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11.11購物節,至高11111元等你領
最新驢友遊記 >金牛的空間

莫高窟17、331、292窟

2024-05-08 17:23:04 金牛 閱讀:4193 積分:3076
    相關景區的詳細攻略:


    敦煌莫高窟 @金牛

    洞窟號:莫高窟 017窟,時代:晚唐 ,洞窟形制:覆斗頂型。
    敦煌莫高窟 @金牛

    (窟內禁止拍照,照片來源數字敦煌與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 @金牛

    該窟建於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間,是晚唐河西釋門都僧統洪的影堂。此窟位於第16窟甬道 北壁 ,坐北朝南,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敦煌莫高窟 主持王道士(王圓籙)所發現,內藏有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絹畫、刺繡、法器等文物5萬餘件,故此又被稱為「藏經洞」。洞窟平面近於方形,覆斗形頂,窟頂及四披無壁畫內容。北壁 前設一長方形禪床式低壇,禪床上端坐一身高僧像,即洪像。西壁 嵌有大中五年(公元851)洪告身碑。北壁 晚唐畫雙樹。西側樹下畫近侍女一身(執丈、持巾),樹間掛布囊;東側樹下畫比丘尼一身(持紈扇),樹間掛一水壺。東壁 、南壁 均無壁畫內容。無甬道 ,無前室 。

    敦煌莫高窟 @金牛


    莫高窟第331窟 初唐

    初唐時期開鑿,洞窟前室、甬道均繪製有壁畫,前室壁畫保存完整,前室西壁門上是五代時期繪製的地藏菩薩、水月觀音,門南、北各畫天龍八部,門南被美國人華爾納盜走一方壁畫。甬道頂部為盝形頂,頂中央為五代時期繪製的十一面觀音變一鋪,南、北披畫趺坐佛各六身,甬道頂部及兩披壁畫保存完好,色澤鮮艷。

    敦煌莫高窟 @金牛

    (窟內禁止拍照,照片來源網路)西壁龕頂 飛天伎樂

    敦煌莫高窟 @金牛

    敦煌莫高窟 @金牛

    洞窟主室為覆斗形頂的方形窟,西壁開一斜頂敞口佛龕,龕內初唐塑一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清修),清塑二菩薩。龕頂畫趺坐佛九身、飛天二十三身。龕壁塑佛光,兩側各畫四弟子、四菩薩。龕沿用團花邊作為裝飾。龕外南側畫文殊變,下畫菩薩一身,龕外北側畫普賢變,下畫菩薩一身。

    窟頂藻井井心為牡丹團花,垂角帷幔鋪於四披,四披還畫千佛,西、北披有一部分被毀壞了。

    敦煌莫高窟 @金牛

    莫高窟 第292窟

    敦煌莫高窟 @金牛


    敦煌莫高窟 @金牛

    (窟內禁止拍照,照片來源網路)

    此窟是隋代大型洞窟之一。在洞窟的建築形制上,承襲了北朝洞窟前部人字披頂,後部為平頂,有中心龕柱的窟型,同時也在塑像布局上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在窟中心柱東向面和前部人字披下南、北壁各塑高大的一佛二菩薩像,三鋪大像組成了三佛的形式。中心柱的南西北向三面各開一淺龕,內塑一禪定佛、二弟子。這些塑像雖經清代重新敷彩,但仍保持隋代風貌,皆頭大體壯,肩寬腹圓,面相略方而結實,衣飾華麗。

    第292窟壁畫基本上是千佛,祖師像有27身,均有頭光。從他們身姿看,是從柱基北向面東起第一身為開始,南向面東側一身為最後一身,北向面東起:

    第一身:面東,雙手持長柄香爐。前方地面上長出繁盛蓮花(正中有寶珠,散發光焰)。袈裟上有一「紫」字,是畫工標識。

    第二身:脖子挂念珠(同427窟中心柱北向面第四身),右手自然下垂提凈瓶,左手胸前持蓮花,花蕊中有寶珠。

    第三身:右手平舉持鮮花。左手自然下垂,似提袈裟衣擺。

    第四身:雙手合十。前方地面上長出繁盛蓮花(上方有寶珠)。

    第五身:右手胸前持一蓮花(三花枝分別是蓮蓬、蓮花、瑞草)。左手橫胸前,提一長帶香囊,香囊布質花格。

    第六身:穿通肩袈裟,右手持蓮花(花蕊中有寶珠)。左手自然下垂,持念珠。

    第七身:雙手合十(持蓮),特別之處是,側身向後,面向第八身比丘。

    第八身:右手上舉,作與第七比丘說法狀。左手胸前提凈瓶。

    西向面11身,北起:

    第一身:面北,雙手合十。

    第二身:右手持蓮,左手置胸前(似說法手印)。

    第三身:捧盒狀供器(不知器物何名,右手托底,左手護蓋)。身前從地面長出蓮花,頂有寶珠。

    第四身:右手置肚前(五指分開),左手托香寶子。

    第五身:雙手胸前合十持蓮。

    第六身:右手持麈尾,左手置胸前,作說法狀。袈裟中有畫工標識「朱」字。

    第七身:右手持蓮花(花蕊中有寶珠)。左手胸前提一凈瓶(可見敞口,所以不判定為香寶子)。

    第八身:雙手胸前捧蓮。袈裟上有一「綠」字標識。

    第九身:右手下垂略彎曲,提凈瓶,左手胸前作說法狀。

    第十身:雙手合十。

    第十一身:右手向外平舉持錫杖,左手胸前持蓮花。

    南向面8身,西起:

    第一身:面西,右手托香爐(427窟中心柱北向面第一身也持此形狀香爐),左手橢圓香寶子。

    第二身:雙手持供盤。

    第三身:右手作手印,左手持長柄香爐。

    第四身:雙手合十。

    第五身:面向東,雙手合十。

    第六身:雙手合十,左臂下掛一香囊。袈裟上有一「黃」字標識。

    第七身:右手平舉托蓮花,花中有一寶珠,左手下垂提凈瓶。

    第八身:雙手合十。



    景區的其他遊記
    金牛的遊記: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