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大全 >浙江 >嘉興 >平湖民俗館攻略 > 飲食

平湖民俗風情館旅遊攻略 之 飲食

上一頁(14/共44頁)下一頁
平湖民俗風情館-飲食照片

  飲食簡介

  舊時,城鎮居民一日三餐,一般習慣於兩稀一干;農村農忙期間兩干一稀,下午加點心,人們常以「落地飯粒要犯天打」來告誡小孩節約糧食,要將掉落飯粒揀起吃掉。
  主食:大米。舊時,有「冬春米」(俗稱「黃米」),系用白米囤制而成,具有脹性好、鬆脆、不粘、爽口等特點。「蒸穀米」,即將稻穀用蒸籠蒸熟后晒乾,經礱磨、舂碓而成。還有「早尖米」,因其米脹性好,但飯粒硬,故農家一般將剩下冷飯和生米重煮,既可提高出飯率,又可耐餓好食。
  麥收季節,做麥糕、麵疙瘩,做餛飩、麵條、汰麵筋。新谷登場,要吃新米飯,一般人家燒「赤豆糯米飯」,做「糯米圓團」、「冊糕」、「酒釀糟」等,吃以前要先齋灶君,俗稱「灶家公公」,還要分送一些給村坊鄰居。
  菜肴,舊時城鄉居民日常以素菜為主,葷素搭配。農民蔬菜以自種為主,很少上街買葷菜。一般人家都備有「臭鹵甏」,家常臭制食品有臭南瓜、臭海菜、臭毛豆等。還有腌制各種蔬菜習慣,例:腌海菜梗、腌大頭菜、腌雪裡紅菜等。還有將腌雪菜(俗稱「鹽濟菜」)切細晒乾加工成霉菜乾。霉菜乾燒肉,是一種傳統菜肴。
從您位置到平湖民俗館 景區的衛星地圖

平湖民俗館的景區簡介:

  平湖民俗風情館是一所收藏、研究、展示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座落於平湖市環城北路東首,東湖風景區西側。該館於2002年開館,是嘉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觀賞到「金平湖」傳統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民間文藝作品;領略「金平湖」的歷史發展、科技進步、文化演變的軌跡;瀏覽「金平湖」的風俗、風光、風情,而且還能參與到一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動,可謂別有風味,情趣無窮。作為一家新生的具有深厚和獨特文化底蘊的專題博物館,平湖民俗風情館已成為人們旅遊觀光、休閑度假與傳統文化熏陶的好去處。

平湖民俗館的門票價格:

  票價5元。
信息糾錯

平湖民俗館的開放時間:

  上午8:00-11:00
  下午2:00-5:00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