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11.11購物節,至高11111元等你領
最新驢友遊記 >金牛的空間

5A級旅遊景區-雲岡石窟

2024-08-03 14:37:25 金牛 閱讀:1913 積分:2119
    相關景區的詳細攻略: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 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曇曜法師,北魏僧。

    曇曜一生處於風雲變幻的時代,然而他以大無畏的氣度,展開一連串復興佛教 的工作,無論在政治、經濟、教化、藝術或譯經,都將佛教帶向復甦、繁榮的景象,可謂為北魏復佛的一代法將。《魏書·釋老志》,和平初,曇曜於平城京西武周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雕刻奇偉,冠於一世。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石窟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第一窟、第二窟位於石窟群東端,兩窟同期開鑿,窟內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崖高25米,中上部鑿有12個方形石孔。窟分前後兩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薩像,兩頰腴潤,體態豐滿,形態自然,衣紋流暢,此窟從雕造手法判斷,應為隋唐時期的作品。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東壁交腳彌勒像保存較完整。


    第五窟,窟前是五間四層木構樓閣。清代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內,中央端座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雕像。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隻腳上站立12人。大佛周圍,小佛圍繞、互相映襯。


    第六窟,中央是連接窟頂的兩層高達15米的塔柱。每層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薩、羅漢、飛天的造像。窟頂有33天神像和各種騎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釋迦牟尼佛傳教事。是雲岡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后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與後面三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曇曜五窟」,窟形橢園,中間主佛立於蓮座上,周壁雕有千佛與佛龕。


    第十七窟,正中有交腳彌勒佛倚於須彌座上,東西兩壁有佛龕,東邊是座像,西邊是座像。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正中雕有一尊巨佛坐像。


    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較完整,臉型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飾精美,剛健雄渾,是雲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由於,窟內禁止拍照,只能拍外面。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第二十窟是攝影人最多的景點。


    大同雲岡石窟 @金牛

    景區的其他遊記
    金牛的遊記: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