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佛羅倫薩
要講到我對佛羅倫薩的印象,首先讓我介紹一下自己對人體藝術的認識過程。我1958年開始讀小學,1964年進初中,1966年5月間,因文革暴發,長沙市內的中學停課,我的正規系統的學習生活到那時算是告一段落。當時家裡窮,連本字典都買不起。學校停課了,13歲年紀的我求知慾還是很強的,記得我到長沙市黃興南路的新華書店,拿起一本普通的64開小新華字典,偶爾翻到「膀胱」這個詞時,臉頓時都紅到了耳根,還慶幸自己的臉紅沒有被人瞧見。那個年代,別說人裸體雕塑,就是暴露一點的人體畫都很少見到。改革開放了,大城市有些新潮的娛樂點,在他們不同凡響的建築物牆壁上,也漸漸出現了一點像西方一樣線條優美的人裸體浮雕,雖然一般都矗立在建築物的頂端,但總算是給國人的視覺上開了葷。近幾年,為了提高素質教育,學校增開了音體美課程,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漸漸在學校的課堂里出現了。但那僅僅是一些圖片,真正的有立體感的圓雕大概只能出現在美術學院里,一般學校是絕對沒有的。還好,我所在的是醫學院校,針灸銅人和小塑料針灸人模型還是有的,但那些模型的人體敏感處,都經過了掩飾處理,根本不能體現人體的美,只是人體模型,僅此而已。好了,我就有這麼點對人體雕塑藝術的認識,突然,旅歐的大巴將我們帶到佛羅倫薩的統治廣場,這個當之無愧的渾然天成的露天雕刻博物館。
我看過許多網易和新浪的博文,其中不乏介紹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文章和插畫。在我的這篇歐洲遊記里,我只想讓大家看一看在統治廣場(又稱為領主廣場)參觀時,世界各國各人種,各年齡性別,各文化層次,各種職業的人們在欣賞這個不朽的廣場的眾多作品時的表情。看一看這些參觀者的神態吧,這些人就像是一個個情竇初開的少女,突然來到她心宜已久的比她在夢中想象的還要俊俏的白馬王子面前一樣,那樣震憾驚嘆,那樣迷離神往,那樣茫然不知所措啊! 你即使是沒有機會見到這些個栩栩如生的卓越雕塑作品,也會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的精湛和出神入化而心悅誠服的。
被稱之為露天雕刻博物館的廣場,一直是當地人民喜愛漫遊和休閑之地,由於老皇宮和蘭芝涼廊就在廣場的周圍,因此它也是自古以來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一尊一尊矗立著的惟妙惟肖的雕像,時不時可能會引起人們心中的無限暇想,眾多的雕像,讓這個廣場成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雕像不但多,而且都是些世界級的大師之作,因此給予人們的視覺衝擊實在太大,看到這些雕像后,人們首先是震憾,再仔細看后是驚愕,接下來的就是嘆服和敬仰。
下面這尊青銅塑像是麥迪奇家族的費迪南多一世,為了紀念並弘揚他父親科西摩一世的豐功偉績,特別以重金聘請當時最有名的雕刻家強波隆那完成的,青銅雕塑表現了科西摩一世雄赳赳的騎馬英姿。這尊雕像坐落在廣場的最左邊,我看它好像是為整修廣場守候似的。聽導遊講解麥迪奇家族怎樣有權勢,怎樣統治佛羅倫薩三百多年,怎樣扶持和幫助藝術家,發起文藝復興運動,印象總不是很深刻,但一看到這尊青銅雕塑,就比較容易理解富可敵國的麥迪奇家族的雄風。
青銅雕像的旁邊,就是當地人戲稱為「大白人」的海神噴泉雕刻。中間的海神象徵著科西摩一世海上權勢的擴張,更是代表了麥迪奇家族不但在佛羅倫薩,在義大利,仍至在歐洲的影響和威望。海神鵰塑由雕刻家巴特羅梅歐於1575年完成。
其底座四周的4尊雕像,則由強波隆那於1583年完成。
這是從另一個側面觀看《海神噴泉》底座周圍4尊雕像的圖像。
我們將視線轉向右側,是老皇宮門前的兩尊大理石雕像。一尊是連盧浮宮都要拿它作為鎮館之寶的《大衛》雕像複製品,說它是複製品,我們這些個非專業人士是很難看出真品和贗品的。米開朗基羅與這尊雕像有很多人們熟知的故事,我就不在這裡贅述。
皇宮大門另一側,則是英武豪邁的《大力神》的雕像,這尊雕塑的名字為《赫拉克勒斯制服卡庫斯》。這尊雕塑表現的故事,發生在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第10項任務中,他的戰鬥任務是帶回革律翁飼養的紅牛。赫拉克勒斯成功奪取紅牛後,在歸途中經過一個叫台伯河地方,遇上三頭巨人卡庫斯,卡庫斯是火神赫淮斯托斯和美杜莎之子。趁赫拉克勒斯沒有防備,卡庫斯盜走了寶貴的紅牛。但牛的鳴叫驚動了赫拉克勒斯,他立刻追上去,制服並殺死了巨人卡庫斯。赫拉克勒斯是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在羅馬神話中名為赫丘利。他是主神宙斯與其情人阿爾克墨涅之子,因其出身而受到宙斯的妻子赫拉的憎惡。但陰差陽錯,他還是喝過赫拉的奶水,因此他脫離了凡胎,獲得不死之身,他神勇無比、力大無窮。後來他完成了12項被譽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此之外他還解救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參加過伊阿宋的英雄冒險隊,而且還協助他取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爭強好勝一輩子,卻最終落得一個遭小人陷害,難耐痛苦而自焚身亡的結局。他死後升入奧林匹斯聖山,成為大力神。希臘神話中,還有許多關於他懲惡揚善,敢想敢幹,敢於鬥爭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文學藝術家們津津樂道,樂於表現的主題。在如今的西方世界里,赫拉克勒斯一詞已經成為大力士和壯漢的同義詞,就像我國古典小說里描寫的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大英雄一樣。
蘭芝涼亭我們遊客站在廣場難以見到,但在廣場一側的領主涼亭則是遊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這裡陳列著一尊班維奴托.切里尼於1554年完成的作品,即《珀耳修斯和美杜莎的首級》倒是十分搶眼。希臘英雄珀耳修斯手裡高舉著的是剛被他割下來的蛇頭女妖美杜莎還滴著鮮血的首級,我讀過的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說,女妖美杜莎很利害,她能將每一個看見她的人變成石頭。如果沒有雅典娜的幫助,珀耳修斯是難以除掉美杜莎的。這個故事我很早就聽說過,這幅雕塑的圖片我也在前幾年見過,但真正見到這一著名圓雕的有立體感的實物,卻在今天,在眼前。心裡想,啊,佛羅倫薩,你讓我見識了你的藝術魅力。我們可以一睹這位古希臘英雄的英姿,重溫起伏跌宕風情萬種的古希臘神話故事,享受歷史名城旅遊帶來的文藝大餐,真好!
在領主廊亭台階上有兩尊象徵著佛羅倫薩精神標誌的獅子大理石雕像,這或許也是麥迪奇家族雄心守護這個城邦的佐證。
在右面畫家姜波隆那的風格主義作品《搶劫沙比尼少女》,作品是一位美迪奇家族的御用雕塑家波洛尼亞完成的,波洛尼亞曾拜米開朗其羅為師,作品也稱為《薩賓婦女的被劫》。作品表現出波洛尼亞對人物之間複雜構成關係的興趣。可心從任何一個角度去欣賞它,仔細看,在這種螺旋型上升的雕塑里,你真還找不到它的正面在哪裡。這確實是雕塑作品中的一種特例,是一件多視點雕像傑作。 我的古希臘文藝知識實在太欠缺,這尊作品里應該有很多的故事,但比較起《珀耳修斯和美杜莎的首級》來,我就是找不到有關這尊雕塑主題的相關資料。因此我從一個醫學生的角度,從解剖學的觀點來欣賞這幅作品的美。它像所有其他人體雕塑一樣,除表現了人體表面的骨性隆起準確分明,健壯的體表肌肉輪廓襯託人物的力學美感之外,在這尊作品里,它還將人物的表情姿態表達得非常完美。你看那被強擄的沙比尼少女那驚慌失措的神態,微張著嘴好像是在呼救,掙扎著的雙手,像是要擺脫這即將要來臨的厄運。而搶劫她的這健壯的男人,作品雕刻出他那邪惡蠻橫的神情,因用力而繃緊的面部肌肉,恐怕少女逃脫而緊盯著她的眼神,他的左手緊緊束縛住少女的肩膀和頸脖,其右手則承受著少女的主要體重,他只能用力抱緊少女身體最能承重的髖胯和腰臀部位。少女因掙扎扭腰扭脖,她的腰大肌、背闊肌和胸鎖乳頭肌的輪廓都分明地突顯出來。搶奪者由於用力,其手臂的三角肌、肱三頭肌以及腰背部的斜方肌和胸廓側壁的前鋸肌都能被認出,真是妙不可言啊! 而那位被壓在身體下方的男子,大概他想營救少女,可是又力不從心。他被壓迫在地,只能仰望著他的親人被擄走,其驚恐、痛苦和無助的神色像是不想讓少女看到一樣,用他的左手張開手指想掩飾。而他那彎曲的大腿和小腿的肌群,包括其大腿的股四頭肌和小腿的腓骨長肌等因壓迫受力而格外隆起。從這張照片的角度我們還能窺見這位可憐人因憤怒而突出的胸大肌和腹直肌腱划,還有他那發達的但沒有派上用場的肱二頭肌、肱橈肌等上肢肌群。作品中的三個人好似扭抱成一團,他們圍繞著一根似有似無的巨型隱匿軸線自下而上旋轉、撼動,較為完美地展現出樣式主義人體群像雕塑的構圖法則。整個作品雖然表現的是一個邪惡的搶奪,但藝術水平,可是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它會讓人們給這作品很多詮釋,讓欣賞者產生無盡的遐想。
《搶奪波呂克塞娜》 (有人曾把這尊雕塑與上面的《搶劫沙比尼少女》混淆) 其實它是著名雕塑家皮歐費迪1865年完成的作品。它所描繪的倒是一個有關特洛伊戰爭後期的故事。被擄的少女是特洛伊的公主波呂克塞娜,她寧死不願做奴隸,甘願被獻為祭物,為其兄長的風流帳付出極其寶貴的生命代價。根據荷馬史詩記載的希臘神話傳說,特洛伊戰爭的引起,源自一場盛大的婚禮。阿基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時,邀請了所有的神,單把爭吵女神厄里斯給忘記了。這厄里斯來到酒宴上,扔下了一個「不和的金蘋果」,蘋果上面寫著「給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等三位女神果然爭吵起來,爭持不下只好找宙斯,而宙斯卻要她們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裁決。三位女神都找到帕里斯,都答應要給王子好處。赫拉許願他成為最偉大的君王,雅典娜許願他將成為最偉大的英雄,而阿佛洛狄忒則許願他擁有世界上最美貌的妻子。帕里斯將金蘋果判給了阿佛洛狄忒。這阿佛洛狄忒即美神維納斯,她幫助帕里斯去斯巴達拐走了斯巴達王國的王妃海倫。這海倫美色傾城傾國,是一股的的道道的紅顏禍水。特洛伊王子的行為引來了全希臘所有其他邦國的聯合討伐。但希臘聯軍連續10年都沒有攻下特洛伊城。希臘大將,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也被在太陽神阿波羅幫助下的帕里斯王子射死。最後,還是奧德修斯獻出「木馬計」才攻陷了特洛伊城。為了給阿喀琉斯報仇,聯軍屠城,男人被殺光,特洛伊的王族和平民婦女都要抓到雅典當奴隸。由於艦隊起航無風,巫師說是戰死沙場的阿喀琉斯沒有得到獻祭,阿喀琉斯的兒子堅持要按其父願望,用活人來祭奠。殺活人祭奠還要有條件,此人必須是王族,還必須是處女,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特洛伊的公主波呂克塞娜。特洛伊的王后赫枯巴得知噩耗,嚇得昏死過去。雕刻作品表現的正是這一主題,希臘聯軍大將皮洛斯手握利劍,從王后的懷裡搶奪了波呂克塞娜的場面,看得出來,王后在拚命阻擋。他們的腳下是已經死去的帕里斯王子。
說到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個時期的繁榮,總還是有許多因素促成的。佛羅倫薩當時是一個城邦小國,在文藝復興的14-17世紀,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了宏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這個幾百年期,佛羅倫薩就像是一朵羸弱的花,受到強大的熱愛藝術,追求時尚文化的麥迪奇家庭的精心呵護。這使得它吸引了世界上一大批赫赫大名的藝術家、文學家、建築大師和科學家匯聚在這裡並大放異彩。他們得到麥迪奇家庭的鼓勵和資助,在這塊文藝復興的溫床上,結出的磊磊果實,讓世界刮目相看。全能的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據說就是在佛羅倫薩的統治廣場旁貢迪皇宮裡完成的,米開朗基羅的流傳千古的巨型大理石雕塑原作《大衛》就存放在佛羅倫薩的美術學院,文藝復興藝壇三傑除了前兩位之外,就是大型祭壇畫《聖母的婚禮》的作者拉斐爾。除藝術三傑外,還有被尊為佛羅倫薩文學三傑的但丁、薄伽丘和彼德拉克。藝術家裡面還有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雕塑家多納泰羅、喜歡畫暖艷修長裸女的短命的莫迪利阿尼、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油畫之父提香、美術史家及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的創始人瓦薩里等。還有發明擺針和溫度計的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和先驅者的藝術家建築師喬托,還有擺脫了神學和倫理學束縛的《君主論》的作者馬基亞維利等等。如此眾多的明星雲集在佛羅倫薩,難怪上圖的各國觀眾會有如此驚卾的表情。
導遊帶領我們穿過有中古世紀風格的狹窄巷道。介紹佛羅倫薩的書籍里將它們稱之為「窄巷街道」,我以為稱之為巷子比較適合,稱之為街道確實有些牽強。但它的確行使了街道的功能,在那麼狹窄的巷子里,時常有速度還不慢的汽車來往,有些巷子甚至還擠出三分之一的地盤來作為停車道。可見義大利的交通部門在利用各種能夠通行的狹窄巷道。只是苦了我們這些個不懂規矩又好拍攝的遊客,正在對焦的時候,突然聽朋友喊叫,汽車來了,時不時驚出一身的冷汗。
「窄巷街道」雖然行走起來感覺憋屈,但佛羅倫薩城似乎遍地是黃金,沒走上幾步就可以到一個令人興奮的景點。這不,我們來到了大文豪但丁的故居。他的肖像,他的故居好像所有文學家不願意嘩眾取寵一樣,都顯得不那麼張揚和招搖。
如果你從這張照片上看不出來大文豪但丁故居里他的肖像有多大,那從下面這張有遊人在內的照片即可看得出來,其實知名度和權威性,並不是依賴氣派來贏得的。
稍微對歐洲哲學和文學有些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但丁絕不僅僅只是個會說點豪言壯語的人,他在歐洲文學、宗教、政治、歷史、藝術等方面都作出了其傑出的貢獻,歐洲人把他看得像中國人對待孔子、老子一樣,他的地位崇高,是因為他的作品使當時的人們從思想上得到了進步,從而導致了文藝復興的來臨。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我是個文學愛好者,來義大利之前,我知道我們很可能會來但丁所在佛羅倫薩的故居,因此稍微了解了一點但丁的生平,史料中有關他的生平記錄得不多,有些不可信。1265年5月,但丁誕生在義大利佛羅倫薩一個受尊敬的小貴族家庭里。他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不過,但丁還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由但丁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喜愛涉獵有關文學、宗教、歷史、地理以及藝術等各個學科的知識,特別酷愛閱讀詩歌,並很早就嘗試了詩歌的創作。但丁的一生命運多舛,就像是我在旅行車上為我們團里成員歌唱過的俄羅斯歌曲《在貝加爾湖的草原》里的流浪漢一樣,他為真理受盡了磨難。他曾積極地投身於佛羅倫薩的政治活動,擔任過公職。但在政治派別的爭鬥中,受人忌恨,終因反對教皇及其在佛羅倫薩的追隨者,被判沒收家產,終生放逐。在這以後的近二十年裡,他雖然想通過國外的權貴通融,努力爭取重返故里,但都沒有成功,最後竟然客死他鄉。他這個經歷有點像我國明朝詩人楊慎,他寫下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被作為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開篇詞(曲)。楊慎剛正不阿,得罪了明朝皇帝朱厚熜,被充軍到雲南,他想回一下成都也未被應允。這些個文人們辛酸的流亡生活使他們擴大了視野,增長了閱歷,豐富了經驗,這讓他們能夠寫出千古不朽的名作出來。可憐但丁的重要作品幾乎全部是在流亡中寫成的,其中以《神曲》最為著名。
如今我們這些個凡間人士能夠到名人的故居來參觀,本想從心裡瞻仰這些偉大的人物,尋找他們成功的腳印,了解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點點蛛絲馬跡,進而回味一下他們某些作品的精彩片段。但我們畢竟是凡人,凡人還有凡人的事情。比如說,要爭取時間,要相互招呼,要拍照留影,要趕上隊伍,如此等等。我也就只能暫時不去想楊慎後來對偏僻的雲南傳播漢文化方面的貢獻,更不能想但丁那位早逝的心上人貝阿特麗采,是不是非常美麗,她怎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竟然能夠在死後多年,還能激勵但丁寫出像《神曲》這樣如此扣人心弦的詩篇。
親愛的網友們啊,我竟然就這樣急急忙忙地離開了我敬仰的但丁先生的故居,甚至都沒有留下自己的一張留念照。沒有辦法啊,跟團行動就要有集體觀念,不能因一個人的興趣和愛好而耽擱了大隊伍的行程喲。
又是穿越「窄巷街道」,不過這些個巷子里,導遊不時給我們講這是什麼什麼古迹,那又是什麼什麼古迹,一是人多我年紀大,不能擠壠去,二是我的耳朵聽力也有些下降,聽的不是很明白,也就只能作罷,心想,靠著我手裡的相機,回去再慢慢整理吧。佛羅倫薩的文物和參觀景點是一個接著一個,我們從但丁的故居出來,還不到三分鐘(這是我後來回國整理歐洲照片的時候發現的,僅三分鐘,我們一行36人,就從但丁的故居被導遊帶到了我舉起相機這個地點),就看到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影子了。
看啦,抬起頭看,這是佛羅倫薩主教座堂區中心美麗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橘紅色巨大的圓頂。現在我們還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可別小看了這個圓頂,這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圓頂。這座教堂從1296年開始建造,1347年爆發黑死病迫使工程停工。1367年由全民投票決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點建造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頂。換了幾任建築師,經歷了170多年,到1446年由達芬奇的老師維洛丘完成了最後的點綴工程。這項不朽的工程,造就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史上舉世無雙的光輝和榮耀。
這漂亮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原本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聖母百花大教堂主樓、喬托鐘樓和洗禮堂。我們團來參觀時,洗禮堂正在維修。但喬托鐘樓卻因天氣好,讓我們欣賞了過夠。
我們這些民間文學愛好者要寫文章,想找幾張合格的照片真不容易,因為我們參觀的路線是事先規定了的,不能超過時間,這些個世界知名的景點,參觀的人熙熙攘攘,不可能讓你找一個安靜的拍攝環境。不過我想,如果能夠給我的網友們還原一個真實的旅遊環境,不是更好嗎?帶著這個可能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似的想法,我將一張張這樣的照片傳上來,希望不會招致太多的埋怨。那個圖中央的被白色塑料布包裹的建築物就是我們今天看不到真面目的正在維修中的洗禮堂。國外的房屋維修以這種方式進行的較多,我在美國加州也見到過,他們民間老百姓的房屋維修,也是將一塊巨大的塑料布包裹著,據說是為了創造一個密封的環境,便於釋放消毒劑或殺蟲劑,將房屋內包括白蟻在內的所有害蟲等全部清除。國內以這種方式維修房屋的還少見。
上圖右側直指藍天的那個建築物即喬托鐘樓。花之聖母教堂的鐘樓是由文藝復興早期的「現代繪畫之父」兼建築大師的喬托設計。喬托鐘樓始建於1334年,最終完成於1359年,喬托在建造完鐘樓的地基和第一層后,便去世。此後,由安德里亞·皮薩諾河、阿爾貝托·阿諾爾迪等設計師,根據喬托所遺留下的設計圖紙建造第二層。第三、四、五層為弗朗切斯科·塔冷蒂設計建造,風格為哥特式建築。整體看,四方形的塔樓比例勻稱修長,淺灰白色的花崗岩在陽光映襯下熠熠生輝,鐘樓高達82米,據說登上頂部露台可以獲得360度俯瞰佛羅倫薩的視角,而且看近處教堂圓頂還別有一番風味,阿諾河盡收眼底當然不在話下。我們並不是不捨得花時間攀登414級台階,只可惜當天鐘樓也沒有開放,帶著這個遺憾,激勵著我在後來參觀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時,一心想要找機會登上廣場的鐘樓,鳥瞰鐘樓下四周的眾多美景。
佛羅倫薩我們來去匆匆,帶著深深的依戀,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不得不乘車離開。在車上我還拍攝了一些佛羅倫薩的街道和建築物,有些看上去很古老的建築物,很可能就是某個藝術博物館。但老實說,今天這一天的確很累了。今天是我們進入歐洲的第一天,昨天下午我們從武漢的天河機場出發,說是說早晨6點30分到達米蘭,實際上我們已經將時鐘向後拔了6個小時,我們離開佛羅倫薩時已經是當地時間下午5點40分,實際上是北京時間晚上11點40分。我們除在途中用晚餐外,還趕了3個多小時的路程才到羅馬住宿。記得到達羅馬那家賓館,已經是當地時間晚上10點。也就是說,我們25日下午從武漢出發,經由香港飛米蘭,參觀米蘭和佛羅倫薩後到達羅馬賓館的時間應該是國內的27日凌晨4點了。歐洲六國旅遊之行的第一天就是這樣結束的,我睡得很香很香。
與我同客房的汪老師後來說我是:「又會吃又會玩又會睡」。我聽后既感到自豪又隱含苦楚,要不是我浪費了那麼多光陰,要不是我想追回我那些荒廢的歲月,我或許不會這般積極進取。心想乘著自己現在還能跑得動,想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時光,來快快領略世界上那些最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瑰寶,來償還我欠自己的一筆青春宿債,並盡我所能,向廣大一時間來不及到世界各地旅遊的網友們真實地介紹我所看到的一切。
碧波流煙的遊記:
- 1 俄羅斯遊覽(中)
- 2 俄羅斯遊覽(上)
- 3 探訪里釣島老家
- 4 杭州徑山寺遊記
- 5 尼羅河的斜陽及遊艇晚會
- 6 回顧埃及
- 7 草根遊記(二)
- 8 草根遊記(一)
- 9 塞外風光
- 10 雅典回眸
- 11 日內瓦湖畔及市區
- 12 梵帝岡見聞及遐想
- 13 賽納河、聖心教堂和鐵塔的觀感
- 14 巴黎鐵塔遊記
- 15 走向巴黎
- 16 風雪瀰漫少女峰
- 17 少女峰與因特拉肯小鎮
- 18 琉森湖畔的琴聲
- 19 過了步行邊境橋就到了瑞士
- 20 列支敦斯登印象
- 21 奧地利印象
- 22 羅馬三景
- 23 萬神殿
- 24 納沃納廣場的聯想
- 25 納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
- 26. 解讀佛羅倫薩
- 27 威尼斯瀏覽的感慨
- 28 瀏覽洛杉磯環球影城
- 29 丹麥城
- 30 對斯特恩碼頭的記憶
- 31 從米蘭大教堂的故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