馬 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於330年,用來紀念拜占庭改名新羅馬 成為羅馬 帝國的新首都。最初柱高50米,分為九段,用斑岩砌築,頂部是君士坦丁雕像,並採用阿波羅形象,紀念柱的底部是一個神龕,保存聖物。 君士坦丁紀念柱是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羅馬 藝術品之一。
地中海 地區最著名的集市莫過於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大巴扎集市(GRAND BAZAAR,原意:有頂蓬的市場)。起源於征服者默罕默德時期的一個圍有欄杆的小小石製品交易區,後來不斷有商家要求加入,並為自己的商鋪建起了屋頂和走廊,這樣無論天氣如何,人們都可以在這有頂蓬的商鋪里,舒舒服服的進行交易了,不怕風吹雨打。多少個世紀以來這裡都是整個伊斯坦布爾 的城市中心,在典型的土耳其 式拱頂覆蓋下,這裡有超過四千家小商店、有數公里長的通道 ,還有清真寺、銀行、警察局、餐館和手工作坊等等。整個集市縱橫跨越七、八個街區,幾乎全部有屋頂覆蓋。在商場中經營金銀首飾、皮毛、地毯、食物、香料、土耳其 特色銅器精品、各色工藝品、紀念品等,其中以各色手繪的工藝瓷盤、瓷花瓶和手工地毯最著名。這裡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絕大部份都是一兩個鋪面的小商店,分工很細。如果你想一家一家的逛過還要討價還價的話,請你一定要提前休息好,確定自己有充沛的體力,帶上你的好心情,在這個迷宮般的大巴扎集市逛上一整天吧。
塔克西姆廣場
晚上7點大巴扎關門,隨後打車來到塔克西姆廣場(Taksim Square),相當於伊斯坦布爾 的天安門廣場。是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市中心,制高點之一。這裡有伊斯坦布爾 最熱鬧的商業街,也有世界上最短的地鐵。
塔克希姆廣場位於伊斯坦布爾 市中心的貝伊奧盧 路。這個飽經滄桑的城市廣場見證了無數重大事件和激動人心的時刻,毋庸置疑地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廣場南面矗立著環形獨立紀念碑,用來紀念共和 國的創建者——萬千土耳其 民眾無比敬仰的國父凱莫爾。栩栩如生的青銅浮雕將這位國父當年的風采展示在世人面前。每到重大節慶日,總會有許多土耳其 人自發送來花圈。塔克西姆廣場北面寬廣的開闊地帶曾經是一個大型蓄水池。緊鄰廣場矗立的高大深棕色建築是阿塔圖爾 克文化中心。廣場西面是塔克希姆公園,這裡曾經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一個大型炮兵營。穿過共和 國大道便到了炮兵營的閱兵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片寬闊的空地被保留了下來。近年來,星級酒店和高樓大廈在這裡拔地而起。
塔克西姆一詞來自阿拉伯語「taqṣīm」,意思是「分配」。來自伊斯坦布爾 北部的主要供水管道原來在此分支到全市各處而因此得名,是由蘇丹 馬哈茂德一世創立。這個廣場得名於位於該地區的石頭水庫。此外,塔克西姆也可以指土耳其 古典音樂的一種即興音樂形式。此處原本還有一個19世紀建造的軍事用地,在1940年代初拆除。
塔克西姆廣場是伊斯坦布爾 公共交通的重要樞紐。除了作為公共汽車系統的主要換乘站之外,塔克西姆廣場也是Levent -塔克西姆地鐵線的終點站。
hafiz mustafa土國鼎鼎大名 的糖果店,源於1864年。
Day9 伊斯坦布爾8.05
伊斯坦布爾 是土耳其 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全市面積522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180萬,跨越歐、亞兩大洲,位於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及金角灣橫貫其中,一條博斯普魯斯大橋鏈接了歐亞大陸。 伊斯坦布爾 是二種文化和文明的交織之地,預示著這是一個多元而包容的國際化大都市。
作為歐亞融合的千年的都城,伊斯坦布爾 有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有厚重歷史感的宗教信仰。很少有寬闊的街道, 而最迷人是也正是走在饒有味道的老城裡,而伊斯坦布爾 那些著名的景點如藍色清真寺、聖索非亞 大教堂、老皇宮、博物館、地下水窖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區域里。
行走在市內眾多古迹和無數的清真寺之間,邂逅無數伊斯蘭人那俊美的容貌、熱情的笑容。渴了街頭有可飲用的涼水,餓了有無數小吃給你品嘗,累了可以靜靜呆在清真寺里……它們看似雜亂,實則有序,而且饒有趣味。
伊斯坦布爾 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 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 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 和歐洲 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布爾 )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爾 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從這裡出發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 ,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布爾 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 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0年間絲綢之路 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的古國名都伊斯坦布爾 建於公元前668年,舊址是古希臘 的城邦國--拜占廷,後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 帝國的首都,於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 人取得該城以後,才開始叫伊斯坦布爾 ,從那時起一直是土耳其 帝國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 共和 國遷都安卡拉 ,但伊斯坦布爾 仍然是土耳其 經濟、文化的重心所在。 伊斯坦布爾 不僅地理上橫跨兩洲,而且還兼收並蓄歐、亞、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藝術之精粹,從而成為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交匯點,隨之遺留下許多源遠流長的名勝古迹。伊斯坦布爾 現有40多座博物館、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這些美麗的建築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東西方交匯點的生動見證。在古代東方博物館展有蘇美爾人的頭像、巴比倫人的瓦器、亞述人的浮雕等,這些都是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地區各民族史前時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館有大量古希臘 、古羅馬 時代的文物,其中馬其頓 國王亞歷山大 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 藝術的傑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關於聖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畫,是拜占廷藝術的代表作。在蘇萊曼 尼耶清真寺,雕樑畫棟、鏤金刻銀,有許多奧斯曼時期的藝術珍品。在市內西岸舊城區里,歷代各帝國時期遺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樓、渡槽隨處可見。
伊斯坦布爾 現址定居的第一批人是紅銅時代的人,定居於伊斯坦布爾 安那托利亞方向的土丘,當地發現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鄰近的卡德柯伊(舊名迦克墩)發現了腓尼基人的港口定居地遺址。早於前667年在墨伽拉國王拜占斯率領下他在海峽歐洲 方向的拜占庭城地區殖民之前,迦克墩的摩達角是希臘 人城邦墨伽拉在前685年第一個選擇殖民的地點。拜占庭建城之前是一個古舊的港口城鎮「力高斯」,由色雷斯人部落在前13至11世紀建立,鄰近的是「西美斯策拉」 ,是老普林尼曾在他歷史著作中記述過的一個城鎮。伊斯坦布爾 現時只有數座屬於力高斯時期的城牆和建築存在,鄰近薩拉 基里奧角,現時著名的托卡比皇宮位處的地方。在拜占庭城的時代,其衛城正位於現時托卡比皇宮位處的地方。
拜占庭在奈哲爾與塞維魯的戰爭中支持奈哲爾,使拜占庭於196年被羅馬 帝國軍圍困,受到極嚴重的破壞。後來成為皇帝的羅馬 皇帝塞維魯重建拜占庭,拜占庭很快重新恢復繁榮,以他兒子的名字一時改稱為 Augusta Antonina 。
君士坦丁大帝324年憑夢中先知的指示讓拜占庭城成為帝國新首都的理想選址,但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9月18日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卓里波里 斯戰役終於擊敗了剩下與他共治的最後一位羅馬 皇帝李錫尼,終結了名存實亡的四帝共治體制,而且當時拜占庭城附近的尼科米 底亞(今伊斯坦布爾 以東100公里的伊茲密特)亦是較高級的羅馬 首府城市。六年後的330年,拜占庭(當時更名為新羅馬 ,後來亦稱君士坦丁波利斯 ,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布成為羅馬 帝國的新首都。395年狄奧多西一世逝世后其兩個兒子瓜分了羅馬 帝國,其中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東部拜占庭帝國的首都。作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於歐亞兩陸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獨特位置令它成為各國間的商業、文化與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發起而奪取耶路撒冷 ,但十字軍卻轉而攻佔君士坦丁堡,該市被洗劫和褻瀆。該市隨後成為拉丁帝國的首都,十字軍希望以這個國家代替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分裂成為數個國家,當中的尼西亞帝國在米哈伊爾八世率領下於1261年重奪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是希臘 文化的傳承,並成為了東正教的中心。很多宏偉的教堂得到重修,包括聖索非亞 大教堂,曾是世上最大的教堂。東正教的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現時仍然在伊斯坦布爾 法納爾區的聖喬治 大教堂內。
在幾個世紀的衰落之後,君士坦丁堡被更多新興 而強大的帝國包圍,最明顯的是奧斯曼土耳其 人。 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圍城之後進入了君士坦丁堡,該市很快就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拜占庭帝國最後的數十年,君士坦丁堡因與外間隔絕及日益嚴重的經濟破產而衰落,它的人口驟減至三至四萬人,市內大片地區無人居住。因此蘇丹 穆罕默德的首要工作是要復原該市的經濟,建立了大型的有蓋市集和邀請逃難了的東正教居民回城居住。俘虜亦被釋放,在城中定居。同時,魯米利亞和安那托利亞地區的行政首長被下令要運送四千個家庭入城居住,當中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猶太人,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多種族社會。蘇丹 亦與建了很多各方面的建築瑰寶,包括托卡比皇宮和蘇丹 艾哈邁德清 真寺。宗教遺址亦賦予地方以興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例如在聖使徒教堂原址與建了法齊赫清真寺),並毗鄰學校、醫院和公眾浴場。
蘇萊曼 一世的統治是藝術和建築學的一次大型成就。著名的建築師科查·米馬爾·希南設計了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和其他大型的建築,同時陶藝與書法藝術亦興旺起來。
蘇丹阿赫麥特廣場
蘇丹 阿赫麥特廣場(Sultanahmet Meydanı),與藍色清真寺僅一牆之隔,以前是羅馬 帝國遷都至君士坦丁堡后修建的賽馬場,用於戰車比賽和舉辦其他娛樂項目,一直是這個城市社會活動的中心。如今是名符其實的露天博物館,現存的三大紀念碑都是歷經風霜的珍貴遺迹,歷經數千年,屹立不倒,不可不看。
君士坦丁紀念碑(Column of Constantine) :又稱牆柱,公元 940 年,君士坦丁七世為了紀念祖父所建造,高三十二公尺,基座由長寬約二公尺的整塊花崗石鑿成,向人們述說著君士坦丁大帝輝煌的歷史。紀念碑內部的石塊完全裸露出來,原本外層鍍有金銅片,外面還有青銅浮雕,不過這些金銅片,與競技場皇帝看台旁的四座駿馬銅像,都在公元 1204 年惡名昭彰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被義大利 人颳走搶回威尼斯 了。今天看是滿目瘡痍。
青銅蛇柱(Spiral Column) :又名蛇柱。其頂端原有三個蛇頭支持的金碗。在第四次十字軍征戰期間,金碗被盜。蛇頭現也不復存在。
塞奧道西斯「奧拜里斯克」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sius):原為古埃及 法老圖特摩思三世為紀念戰爭勝利而建造,距今已有3500年歷史,保存完好。
藍色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 阿赫邁特清真寺,土耳其 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由伊斯蘭世界著名古典建築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計建造,建於1609年,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藍色清真寺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而且歷經數次地震卻未倒坍。
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大圓頂直徑達27.5公尺,另外還有4個較小的圓頂30個小圓頂,大圓小圓煞是好看;而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藍色清真寺當然也有,高43公尺,而且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根;據說只有回教聖城麥加 的清真寺才能蓋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到素檀何密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清真寺外有由36座大小不同的墳墓構成的陵墓,中間一座是蘇丹 阿赫邁特一世的。陵前是一座19世紀的大理 石石面的鐘塔,後面為圖書館。陵墓始建於阿赫邁特在位時,1617年阿赫邁特死後,由其子奧斯曼二世監督完工。該陵為方形,圓頂式的門廊,後院有廣場。入口的大拱形門由6根大柱子支撐著,中央為一十字圓頂,旁邊是一小圓頂。黑檀木的墓門上刻著《古蘭經》。灰膠紙拍板窗現已被玻璃窗所替代,使裡面非常明亮。窗間細鑲板為17世紀的瓦所覆蓋,分別為深綠、深紅、藍和白色。這一瓦飾的驚人的特點在於內部深藍的背景下又有一組冷淡的白色銘文。圓頂和牆是泥夯的。在面對入口的大理 石神龕上,寫著奧斯曼二世關於建造該陵的碑文。
藍色清真寺的美有四個觀察點,第一是光線。穿過260個小窗的光線,溶入昏黃、呈圓形排列的玻璃燈光中,幻光明舞,像是個虛擬的空間。第二是伊茲尼藍磁磚。整座藍色清真寺裝飾著的2萬片上的伊茲尼藍磁磚。第三是地毯。寺內鋪滿了的伊索匹亞的朝貢的地毯。第四是阿拉伯書寫藝術。支撐大圓頂的4根大柱直徑5公尺,槽紋明顯,柱頭的藍底金字阿拉伯文,和掛在柱身的黑底金字阿拉伯文,真得都像藝術花紋。
殿堂全部用大理 石建造,內壁鑲有藍色磁磚,使整個內殿藍光熠熠。地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地毯,其餘空無所有,只有回教徒們在這裡伏地禱告,氣份莊嚴肅穆,加上四處都泛著一層隱隱的藍光,使人彷佛置身於真主阿拉的溫暖懷抱里。寺外的圍牆內有中庭大院,兩廊設有幾個水龍頭,供朝奉者凈手之用。人們要脫鞋進入殿堂,回教徒們可以從正門進入,非回教徒的觀光客則只能由側門進入。
進清真寺前要檢查穿著,男士要長褲,女士要包頭 ,不能露出頭髮,不能露出胳膊和腿。不符合著裝要求的,門口有專為遊客準備的穆斯林長袍,頭巾。要脫鞋才能進入清真寺內。
托普卡帕老皇宮
托普卡帕故宮(the Topkapı Palace 奧斯曼土耳其 語:طوپقپو سرا)坐落於伊斯坦布爾 的一個充滿歷史遺迹半島的海角,可以俯瞰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圍繞整座宮殿的城牆、靠近陸地一側的大門和最初的一些建築都是在1451年到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統治期間建造的。除了以上一些建築,該宮殿目前的整體布局還包括在後來幾個世紀里增加的一些新建 築群。托普卡帕宮(the Topkapı Palace )從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到1856年以來,一直都是歷代奧斯曼蘇丹 的寢宮和辦公場所。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25 位蘇丹 在此寢住,1478 年建成,作為皇宮達 400 年之久,是奧斯曼時期宮殿建築的傑出典範。土耳其 共和 國成立以後,將這座王宮改為博物館。此外,它的恩德侖部分(Enderun)成為一所學校。
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在廢墟里發現了龐大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奧斯曼的宮廷遂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的基礎上建立舊皇宮,即現今伊斯坦布爾 大學的所在地。蘇丹 後來尋找一個更佳的地點,於是選擇了古老的拜占庭衛城,於1459年開始動工,是為新皇宮,以之前那一個皇宮。在十九世紀才稱為托普卡帕宮。
穆罕默德二世制定了皇宮的基礎設計,他以薩拉 基里奧角的最高點作為私人宮殿及內部建築的地點,其他的建築及樓亭則圍繞著皇宮的核心往低處伸延到博斯普魯斯海峽。整個皇宮都被高牆包圍,部分高牆是拜占庭衛城所遺留下來的,這設計作為日後修繕及擴建的雛型。關於皇宮內部的動工及竣工時間的說法有所差異,克利托布洛認為皇宮的建造在1459至1465年間,但另一些資料顯示皇宮在1460年代後期才完工。
與其他具有嚴格規劃的皇宮,如美泉宮、凡爾賽 宮等有所不同,托普卡帕宮經過多個世紀的發展,其間的蘇丹 加入及變動了各種建築,雖然穆罕默德二世的主要設計仍得以保存,但這些無規律的擴建和變動造成建築不均勻。這些變動主要發生在1520年至1560年間的蘇萊曼 統治時期,由於奧斯曼帝國的急速擴張,蘇萊曼 想將他權力的增長和榮耀體現在他的居所上,於是進行擴建,這擴建的建築師是波斯人阿勒烏丁,即阿肯·阿里 。他亦負責後宮的擴建工程。
1574年,一場大火摧毀了御膳房。蘇丹 塞利姆二世委任錫南重建被毀的部分,並且擴建後宮、浴堂、私人宮殿以及海岸上的亭台樓閣。到十六世紀末,當時的托普卡帕宮已具現今的面目。
這座宮殿佔地 70 萬平方米,四周有 5 公里長的宮牆環繞。整個宮殿有 7座大門,4 座朝陸地,3 座朝海洋。其中主要的一座大門面對聖索菲亞教堂。全宮分 3 個內苑,四旁環繞著成組的宮室,其中有名的建築有:1472 年建築的彩石磚閣、謁見廳、保留著先知穆罕默德聖物的聖堂,為紀念 1638 年攻下巴格達 而建的精緻的巴格達 亭等。托普卡帕故宮博物館分瓷器館、土耳其 國寶館、歷代蘇丹 服飾館、古代刺繡館、古代武器館、古代鐘錶館等,還有一座圖書館及書法展覽室。在歷代蘇丹 服飾館里,有歷代蘇丹 和后妃穿過的絲制大袍,其中有金色圖案,有紫地黃花,十分華麗。據說,當年東羅馬 帝國拜占庭的皇帝穿的皇袍,就是從中國 運來的絲綢製作的。那時世界上只有中國 能繅絲織綢,這些絲綢的色彩鮮艷,質地柔軟,通過"絲綢之路 "運到君士坦丁堡,成為宮廷珍品。托普卡帕故宮最為精彩的儲藏,是中國 的瓷器,人們稱這裡是中國 陶瓷的寶庫。瓷器館是由 10 間寬敞的圓拱頂御廚房和帶有青銅大門的后妃們居住的閨房改成的。館內收藏有 2 萬多件來自中國 宋、元、明、清時代的瓷器,其中有一隻白底藍花明朝燒制的瓷碗,上面有蘇東坡《赤壁 賦》的全文及蘇東坡游赤壁 的中國 畫。還有一套中國 青花餐具,是世上少見的 16 世紀珍品,據說用這套瓷器進餐,如遇有毒物,餐具會立即改變顏色。陳列館中還有色彩醒目、造型美觀的元末明初的大碟、大缽,有南宋到元明時代出產的各種類型的青瓷。這裡還掛有一幅畫,描繪奧斯曼蘇丹 梅赫梅特二世宴請外國使臣的場面,宴會上用的全是中國 的瓷器。因此,在今天的土耳其 語里"中國 "和"瓷器"是一個詞。托普卡帕博物館還收藏了歷史上許多罕見的文物和文獻,其中有:阿麥德一世的御座,從椅背到椅腳全部由純金覆蓋,並鑲有 1000 多顆巨大的鑽石、紅寶石等各種寶石;蘇丹 的王冠、寶座;裝有幾百粒金剛石的閃閃發光的甲衣;重 48 公斤一人高的金制蠟燭,上下鑲著 6666 個金剛石,光澤 耀目,巧奪天工。這些豪華絢麗的陳列品,既反映了封建君主們窮奢極侈的生活,也反映了土耳其 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創造才能。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土耳其 語:Ayasofya)是位於現今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宗教建築,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
聖索菲亞大教堂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續建。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主教堂,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佔領,被改建成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現為博物館,恢宏無比,充分體現出了卓越的建築藝術,從而也成為了後來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模板。拜占庭帝國衰落後,聖索非亞 大教堂已轉變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 清真寺。聖索非亞 大教堂是屬於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站在這裡,其莊嚴肅穆似乎能使時光停滯,拜占庭文化的典範──馬賽 克畫在此處可讓遊客一飽眼福。1975年,政府撥款對教堂進行全面修復。
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 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
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裝飾富麗堂皇,地板、牆壁、廊柱是五顏六色的大理 石,柱頭、拱門、飛檐等處以雕花裝飾,圓頂的邊緣時40具吊燈,教壇上鑲有象牙、銀和玉石,大主教的寶座以純銀製成,祭壇上懸挂著絲與金銀混織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後接受基督和瑪利亞 祝福的畫像。
聖索非亞 大教堂從許多方面來看都是令人驚嘆的建築,但我們要強調的是,他是靠圖形和數字設計的。不可否認他是數學家的傑作,其中一位是來自特拉 列斯的安提繆斯——就是《燃燒的鏡子》和《不平常的機械裝置》這兩篇著作的作者。第二位建築師比安提繆斯年輕一點。他是來自米利都的伊西多爾,他針對亞歷山大 利亞的希羅的文章《論拱形建築》寫過一篇評論。安提繆斯和伊西多爾是阿基米德學科方面的大師,聖索非亞 大教堂的設計圖,很有可能與刻在阿基米德墓碑上的圖案相似。
聖索非亞 大教堂內部的裝飾,除了各種華麗精緻的雕刻之外,也包括運用有色大理 石鑲成的馬賽 克拼圖。2009年,聖索菲亞大教堂的修復人員在教堂的穹頂上,意外地發現了完好的馬賽 克天使頭像,這個頭像被基督教馬賽 克鑲嵌畫掩藏了很久,經確認是拜占庭時期的作品。由於聖索菲亞大教堂於1453年被改為了清真寺,這類馬賽 克雕像也就被掩蓋了起來。
博斯普魯斯海峽
午飯後乘船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 海峽,是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一條狹窄水道,與達達尼爾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一起組成土耳其 海峽(又叫黑海海峽),並將土耳其 亞洲 部分和歐洲 部分隔開的海峽。全長30千米。北面入海口 最寬處3.7千米,奧斯曼帝國魯梅利希薩勒和阿納多盧費內里兩城堡間最窄處750米。中流深度36.5-124米不等。海峽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又有一股逆流把含鹽的海水從馬爾馬拉海帶到黑海。因魚群季節性地通過海峽往返黑海,故漁業頗盛。海峽兩岸樹木蔥鬱,村莊、遊覽勝地、華麗的住所和別墅星羅棋布。
博斯普魯斯海峽如同其他一些名勝景觀一樣,也有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眾神之首宙斯有一個情人叫伊奧,為了向他的妻子赫拉隱瞞此事,他把伊奧變成了一頭牛。後來,赫拉還是知道了這件事。她便變成一隻牛蠅去騷擾變成牛的伊奧,伊奧為了躲避牛蠅,便跨過了一道水牆。在古希臘 語里,"博斯(bous)"就是"牛"的意思,"普魯斯(phoros)"為"水牆"之意,神話中所說的那道水牆便是今天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分屬歐亞兩洲,但景色十分相似。草地、樹叢,片片翠綠;高樓、小屋,點點朱紅。羅馬 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遺留下來的巍峨王宮,傍水聳立,古堡殘垣,矗立岸邊。在海峽的中段,兩岸各有一個14-15世紀的古堡,像一對威武的雄獅,昂首挺立。海峽的自然風光與歷史古迹相映成輝,博斯普魯斯海峽已成為土耳其 的著名旅遊景區之一。
在這座四面環水奇妙的伊斯坦布爾 里,渡輪曾是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乘船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一大樂事,觀光客一般由希爾凱基碼頭上船,在橫渡海峽時,可以盡情欣賞西岸風光,細心品味這座名城的奇妙之處。乘坐遊船進入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兩岸秀美的風光如入畫境。岸邊停靠著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遊艇,偶爾也有停泊的巨輪。岸上山巒起伏,綠樹掩映中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建築錯落有致。這裡有拜占庭時期的夏宮,有奧斯曼帝國的城堡,還有無數私人別墅。有的宮殿如今成了博物館,有的被改造為伊斯坦布爾 最好的五星級酒店,各國總統也常在此下榻。瀕海的叢林中,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咖啡館、酒吧、茶館、餐廳和酒店,是人們消夏、度假和散步的理想去處。
大巴扎
遊船結束再次來到大巴扎採購
晚餐來到位於金角灣的加拉太大橋(Galata Bridge)。加拉太大橋有兩層:橋下是方便快捷的渡輪,從一個陸地到另一個陸地僅需要十分鐘,恐怕也只有在伊斯坦布爾 吧?大橋飛馳的有軌電車和汽車,拉載著穿行在新老城區的人們;大橋的兩邊人行道上除了那些攤販更多的是一長排垂釣者的身影,他們用小蟲子做誘餌,拋下長長的魚線,開始專註的等待,有時候一次就釣起一串的小魚,真是非常的有趣;在橋下還有一層,有賣圍巾墨鏡的攤販和眾多賣魚的小餐館。一到晚上,這裡更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吆喝、食客、夜遊……太喜歡這座永遠是繁忙的橋,它是那樣的富有生活氣息。
這就是伊斯坦布爾 ,「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如果你去了,你會愛上這個是富有魅力的城市。
Day10 伊斯坦布爾——新加坡8.06
終於又到了回家的時候,上午10點半前往伊斯坦布爾 機場,一到機場又立刻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可謂是戒備森嚴,拿著手機往持槍的安保方向拍了張照片就被立刻制止並要求刪除照片。
值機、託運、安檢、過海關
乘坐新加坡 航空SQ391 IST前往SIN
Day11 新加坡——福州8.07
吃了若干頓之後,早上7點在新加坡 落地,從T3航站樓乘坐機場輕軌轉至T2航站樓,立刻開啟購物模式。
乘坐新加坡 勝安航空的MI990 SIN前往FOC,登機后卻遲遲不能起飛,最後通知說是香港 航空管制,不能起飛,要大家帶齊行李下飛機。
憑登機牌,航空公司請大伙兒吃了一頓15新加坡 元的午餐,12點40再次登機。
登機再次延誤后,於下午五點半終於落地福州 ,至此以為行程順利結束了。走出海關,在行李轉盤等行李,等到最後一件出來也沒有等到,全團的行李都沒有出來。與機場溝通,機場聯繫勝安航空查詢,也不知道行李在哪,只好先登記后解散回家。還好在託運行李前我把家裡鑰匙拿出來了,要不然都回不了家。後來航空公司電話解釋說當天伊斯坦布爾 機場加油出現問題,飛機載重不平衡,機長要求卸下不少行李,之後兩天行李幾經轉運,終於8月9號晚上機場終於把行李送了到家。
在未置身這片土地之前,我們對其知之甚少,或許在歐洲 杯中見到土耳其 人的彪悍和強硬,或許在眾多央視對穆斯林恐怖事件報道中對穆斯林人民產生的恐怖情節,或許以前的亞運會中土耳其 是以亞洲 國家參賽,而今人家已經投靠歐盟去了,這是不是一個對亞洲 不友好的國家。
其實,這一切當你去了,就都釋然了。土耳其 的確就是一個歐洲 國家,無論從人的長相、文化、建築特點、體制等來看,它的確都屬於歐洲 。土耳其 人民的友好、真誠、熱情,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自己去感受吧。由於我們沒有信仰,所以我們似乎習慣把此視為我們的異類。由於我們在國內所看到的世界是央視的世界,是被別人咀嚼過並摻雜了各種傾向性點評的世界。所以,我們眼見非實。應了那句話,「我們在家看電視,世界都不和諧;我們在外看世界,我們家不和諧了」。
想去土耳其 的朋友們,大膽的去吧,旅行就是這樣,趁你有時間、有精力、還有點錢的時候,邁開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去自由的呼吸不同的氣息吧,您收穫的將不僅僅是風景和心情……
披星獨行的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