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11.11購物節,至高11111元等你領
最新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空間

環遊華夏天境•08•頂禮五爺朝台雲巔

2024-03-10 20:42:28 NIT鐵蛋 閱讀:876 積分:2002
    相關景區的詳細攻略:

    佛教勝地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位列中國宗教名山之冠。這些年夏日,去五台山拜佛避暑的訪客火爆,官方無奈」限流「,自駕車訪客未預約成功,要換乘觀光車進入景區。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在娘子關夜宿,設個鬧鈴提醒,按官方指令,零時一到登錄五台山官微車輛預約,顯示的預約已滿?過幾分鐘再試……小睡一覺再試,白費功夫。不急,尋到」太行一號「,向北方慢慢晃悠。路上再嘗試預約,依然是預約已滿,算了,等到官方卡口」豆村「再做安排。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我們原計劃五台西線進北門出,看來要將車停在豆村,剩下四十多公里指望景區接駁車了。之後豆村直接去雁門關也就一百公里,順道看看佛光寺也不錯。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娘子關去五台縣豆村,途徑「忠義之鄉」盂縣。縣城北面有個」藏山「,趙氏孤兒藏匿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盂縣有五個村子入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生態不錯。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縣城北」大汖村「,大山深處,村裡如今只有17口人,年齡最小的53歲。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原本這裡是核桃之鄉,能年產15噸核桃,如今只能產幾百斤了。一條水泥路,也因雨天沙石的沖毀。攝影家發現此處景緻,推薦給經濟學家撰文宣傳、推廣,稱之太行山深處的「布達拉宮」。這裡成為攝影寫生基地。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陽泉廣電打造第一部人文紀錄片《大汖》,在央視播出。後來又多了個「歷史文化名村」的頭銜,前來遊玩的多了起來,簡易的農家樂出現,留守的人們生活有了轉機。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另一處古村「駱駝道」就在太行一號路旁。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駱駝道村在縣域最北面牛道嶺下,214省道(太行一號)旁。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據記載這裡最早的居民是胡姓和羅姓,現在多是梁姓。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原住民可能是被洪武大帝強遷,隨著」大槐樹「那批移民去了蘇魯域邊區,這裡變成了往來太行山深處」駱駝客「的歇腳處。明清五百年間,晉商駝幫往返於晉冀山區,道道路蜿蜒曲折,商隊從滹沱河出發翻越過牛道嶺至少需要一天時間,山舍就成了駝幫的休息驛站。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一群梁姓商賈最終定居此地,生息繁衍。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繼而開創「晉商通途、古村驛站」,形成了駝幫文化。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至共和國初期,村裡尚有百戶。崇山峻岭之上,距離最近的縣城也有百里之遙。這些年,年青人大多外出安生。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留守的大多是上年歲的人,經營者兩百多畝薄田。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小山村的房屋全部用石頭蓋起來。雖說也是十戶九空,但留守的人們依然維護著家園的美好。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我們到來時,逢學校假期,有人家子孫上山避暑陪護老人,村裡不想傳說的那樣寂寞。這裡海拔剛好1000米,水土還算可以。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聽村裡的小妹說,北山通往五台縣的公路塌方,交通中斷了許久了,這些天幾乎沒他遊客過來。府上欲使鄉村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旅遊產業,可惜有地利無天時。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村北的牛道嶺,陽泉1號路0號碑,盤山公路的最高處,有人建了一組懸崖航空房,陽光的普照下熠熠生輝。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懸崖航空房能夠觀賞山景仰望日月星辰。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山上有烈士紀念碑,牛道嶺阻擊戰紅色資源被挖掘,這裡以後也許會成為「網紅」打卡地。

    駱駝道古村 @NIT鐵蛋

    過山口不遠,果然見塌方。回頭下山,找到高速公路入口,橋隧穿越牛道嶺奔五台。過達豆村已近日落,沿途尋見」限流「的警亭,無人值守,更無」擺渡車「守候。ZF對本省的訪客網開一面?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到達五台景區西門,值守人員沒有任何廢話,售票放行。吾佛慈悲,謝謝啦!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一路疾馳,到台懷鎮已是入夜。天哪,十里商街,這哪裡是我記憶中的佛國?不管它,擠到商街最上部,緊鄰老台懷鎮尋得住處,湊合一晚。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天亮,早早吃飯,直奔大螺頂旁的停車場,怕去晚了堵車。大風,索道纜車停運,伴隨虔誠的香客徒步登頂。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第四次上來了,看看有啥變化?白塔不見了,搭棚維修中,頓感台懷神韻失色不少。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與我記憶中好像還有很多不一樣,翻出我的老照片看看,這是2001年的。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下面是2003年夏天,剛好20年前。台懷鎮公路兩側以前有很多「棚戶」。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翻到2009年秋天的照片,和現在差不多,台懷鎮小河西岸,棚戶不見了,變成了綠地。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白塔很漂亮,那時就已經車滿為患了,路旁停滿了車。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估計三年疫情下來,塔髒了,疫情突然消失,趕緊翻新一下。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這一次,陪我家領導來五台禮佛,認真走走。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塔院寺東門也在維修,經典的入口空間無法體驗。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小白塔還在,只是難以親近了。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這棟普世風格的白宮無梁殿,是我記憶中的空白。我難道沒進過顯通寺?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菩薩頂,大清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宮,五台山最大的黃教寺院。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腦子空空,也記不得是否上來。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五爺廟,確認以前沒拜過。據說五爺是財神爺的化身,人們都在此求財、求官、求事業、求平安、求健康。我進去是好奇裡面的大戲台,前兩年我一京城的哥們在這「捐演」過一場大戲,他是半個「旗人」,現日本籍。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主寺區到殊象寺還挺遠,步行要十多分鐘。
    山西五台山風景區 @NIT鐵蛋

    起得早,領導身體好,這才半下午,台懷鎮便走了個遍。接下來去哪?既然車開了進來,北門下山,看看能否有機會上北台或東台頂。

    五台山清涼勝地埡口 @NIT鐵蛋

    限流果然車少,一路順暢……臨近清涼聖境牌坊,傻了眼。剛好趕上去北台、東台的擺渡車載訪客下山,幾十兩中型客車排隊在下山在路上。公路兩側許多臨時停車佔道,只剩一條道能行車。有輛京牌商務車車上有乘客,司機不知道去哪了,停的不規矩,大巴過不來,雙向堵了一大串。
    五台山清涼勝地埡口 @NIT鐵蛋

    兩縣交界處,繁峙警察在忙活,然而亂停的多在五台縣這一邊,只有「臨時工」忙來忙去協調。一堵就是兩個小時,五點多了,終於挪到牌坊口。牌坊旁有輛車下山了,請示值班的警官,允許我們臨時停靠。
    東台頂 @NIT鐵蛋

    哈哈,八點才天黑,這兩個多小時徒步訪東台頂剛好。
    東台頂 @NIT鐵蛋

    東台頂我到過兩次,只不過沒步行過。第一次上東台,我們開個小轎車就上來了。09年那次,自駕車已禁止上北台頂,東台頂還是可以上的。
    東台頂 @NIT鐵蛋

    現在都必須搭車了。
    東台頂 @NIT鐵蛋

    五台山除了南台外,東台望海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都歸繁峙縣管轄。
    東台頂 @NIT鐵蛋

    我家領導也喜歡高山徒步,一路興緻勃勃。
    東台頂 @NIT鐵蛋

    海拔2500+,這高山草甸上真的清涼。
    東台頂 @NIT鐵蛋

    清涼山志載:「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夏,故日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北齊以前這裡稱清涼山。據地質學家講,大約在二、三千萬年以前,五台一帶地面平緩,後來山地慢慢上升,地面被高高抬起,再經過長期的風化和各種剝蝕作用,形成檯子。現在台頂部分,就是過去的地面殘留。

    東台頂 @NIT鐵蛋

    瞧,上圖,二十多年前國慶節,我第一次上五台,雪后駕車上了東台頂。下圖,這才七月初,領導在東台巡視,身著薄毛衣。放眼東望,千嶂盡去,萬里無礙。

    東台頂 @NIT鐵蛋

    上了台頂,才能聲稱到過五台山禮佛。五台山青廟、黃廟有一百多處,人說沒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想要全部遊覽那是不可能的。

    東台頂 @NIT鐵蛋

    人家上東台頂上看日出,我們趕上賞日落。

    東台頂 @NIT鐵蛋

    我們一天就把台懷鎮上的寺院全部參訪完,午飯都沒吃。這到了東台頂,已是近晚七點,涼風一吹,飢餓感十足。好在背包里零食多多,尋出避風處吃點,小憩片刻。大佛的身後,有處食堂,有人進出。探身入堂,詢問:「有吃的嗎?」

    東台頂 @NIT鐵蛋

    有,免費。只是菜沒了,有熱湯熱饅頭鹹菜。太謝謝了,那黃饅頭太好吃了,素湯也不錯。

    東台頂 @NIT鐵蛋

    又上來一大鍋菜面,大姐盛上一碗遞過來,她認為我沒吃飽。「夠了,吃飽了」。

    東台頂 @NIT鐵蛋

    起身尋視,食堂一角有功德箱,有二維碼,去刷一下,每人供奉20元禮吾佛,喇嘛拉加素切!

    景區的其他遊記
    NIT鐵蛋的遊記: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