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大全 >浙江 >嘉興 >平湖民俗館攻略 > 匠作

平湖民俗風情館旅遊攻略 之 匠作

上一頁(9/共44頁)下一頁
平湖民俗風情館-匠作照片

  匠作簡介

  平湖歷來百業興旺,個體手工業遍及城鄉,行業齊全,主要是為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鐵、木、竹等各種作坊。
  鐵匠,大多是前店后廠的個體鐵製品作坊。據記載,在明宣德五年建縣時就有鐵匠59戶,民國26年全縣有鐵店30多家。主要打制鐮刀、鋤頭、鐵鎝、菜刀、火鉗、剪刀等;
  木匠,平湖的木器業是匠作隊伍中從業人數最多的一行,大多以父傳子,師傳徒的形式相繼傳承。由於木器製作有一套嚴格尺寸規範和技能要求,故又分稱:方作、圓作、大木、小木、車木、雕花、造船、櫓作等。傳統習俗木匠均以東家邀請出門做活,對有一定規範的工程,有諸多工匠組成,其中領班的那個稱「作頭師傅」;竹匠(俗稱竹師),平湖從事竹器編織的行業始於明代,興於清代,到清末已有竹匠400多戶,還有竹籐匠和大批農民兼做竹器。
  竹匠是僅次於木匠的一項手工業。生產的竹器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主要有籮、筐、篰、籃、席等。歷史上,平湖的竹匠以北片水稻區居多,有的相當集中。例平湖城北約6公里的鐘埭鎮聯豐村,舊時人稱「篾竹窩」,這裡家家會劈竹,人人會編籃。
從您位置到平湖民俗館 景區的衛星地圖

平湖民俗館的景區簡介:

  平湖民俗風情館是一所收藏、研究、展示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座落於平湖市環城北路東首,東湖風景區西側。該館於2002年開館,是嘉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觀賞到「金平湖」傳統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民間文藝作品;領略「金平湖」的歷史發展、科技進步、文化演變的軌跡;瀏覽「金平湖」的風俗、風光、風情,而且還能參與到一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動,可謂別有風味,情趣無窮。作為一家新生的具有深厚和獨特文化底蘊的專題博物館,平湖民俗風情館已成為人們旅遊觀光、休閑度假與傳統文化熏陶的好去處。

平湖民俗館的門票價格:

  票價5元。
信息糾錯

平湖民俗館的開放時間:

  上午8:00-11:00
  下午2:00-5:00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