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空間

里下河掠影(上)鍋底窪沙溝古鎮

2024-01-01 10:52:25 NIT鐵蛋 閱讀:1013 積分:2076
    相關景區的詳細攻略:

    陪領導去蘇北里下河地區賞花觀鳥察鹿尋泥巴,整出一篇「大文章」。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很久以前聽說過里下河,以為是條河,後來才知道指的是一個區域,指以淮揚運河往東一直延伸至海濱的江淮水系間的低洼地。華族熱衷水利工程。BC486,吳王夫差為北伐,在江淮之間修築了史上第一條大運河邗溝。

    里下河 @NIT鐵蛋

    唐大曆二年,興築捍海堰 保護堤西農田,築堤取土而成復堆河。北宋,范仲淹續築捍海堰(范公堤 ),各鹽場都堤而建,復堆河串通13鹽場 ,始稱「串場河」。江淮人稱邗溝運河為「里河」,稱東側的串場河為下河。

    里下河 @NIT鐵蛋

    共和國出於治水的需要,以通揚運河、蘇北灌溉總渠為南部和北部界線,以里運河、串場河為西部和東部界線,之內的地域統稱為「里下河」,總面積為1.35萬平方公里,范公堤以東的濱海平原排除在外。

    里下河 @NIT鐵蛋

    早在地質時代的燕山運動之後,蘇北中部一直處於凹陷下沉之中,幾番海水進退,歷經滄海桑田之變。距今7000年前,蘇北海岸線大致在贛榆、灌雲、漣水、高郵、揚州一線。此後,海平面逐漸穩定下來,沿海海域在波浪作用下,東側濱海平原上逐漸堆積成岸外沙堤。長江攜帶巨量泥沙,在江口兩側形成沙嘴,北岸沙嘴與岸外沙堤會合,將里下河地域封閉成寬闊的瀉湖。

    里下河 @NIT鐵蛋

    江淮諸多支流注入,泄湖水質逐漸淡化成為淡水湖,湖內泥沙淤積,演變形成四周高、中間低的「鍋底窪」平原區。清末后,湖區多數或淤為盪灘,或墾為農田。

    里下河 @NIT鐵蛋

    北宋之後,南北苟合,聽任黃河南徒,侵泗奪淮入海,里下河地區成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民國十八年大旱,里下河河港、湖盪大多見底、蝗蟲害稼、滷水倒灌,位於「鍋底窪」的興化「秋無禾,歲大飢」。民國二十年夏大雨,淮河潰堤決口,里下河平原汪洋一片,當秋來夏顆粒無收,災區一片悲涼。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歷史上里下河腹部交通不便,百姓「無舟不行」。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日本人不屑來這裡,民國江蘇省政府流蕩此地避亂,N4A亦在此經營根據地。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時至今日,里下河地區依然水網密布河湖眾多,有高郵湖、寶應湖、大縱湖等。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如今里下河地區已有寧靖高速公路、寧鹽一級公路、興泰等公路,與寧通、滬寧高速公路相接。然而受水系之限及行政區劃阻隔,自省會前往興化、建湖,依然交通不暢,高速公路必須繞行泰州、淮安。這些年來,多次去皖南、江西看油菜花,本省的里下河油菜花一直不曾前往,一則不喜歡平地花田,更主要因素是覺著那邊地方太憋屈。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自金陵去看興化的油菜花,去程選擇普通公路,順便看一下「金牛湖」&「高郵湖」湖口,穿越安徽天長市,兩百公里路折騰了五個小時,費時費神,導航設了「千垛鎮」,發現離景區還有八九公里。圍著小湖繞半圈,到達千垛景區旁的村上,民宿尋不到好房間,這還不是周末。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好在是農家靠近花田,夜色中看上幾眼。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看天氣預報,次日下午才有陽光。一輛滬上來的人家,一大早晨霧中去花田繞一圈,往下一站,聽店家說早晨不要票。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這小村子叫東旺村,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千垛鎮 。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東旺原名楊家莊,老莊台東原為沼澤地。為了生存,楊姓祖先帶人從水下取土,最終堆壘成一塊塊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垛岸。

    里下河 @NIT鐵蛋

    如今村上5000多畝土地全種菜,1100戶人家有182戶經營者在上海購買商品房,申報「藍印戶口」,成了「上海人」。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壘土成垛、擇高向上」如今被美譽為里下河興化精神,「興化垛田」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之一。農業農村部將東旺推介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千垛菜花風景區位於東旺村東側,全國最美油菜花海榜上有名。自2008年以來,千垛菜花旅遊節已連續舉辦15屆。
    千垛菜花水利風景區 @NIT鐵蛋

    去花田景區,工作人員剛剛上班,等上兩分鐘買到票。天氣預報下午有陽光,陽光下賞花感覺更好。然而這票是一次性的,不可以上下午各進出一次。這半天不可荒廢,看圖,西面不遠處有個「水上森林」,先去那邊瞧瞧。
    興化李中水上森林景區 @NIT鐵蛋

    不急,那裡不需要半天時間,森林北面還有處「沙溝古鎮」,貌似熟悉的名字,先去小鎮,陽光差點沒大礙。
    里下河 @NIT鐵蛋

    沙溝鎮在興化市西北部,處在五縣市交界處,西與揚州市相連,北與接鹽城接壤。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導航到了鎮政府,一路詢問從鎮西進入鎮區的原生態街區。鎮區東南部是被「特色小鎮」運動整了容的「遊客」主入口,陣仗有點大,神似「台兒庄」。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小鎮兩度建市、一度建縣。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當年一望無邊的沼澤地,流傳著許多獨特的傳說。水鄉古鎮沙溝,五縣交界,四周「兩湖五盪」,一片蘆草水盪中,唯有鎮中心一塊高墩子地,兵荒馬亂時成了天然的「避風港」,來此避兵的人多了,便成了小鎮。古宅呈明末清初時期的建築風格,且目前大多數房屋保存基本完好。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戰時,地方武裝利用這塊寶地,與官家周旋,建立根據地。這裡曾是N4A在蘇北的重要根據地,也是著名的「蘇中公學」所在地。

    里下河 @NIT鐵蛋

    1945年2月,N4A一師攻克沙溝,成立沙溝市。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沙溝市政府舊址」位於沙溝鎮后大街,原為楊氏宗祠,四進房屋的民宅。
    里下河 @NIT鐵蛋

    主要管轄沙溝、崔垛、時堡、中堡及附近村莊,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約7.5公里,雖說算不上很大, 但這裡卻曾是一片「紅色熱土」。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這裡大概是紅色政權最mini的政府「大院」了。沙溝市政府從成立到撤消,為時八個月,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謀求解放,譜寫了一首水鄉人戰鬥詩篇,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楊家祠堂並不氣派,類似於普通民宅。

    里下河 @NIT鐵蛋

    就是在楊家祠堂這幾間簡陋的民房裡,軍民開展反擊日偽掃蕩、土地改革、國民教育、減租減息、除奸反霸、支援解放興化、動員青年參軍參戰、北撤等一系列行動,為鞏固蘇中解放區政權、解放全中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抗大第九分校,蘇中公學,1945年3月遷駐沙溝,領導機關設在鎮東的古廟三元宮內,學員們按分隊編製分散居住在三元宮周圍的居民家中。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雖說短短只有70天里,但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使抗日主張深入人心,當地各階層抗日鬥志日益高漲……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一座被時間遺忘的古鎮,早在公元前206年,此地就有射陽村之說……科舉時代的進士舉人達120多人。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每當兵荒馬亂之時,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躲避戰亂的好地方。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富商舉家逃到此處,不惜花費巨資建造豪宅,一個小村子慢慢變成繁榮的城鎮,被譽為「金沙溝」。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如今的沙溝已經成為旅遊景區、「全國最美漁村」、江蘇省「味稻小鎮」、江蘇省漁文化旅遊風情小鎮創建單位等。


    興化沙溝古鎮 @NIT鐵蛋


    街巷深處,許多建築被列為文保單位。青灰牆黑色瓦,飛檐翹脊,厚重深邃。這裡的生活氣息比較濃厚,歷史感更深厚,人文氣息更濃厚。希望沙溝能夠永遠保持本真,讓居民守得花開見月明,讓古鎮重登歷史的舞台。

    里下河 @NIT鐵蛋

    沙溝的沙溝大魚圓、藕夾,也是挺有特色。

    里下河 @NIT鐵蛋

    吃完早午飯,天晴了。

    里下河 @NIT鐵蛋

    去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

    興化李中水上森林景區 @NIT鐵蛋

    景區的其他遊記
    NIT鐵蛋的遊記: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