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11.11購物節,至高11111元等你領
最新驢友遊記 >NIT鐵蛋的空間

山東泰山~東夷溯源

您已經去過 0 個景區
2024-08-02 10:25:26 NIT鐵蛋 閱讀:12263 積分:10171

前些日子,拜讀了講談社關於中國史的專著,提到: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和日本東京大學人類學系分子進化研究室合作,通過對山東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墓葬,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東臨淄古墓群中古人類遺骨中提取的DNA樣本所做的檢測分析,研究表明-山東齊地,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春秋戰國晚期,當地人的人種特徵都是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白種人)。 到了隋唐,當地人的人種特徵才開始轉變為近似於今天新疆中亞的黃白混血種人。明清轉變為較純粹的蒙古利亞人種。這個研究結果在2000年「21世紀中國考古學和世界考古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公布過……

岱廟 @NIT鐵蛋

一張示意圖,如果南極冰山因氣候變暖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中國沿海淹沒的領土,其時中國的海岸線將出現重大改變。一萬年前中國的海岸線可能就是這個樣子: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半島還是海中孤島,直到《夏本紀》,那裡的人還被稱作「島夷」。這片土地竟如此年輕!

曲阜孔廟拓片孔子像拓片是這樣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幸虧孔子在魯南,否則……我幼年時居住地緊鄰魯西南,海拔四十米。電視信號來自泰山,生活用品近半數產自山東。不少老師一口山東腔。打井不到四十米深,海砂貝殼出來了。近年還有大鹽礦興建。梁山離我們不遠,幾百年前還是800里水泊。小時聽山東籍的鄰家大娘總是擔心黃河決口洪水再來……不說了,擇日再登泰山朝聖!


之前兩登泰山。第一次是大學畢業那年暑假,參加政府星火計劃,為曲阜老鄉規劃鄉鎮。那是1986年的八月,在山東一個多月。我們那個村鎮叫小雪,南去數里便是孟子故里。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老鄉們熱情,專程帶我們上泰山,可惜天不作美。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能見度不足五十米,啥也不見。以至於之後十幾年老以為是夢中去的。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若不是翻出這幾張照片,真的不敢肯定上過玉皇頂。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那時年輕,自曲阜騎車便上了鄒縣的嶧山,來回100多里。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嶧山海拔582.8米,是我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 。鄒城市東南10公里處,104國道東側。嶧山雖然山不高,但卻集雄奇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孔子 、孟子 、秦始皇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嶧山的奇特在於其罕見的巨石景觀。山上的花崗岩巨形石蛋群,華麗的石林及奇形怪狀的花崗岩滾古形成各種天然群雕,玲瓏別透,神奇秀靈。山如全卵,大小億萬,以堆石為奇功。神話傳說女媧煉五色石神工補天,而將滾滾亂石疊成嶧山。梁山伯 、祝英台求學於"梁祝洞"……

嶧山風景旅遊區 @NIT鐵蛋

山東是一個神奇的省份,充滿了文化和傳說。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三孔。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尼山石刻。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孟母林。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回看當年照片,曲阜人不像傳說中的人高馬大。但和孔子像太不像了。12 年的輪迴,澳門回歸前,又登泰山。這次陽光明媚,老幼三代,自中天門全程上下十八盤。沿途人文景觀多多……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頂上,兩位少壯還奮力爭奪制高點……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小大侄爬十八盤是與我鬥氣,搬塊石頭……路人詫異,我戲之--練輕功。去年他體院本科畢業了。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一路下山……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中天門再搭車。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2004年春,專程拜訪齊都臨淄后,於泰山東返寧。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泰山之北,果然人高手大。看了一個新聞,山東都出土了五千年的兩米巨人!一米八的屍骨比比皆是,看來是自古就有基因。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69.7cm,其中山東男性身高最高為175.44。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江蘇171.54。看來齊是齊,魯是魯。廣西169.68,湖北169.54,湖南168.99。是一個人種?


這年開19大。以實際行動捧場,來個魯豫晉冀滬閩接力游。現今交通便捷,高鐵+共享單車橫掃半壁江山。

西柏坡

西柏坡 @NIT鐵蛋

五嶽寨

五嶽寨 @NIT鐵蛋

黃河口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NIT鐵蛋

東平湖

泰安東平湖景區 @NIT鐵蛋

回龍天界山

新鄉回龍天界山景區 @NIT鐵蛋

錫崖溝

錫崖溝 @NIT鐵蛋

王莽嶺……

王莽嶺 @NIT鐵蛋

鼓浪嶼

廈門鼓浪嶼 @NIT鐵蛋

泉州

泉州舊城 @NIT鐵蛋

武夷

福建武夷山風景區 @NIT鐵蛋

十月里陸續拿下。累啊!


前兩年就有要登泰山的想法,11月初正好有機會,於是擇日不如撞日,這次要東線爬著上去~天燭峰上山,從紅門下山。攻略講天燭峰是自然景觀,泰山深處,有機會拜訪原住民。背起背包,上路。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有了摩拜,可以省去的士花費,上山前亦可藉此熱身,順訪老城。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靈應宮靠近老城。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道教在泰山發端,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道教尚未具備宗教形式時,泰山一帶即有黃老學說的傳播和方士活動。金元時期,泰山是全真道的重要活動場所。「長春真人」邱處機曾游泰山佈道,主張「以道為主,兼融儒釋」,在北方勢力極大。傳說成吉思汗崇拜邱處機,賜號「無為演道大宗師」,並敕免該教廟觀和道士一切賦稅。清代,康熙謂「一切僧道,原不可過於優崇」。正統的道教逐漸衰落,而以碧霞元君為代表的民間神祗信仰空前發展。民國建元后,民間朝山禮神祈禱齋醮活動繼續流行,廟觀成為「道士的飯莊」。「文化大革命」時期,道士被驅逐,廟宇關閉,道教停止活動。1978年後,道士陸續回廟。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第一次近距離感悟道德之正能量。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隔壁是邱道長的場子……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泰安靈應宮 @NIT鐵蛋

老城不大,岱廟居於中軸。之前照例商業街一條。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岱廟屬於龍門華山派,碧霞祠、王母池、玉皇廟屬於龍門派,三陽觀、關帝廟屬於鐵拐祖師雲虛派。

岱廟 @NIT鐵蛋

到處收錢,我等苦逼工薪者。這次沒購票入岱廟,而上騎著共享單車圍廟城細細品尚。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自古以來歷代君王黎民崇拜泰山,不得知其緣由。

岱廟 @NIT鐵蛋

岱廟形制之高比肩金鑾殿,勝於孔府。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難怪山東人總有自豪感。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牛皮不是吹得,泰山不是壘的。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東線登山,一條古道。計劃路線:從天燭峰山門—天燭峰—后石塢谷口—玉皇頂—日觀峰—碧霞祠—天街—南天門—十八盤—中天門—壺天閣—紅門宮

河南郭亮洞掛壁公路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先去傳統山門大紅門處祭拜。

岱廟 @NIT鐵蛋
岱廟 @NIT鐵蛋

向東環山騎行,上坡,終於腳力不支。為次日保存體力,後半程還是乘公交吧。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到達泰山東街,天色近晚。近處竟然無賓館酒店。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這裡可以直視岱頂的電視塔了。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早年黑白電視全靠他了,雖然我們遠在蘇北。毛主席就是通過它和我們永別的。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執行B方案,後退兩站路,聯繫民宿~a自在的旅行 微信z15269845667.艾窪新村,步行2.2km,小意思。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晚上周邊尋飯莊,老闆娘一口土語,人高馬大,面色白皙,有西域之風。看來祖先基因依顯。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次日7:30,出發。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天色漸好,但寒流將至。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登山路進山口距泰山火車站約20公里路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山上比下面要低十度。是夜玉皇頂將零下十度以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搞了個封禪大典,霸佔了正路好像來的人不多,全靠旺季拉客。但十一月依然是旺季票價。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進去不遠,東線中唯一的網點服務,往裡靠自己了。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太陽出來天大晴。


泰山天燭峰景區,因大、小天燭峰而得名,景區全程約5.4公里。過封禪大典實景基地、拜山亭、升升亭、仙鶴灣、龍脊,好漢坡、山呼門、風魔澗,大、小天燭峰、九龍崗、元君廟、北天門等景點,直達玉皇頂。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網上如此介紹:天燭峰在泰山的東北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直達岱頂。沿著這條路,可見天燭峰景區的景緻。這裡,奇石能言,清泉有聲,大小天燭朝天立,懸崖巨壁夾谷行。將軍山如大將軍披甲,羅漢峰似眾羅漢疊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嘆為觀止。這裡,藍天高遠,大山空曠,松濤陣陣,白雲悠悠,是尋古探幽的好去處,只有到這兒來,才能領略到山林野趣的真諦。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這裡是泰山常規登頂路中最為原始和古樸的路線,也是自然景觀最美的一條路,代表了泰山自然景觀的極致。整個景區宛若一個巨碩的盆景,是泰山風景「奧絕」所在,優美的風光可與黃山媲美。除登山盤道外,很少人工開發痕迹,充滿自然原生野趣,猶以松奇洞幽著名。適合攝影愛好者、自然山水愛好者、自助旅遊 者。長達5.4公里的帶狀風景區。因景區中的天燭峰形似蠟燭而得名。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入口處遇到五位省城來的年輕人。大半程前後相伴。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從泰山天燭峰景區到山頂的后石塢景區,是泰山最早登山路線,也是自然景觀最集中、最優美的一條路線。這裡山峰險峻,山谷幽深,奇松怪石遍布,山泉、溪流、瀑布隨處可見,充滿了自然的原生野趣,所以人們稱之為泰山的奧區。遊人置身其中如在畫中,所以又稱為泰山的十里畫廊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傳說中的的大天燭?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好漢坡沒太大難度。此處坡度40度。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巨石稱龍脊,俗稱鯉魚背。因其山體巨大而光滑,色澤桔黃,勢如卧龍而得名,此石形成於25億年前,石中含有斜長石、石英等礦物成分,形成了黃色的縱橫石紋,錯綜複雜,猶如天書,非常壯觀。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此路又為秦御道,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公元前219年東封泰山時,於此登山。前面山呼門。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又稱望天門相傳秦始皇登封泰山,文武大臣在此三呼萬歲,故俗名呼門。此處兩山夾道,原為一天然隘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石豁狹窄,且兩側十分陡峭,為方便遊人,世紀初,在此興建門樓以壯景觀。望天門是觀景的絕佳所在。玉皇頂遙遙在望,回首來路,山道隱於叢林中;泰山余脈綿延起伏。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天公開物 站在山呼台上,向東南望,峰頂奇石嶙峋,或人或物,形肖神備,尤若天公造化,萬物始出,此山因此得名天工開物。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門北側危岩從深澗中高高拔起,人稱山呼台。山呼台下臨天燭大峽谷深淵萬丈,對面是拔地通天的大、小天燭峰。站在山呼台上,望山勢累疊,如一幅大氣磅礴的山水畫屏。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站在山呼台上,向西北望,天燭峪大峽谷突然升起近百米,三疊上端,由於岩石被水長期切割,形成深溝,雨季瀑水從這一狹長的石溝中涌下,遠觀似一線,人稱一線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過瞭望天門,壁立千仞,奇峰插天,松濤轟鳴,雲霧繚繞。真乃是山河壯麗,萬千氣象啊。而腳下,正好峰迴路轉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森林浴場,自山呼門至北天門,長3里,佔地3萬餘畝。群山環繞,古松密布,這裡的負氧離子濃度非常高。一般都在6000個/立方厘米以上,雨季在12000個/立方厘米以上,雷電降雨後濃度更高,空氣非常清新,是極佳的養生勝地。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山頂比下面要低十度。是夜玉皇頂將零下十度以下。背陰處必須穿上冬衣。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大天燭,天燭峰景區的主峰,此峰因其陡峭高拔似燭入天,並區別於西邊的小天燭而得名。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又因遠看像一個碩大的牛心,故自古山民又把它同亦像牛心的小天燭相區別,呼之為「大牛心石」。其實,這座峰遠看確也幾乎就是一整塊巨石,峰南臨澗的石面,至少有兩個足球場大,十分壯觀,使人一下就想起了西嶽華山北坡那兀立千仞的石壁。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燭峰下面的山峪叫溪里峪。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哈哈,峪里遇相識。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岩穴深邃,湧泉不竭,昔有魔女地化此,又名風魔溪。」此處山深谷險,多生怪風。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這才是小天燭。相較於大天燭,小天燭的形體雖小,但是它挺拔俊秀,景緻奇特,石峰從谷底拔起,直插雲霄。風頂的燭焰松,颯爽英姿,傲然而立,從遠處望去,宛如一支正在燃燒的天然巨燭。大小天燭兩峰雖然有大小差異,但形狀卻十分相似,更令人驚奇的是兩個峰頂都自然生長有一顆形狀相似的「天燭松」。小天燭之秀與大天燭之雄,相映生輝。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離玉皇頂不遠了。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熱了,內衣汗濕,去掉長內褲。轉眼到達天燭上方。盡覽來途。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在天燭峰景區如果留心,您可以看到許多用石塊壘起的石凳,您一定好奇這是做什麼用的,是用來休息的嗎?事實上這是當地人用來牧牛的。牧牛人會在石凳上定期撒鹽,便有牛羊前來舔食,稱作啖牛這是泰山奇特的牧牛方法。遊人有時也會看到山崖上有牛形單影隻,悠哉悠哉,而附近並沒有牧牛人,還以為牛走丟了。其實不是的,平時牛在山上並無人管理,但只要定期之,牛們便都會聚攏來。這種牧牛的方法在泰山至少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進入泰山後石塢景區,自此至北天門總稱為後石塢,又因后石塢距南天門約十五里,故又名后十五。面積123公頃,平均海拔1300米,為半高山型濕潤氣候。植被覆蓋率90%以上,植物種類豐富,以森林、灌叢及石質地稀疏植被為主,生態原始。內有九龍崗、元君廟、獨足盤等景點。數億年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泰山後石塢秀麗的自然風貌。后石塢景區以奇松、怪石二絕著稱。奇峰突兀,挺拔萬狀。深谷絕澗,路隘林深,峭壁間倒掛古松,懸崖上飛瀑直瀉,雲海松濤,別具特色,被稱為岱北奧區。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后石塢的松 是世所罕有的天然古油松林,樹齡300年以上,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油松群落。它們有的側身壁障;有的屈居深壑;有的橫空欲飛;有的直刺雲天;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倒掛懸垂。真是蒼松如龍,千姿百態。這裡的古油松雖經千百年寒暑而不凋不零,挺傲蒼健而不攀不附。大自然的風刀霜劍,鑄就了后石塢古松的偉岸身軀。它們鱗甲灼灼,銅干鐵枝,狂風襲來,松濤陣陣。如姊妹松、卧虎松、飛龍松、英雄松、青龍松、白虎松、燭焰松、蟠龍松……無不風姿獨具,盪人心胸。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海拔1300米的后石塢,地勢複雜,正處於雲霧頻繁出現地帶。夏末秋初,這裡時雨時晴,時雲時霧。時而山風呼嘯,挾帶白雲繞山澗滾滾而上,在東南方形成壯觀的爬山雲。頃刻間,南面諸峰競相披上輕紗,只露出山頂一抹黛色,如同海浪中的幾頁小舟。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有時雲瀑布由玉皇頂直瀉而下,伴著陣陣松濤,撞到石壁上,萬花迸濺,然後將整個后石塢籠罩。遠處的古松便會隱入霧中,僅露出凝重的剪影。如果是月夜,一輪明月從九龍崗古松枝椏間冉冉升起,恍如玉盤。古人有「風雲生足下,皓月擁胸前」的吟誦。

將至山頂,有岔路,左邊玉皇頂可見,右邊上去?去看看,不會太高遠。感覺體力上好,但一路遊玩時間有點晚,快些。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數百步后,見一廟宇---元君廟。后石塢元君廟依山臨澗,前俯古松園,后傍天空山。是泰山後山奧區內的主要人文景觀,由一組精巧古雅的中國古代建築群構成。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后石塢碧霞元君廟分東西兩院。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西院正殿祀元君,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東舍為萬松亭,后改為彌勒殿。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寬闊的西院古松參天,泉水叮咚,元君廟建在院子的中央,殿前的青龍、白虎兩棵松樹挺拔高聳,冠蓋廟宇,整個院落顯示出一派神仙勝地的威風。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沿石級而上是透天門,該門是后石塢最為完整的明代建築(建於1596年),由21塊石頭組成拱形門,門寬1.35米,精巧中不乏質樸。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進透天門為東院,它雖然型制不大,但畢竟是建在高處,給人以高大之感。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正殿為三官殿舊址,西舍上為蔚然閣,下為呂祖洞。三官殿門口台階上有一山楂探出,下覆一巨石,石如老翁端坐,稱昊天上帝像,也叫三心地山,是古人有意保留下來的。更為獨特的是兩個配殿的正門都朝外,這在古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兩個正門處都是極佳的觀景點,站在蔚然閣西門處,元君廟、彌勒亭、黃花洞都在腳下了。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廟東花果園內為清雍正年間建「元君墓」和「白猿墓」。還有雞……畫家。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西院後有古洞,周圍多黃花菜,因名黃花洞,傳為元君修真處。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石洞寬闊,天然而成,洞頂滲水滴珠,叮咚入池,名靈異泉,又名來鶴泉。洞內有盛夏尚存冰柱的奇觀,故清康熙年間巡撫蔣陳錫題「靈山玉柱」。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 黃花洞 」傳說是元君修真處。碧霞元君是以中國大陸華北 地區為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其道場是在中國五嶽 之尊的東嶽 泰山 ,位於山東省的泰安市 。碧霞元君的影響力由山東省泰安市傳播開來,歷經上千年,特別是在明清時期以後,對於中國北方地區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廟北天空山,俗名玉女山。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傳古時堯曾登此山,故又稱堯觀台。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急匆匆拜離元君廟,下了山坡。糟糕,右小腿正面隱疼。已是午後一點半,沒在意,下坡路已是陰影。下肢著涼,立即穿長內褲,再套上護膝。為時稍晚,後來下十八盤,吃盡苦頭,有力不能使,堅持至中天門乘車撤離,一周后痊癒。這是后話……

之後石河------和太白山石海無可比處。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這種植物叫花楸,是泰山上常見的一種落葉喬木,主要分佈在800米以上的溝壑,果實成熟後為橙紅色,狀如珍珠,晶瑩可愛,是稱「泰山紅豆」。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深秋時節,站在岱頂四處遠眺,或紅滿一處,或紫盈一溝,點點片片裝點著壯麗的泰山。詩云:「紅豆生泰山,秋來發滿枝,願君多拍攝,此物最相思」。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紅豆生北國,秋潤更迷人!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在後石塢口看到的北天門和空軍賓館。十五分鐘可到玉皇頂,觀日出只需15分鐘路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坊北是摩雲嶺,好的大嫂打掃落葉,防火……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不用仰視玉皇頂了,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北山玉泉寺,真正的驢路,夢裡再會!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泰山東線-天燭峰 @NIT鐵蛋

之後是傳統路線,不再累述了。發幾張圖……

玉皇頂 @NIT鐵蛋
玉皇頂 @NIT鐵蛋
玉皇頂 @NIT鐵蛋
玉皇頂 @NIT鐵蛋
玉皇頂 @NIT鐵蛋

又見天生橋。

玉皇頂 @NIT鐵蛋

這個與時俱進~不靈退款。

玉皇頂 @NIT鐵蛋
玉皇頂 @NIT鐵蛋

還有高跟鞋虎妞。

玉皇頂 @NIT鐵蛋
玉皇頂 @NIT鐵蛋

別了,五嶽至尊。

玉皇頂 @NIT鐵蛋


後記~書摘

2500 年前的臨淄人線粒體結構接近印歐種系的西亞人,這種接近是因為人類的遷徙造成的。春秋時期流行的《碩人》等詩歌,說齊國的姜姓女子皮膚多麼白身材又多麼高挑。中國人平均比歐洲人矮,所以山東人的身高一下就凸顯出來。「山東大漢」是個常用語,就是指山東男人普遍較高這一現象的。黑陶文化遠不止中國的山東與義大利半島。地中海其它島嶼、以及源頭在7000年以上突然於4000年前消失的印度哈拉巴文明都有黑陶的痕迹。中國古代的文明不是單一的一個源頭,它的構成極其複雜多樣,一言以蔽之的行為是不可能解釋清楚中國文明形成的,我們只能找到其主要的一些支派(比如黑陶);更多的細流同樣貢獻了他們的光輝,但同樣極大擾亂了我們的視線。

山東泰山風景區 @NIT鐵蛋

數萬年前,冰川再次回歸,實際上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再分配」。儘管在魏晉唐宋時期發生過許多次從北到南的移民,但DNA的研究成果也顯示,史前時期出從南到北的遷徙更有影響力。中國人起源要經過中東,中國早期的文明同樣要得益於中東地區。大約1.5萬年前,第四紀冰川開始融化,導致了地球上的地理巨變。積聚在北方的冰帽融化為海水,海平面在上升。從那個時期到今天,海平面發生激烈波動。所以,在新石器時期開始的年代與今天的地理環境有很大不同,某些差異可能大到難以置信。

曲阜孔子文化園 @NIT鐵蛋

7400年時,華北海岸線還位於保定—石家莊—邯鄲—安陽一線的太行山麓。簡單地說,今天中國的東部地區凡在地形圖上表現為綠色的部分都曾經被浸泡在海湖沼澤里,山東地區的泰山附近曾經是一片海島。炎黃先祖那時還是山民,泰山東夷漂浮海上,今天50%的中國人可能居住在當時的大海與湖泊里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在那時中國西北地區以及山東地區文化發達的原因之一,1000多米的泰山也一樣使人們非常之安全,他們不常受到海潮波動的威脅。今天的黃河流域氣候相當於今天的長江流域,華北東部平原被水淹沒,部分則成沼澤;山東實質上成了孤島,水和沼澤將其與華北西部高原隔開。在冰期后的海侵高峰期,華北平原很可能上不存在。人們居住的主要低地是位於西邊高原東部的山丘以及山東高低附近的山丘。 後來水退了,同期河沙及沙塵堆高了沼澤,炎黃東夷成陸鄰了。

今天世界上一半的濱海土地曾經是海,某些文明交流海路比今天短了,東亞與中東的交流如使用水上工具就縮短了一半的路程,不必經過馬六甲海峽,他們或許甚至可以駕船直接在印度「平原」上航行,然後到達兩河流域南段。紅海與地中海曾經是連通的,歐洲只有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高山作為島嶼凸出在海面,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可以在這些地區才可以發現密集的古人類活動痕迹的原因所在。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也露在外面,所以有一部分人居留在那裡並形成歐洲的愛斯基摩人——就是著名的拉普人。

聞名天下的北京猿人由於時間已經超出了第四紀冰川,所以不可能與中國人有關。杭州灣附近的7千多年前的河姆渡已經發現了一些「大船」的痕迹。我們應該把他們想象為生活於一些孤島上。在仰韶文化之前,河南的舞陽賈湖文化,已經出現了令人迷惑的符號--文字的雛形。幾乎是中國最早的符號了--遺址時間為大約8500年前。這些符號與後來的仰韶符號以及甲骨文之間,有一定繼承關係,最奇特的是這個關聯一直延伸到中東去。在著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之前也有類似的符號存在,並且,在埃及遠古也出現了幾乎與裴李崗、賈湖一模一樣的的磨盤。他們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傳播關係,現在還不好定論,只能說早在9000年前到3000年前這段新石器時代,中國與中東之間一直發生著某種我們尚不知道的神秘聯繫。既然中國人整體經歷著從非洲方向而來的遷徙,那麼這個聯繫就不是特別難以猜測。

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一塊中東泥板上記載著世界產生的過程:「最初沒有蘆葦,沒有樹,沒有房屋,沒有城市,到處都是海洋。」這說明,當人類有記憶的時候他們所知道的就是「海洋」。後來陸地才慢慢顯示出來,給人們以存身之地。實際上這可能是文明開蒙之後人類具有語言之後的最早記憶,其主要特徵是:到處都是汪洋海水。

在中國境內泰山並不特別高大,才1千多米,為什麼它會是中國古代最神聖的具有人文價值的大山?從大汶口文化或許已經奠定其神聖地位。東部地區新石器時期主要由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先後組成。山東一個滕縣遺址,「早於大汶口文化的類型,該類型與後來發現的裴李崗文化有相似之處」。這不奇怪,從地形圖上看,那是兩處最近的「島嶼」,他們之間應該曾經是一片「湖海」--微山湖。兩地之間是通過舟船之類的工具達到交流。

迄今為止已經發掘了100處大汶口文化遺址。這些遺址儘管出現於魯東、皖北甚至豫中,但其核心分佈於山東、蘇北。並且這些遺址多為墓地,而非居住地。對於大汶口文化以及它前後和周圍的東部文化的總結是:偏于海洋特色。並且之所以多發掘有墓地而不象仰韶那樣有許多的居住地發掘,原因是他們更多地生活在船上,船就是他們的居住地。或者他們的房屋就建立在水上或水邊,這一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的居住地會在發現概率上少於仰韶文化,墳墓就不同了。即便在上個世紀,許多漁民除了必要的採購以及埋葬親人他們幾乎是拒絕上岸的,與岸上的人們幾乎成為兩個不同的民族。當然,也不要誤以為大汶口文化是純粹的海洋文化,他們也發展農業,任何一個謀求發展的群體在當時肯定已經意識到農業的不可或缺,所以他們最有可能整體是「兩棲」群體。大汶口人到底來自哪裡?根據對大汶口和西夏侯遺址(山東曲阜)人口的一項研究而推斷其居民為波利尼西亞人種,而與同時代的仰韶居民有著顯著差異。

水退了,同期河沙及沙塵堆高了沼澤,炎黃東夷成陸鄰了。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黃河下游沖積扇已基本形成,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之間的陸路交往就必然便利了。

突然多出來的這些土地使整個東亞看起來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埃及與兩河流域出現了許多發達的王國,中東那些具有戰略眼光的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不會不關注到東亞長出了一塊巨大的肥肉。這些遺址位於海岸邊的事實還是給了我們許多想象的空間。傳統的說法是當夏禹在(塗土)山召集各邦首領時,有萬邦首領攜玉和絲綢而至。至商湯受命於天來肩負重任時,尚有3000餘國。到了周武王大會諸侯而檢閱軍隊時,還有1800個諸侯。當周王朝開始將王都由鎬京向東遷至洛陽時,還有1200個邦國。儘管夏商周三代中有統治時間較長的時期,然而,三代可能至多是諸多國度中的某幾個,在一段時間裡取得了統治權而已。但是該三個政權在各自所進行的時期,其文明發展的水平可能高於所有別的國家。周朝是中國文明的開始——西方人多持此論。

新石器時代從東北到華北的交通,可能更多地通過海岸的路線;在龍山文化時期,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在文化上有著明顯的相似形,其相互間的聯繫,只能通過航海船隻來進行。

新石器時代「從東北到華北的交通,可能更多地通過海岸的路線;在龍山文化時期,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在文化上有著明顯的相似形,其相互間的聯繫,只能通過航海船隻來進行。20世紀上半葉,一些西方學者已經指出南島語和漢泰語之間的關係比漢泰語和藏緬語的關係更密切。與之同時,還有許多藝術史家、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為了說明南島文化與中國中南部早期文化的一致性而做了大量論證。印度尼西亞人可能來源於洞庭、鄱陽湖之間,『東夷』是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美國人類學家楊江認為,早在公元前4000年,馬來-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就開始了從中國東南出發的長途遷移活動。他們向南穿越印度尼西亞,向東到達南太平洋諸島。絕大多數遷往南洋的夷越,至今還保持著與古越族相類似的文化習俗。中國大陸與南島文化之間確實存在密切的文化聯繫,只是把起源方向調整一下可能就正確了。比如,實際上中國東部出現的部分人群是1萬多年前第四紀冰川融化時從赤道回潮到中國大陸去的。當然也有可能這些地區是互相交流的。比如在冰帽擴大期,中國大陸的人類被趕到回歸線之內的赤道附近,然後在融化期他們又回到北方,發展之後部分人又擴展到赤道附近,這是有可能的。在證據稀少的情況下認定有文化聯繫就可以了,不要過早下結論誰是誰的祖先。

假如沒有航海能力,無論是從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還是中國大陸向太平洋群島進發(或者反向)都無法進行,古代很久以前人類就可能具有超乎我們想象的航海經驗與能力。否則以上這些語言學上的結論就不存在。當然,我們或許對此有另外一個解釋,那就是所有這些目前看起來隔絕的地方由於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全部都陸地相通了。西方學者蒲立本(E.G.Pulleyblank)所著《上古時代的華夏人和鄰族》也說:「台灣北部大岔坑的繩紋陶文化,依碳14測定,年代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種文化與大陸福建和江西的新石器文化有關,這兩地的文化目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商朝的海洋特色非常鮮明,這一點已經無庸質疑,並且就人種方面許多人提到他們與太平洋人群的聯繫。

商人發源於海邊(山東),假如在海邊沿岸找不到文明的根源,例如龍山文化的光亮黑陶以及青銅器的冶鍊起源等在那裡找不到起源,那麼勢必要繼續向海外尋找。但由於商的海洋特性被掩蓋了,所以它的海洋根源也被掩蓋了。山東曾經出土有大量的歐羅巴人種,並且這一地區的歐羅巴人種現象直到公元5世紀還很明顯,唐以後才趨向蒙古人種。在這一地區的漢墓中畫像中看很清晰地看到,2000年前一群騎馬的大鼻子奮力抵抗著蒙古人種。奇怪的是那些蒙古人種卻划著船!假如不是事先知道他們是漢墓作品,你可能會認為這是近幾百年內歐洲人的侵入。看來在我們失去記憶的遠古,確實有大批歐羅巴人來到過山東。從畫面上還不好判斷兩個不同的人種誰是原本的居民誰是入侵者,不過乘船人為漁民這一事實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這個問題可能只有等待更多的考古發現來鑒別了,不能簡單地認為歐羅巴為原住民,蒙古人種的漁民就是後來者。中國沿海從南到北在新石器早期就有人居住,而且有獨具特色的依然還不知道根源的一些文明,但他們首先皆總體屬於海洋文明。到商朝這個海洋文明得到進一步的拓展,並且幾乎可以說是中國曾經有過的最為開放的時期,因為航海技術的積累到此時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隨後的東周使這個開放的大好局面很快就結束了,因為質樸的原始時代結束了,甚至連過去那種足以維持中西方交流的政治秩序也破滅了,春秋戰國來臨了。

從宏觀的角度看很有趣。似乎在新石器晚期,農業文明逐漸擊敗了海洋文明;但是到了1000多年前,海洋文明重新在一個更高的文明平台上重新攻佔了全世界。100年前,萬里之外的歐洲戰船帶來與中國總人口不成比率之少的一些海軍,他們竟然把大清朝的皇帝趕得雞飛狗跳,使他們逃到了3000年前周人所在地陝西。這個歷史事實提醒我們,只要有發達的文明做後盾,完全可以做到以少勝多。

古代立國地中海邊的腓基尼民族專以航海經商為事,商船往來各國,成為古代民族相互間的介紹人。他自己雖未曾創造何等文化,然能取此族文化傳之他族,成為文化的媒介者,地中海一帶國家文明進步,實受腓人之惠;即歐洲古代蠻族之開化,腓人亦與有功。至其採取埃及象形與草書文字創造字母,一變為希臘文,再變為羅馬拉丁文,成為今日秦西文字之祖,對文化貢獻尤大。因為這個海上民族在古代幾乎遍訪非洲、中東以及歐洲,他們有什麼理由偏偏忽略了東亞呢?這沒有道理!難道東亞的資源不夠豐富以吸引這群3千多年前的著名商人?尤其是中國這裡已經「先進」得讓中國的學者宣稱「文明獨立起源「了,所以中國應該有足夠的消費群體以及資源吸引來這個特殊的商業團體:腓尼基人!

在中國的愛國主義教材里學生經常得到的一個錯覺是,中國人已經文明地穿金戴銀之時西方人包括英國人依然在樹上還沒進化完。蒸汽機發明之後,動力船隻擴大了英國的有效控制範圍,他們很快就建構了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歷史就航海向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只要有一流的航海技術,只要你的文明足夠先進,抓住機會,一個小國一個小群體照樣可以控制全世界。在3000多年前,抓住這個機會的不是別人,是腓尼基人,他們的足跡遍布全世界,他們在全球建立了當時的「日不落帝國」。這個民族並不重視國家建設,他們是純粹的商人,他們的大本營黎巴嫩是個小地方,不過那裡富裕的程度據說為「「街上堆銀如土,堆金如沙」。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關於腓尼基人的一切尚在研究之中。但有些方面是很肯定的:這是一個以航海為主業的民族,他們航海的目的僅只是為了商業貿易。

生活在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沿海地區的最早部族,在公元前2000年前被統稱為迦南人。希臘人常與他們通商,稱他們為腓尼基人。腓尼基人不僅善於經商,還會多種手藝。他們的特點是向埃及與蘇美爾學習優秀文化,通過經商與他們發生廣泛的交往。腓尼基人的航海業成熟得很早。埃及人把腓尼基人看成是一種聰明的象徵。腓尼基在地中海東岸建立了城邦制國家。他們有史可考的殖民地遠達西班牙。如同近代英國,他們中間很少有軍閥統治者出現,腓尼基每個城市本來都有一個國王統治,他負責與幾個強大的商戶家族協調談判國家大事。後來,這些商人勢力增大之後,聯合起來形成了一些團體。在公元前第一千紀里,商人團體推翻了國王,他們建立了自己獨立的宗教與貴族政治體系。在富有的大商人統治的腓尼基城邦里,貴族有超越法律的權利。在他們之下生活的是:小生意人、手工藝者、經紀人、店鋪老闆以及生產商。再下層就是普通的工人。最下層是奴隸。

「腓尼基」是「紫紅色」的意思。商朝人自稱為「商」,而周人卻喜歡稱呼他們為「殷(深紅)人」。中國是生產絲綢的國家,而當時生產名貴紫色染料的是腓尼基人,他們之間的聯繫順理成章。山東「將軍墓」那裡出現的駕船的蒙古人種與陸地上的大鼻子打仗的場面,我願意更痛快地接受這樣的推理:腓尼基人接近蒙古人種的模樣,他們駕船攻打了早先屬於歐羅巴人山東。有三個比較明確的支持條件:1,在《聖經》里以色列人一直與迦南人有明顯的差別;2,迦南人與埃及緊鄰;3,正是在迦南人出現在埃及附近地區的5000年前這一時期,古埃及人的人種突然從黑人轉變為我們常見的壁畫上的那些接近中國人種的人。就地理上看,腓尼基人生活在聯繫兩河文明與埃及文明的中間地帶,恰好承擔的是一個運轉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傳送帶。他們很可能在當地最先充當近距離的商人,後來因為嘗到甜頭開始進行遠途貿易。他們就這樣逐漸擴大腳程,最終成為職業商人,整個民族和團體全部成為商人,隨後構織了一張全球商業大網。中國甲骨文產生之前的類文字元號與這地中海東部一帶的所有古老文字都很接近,最接近的就是腓尼基文字。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後來的「秦」(Qin),甚至「sina」,都與「China」是同一個概念,他們的起源可能是「迦南人」(Canaan或Cana,希伯來語為kena`ani,阿卡德語作Kinahna)。假如你懂發音,一下就明白了,「China」其實就是「迦南」,他們的差別很小,考慮到幾千年並且是在遠距離的流變,這個推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迦南人有自稱「迦南人」的習慣,假如有許多迦南人定居於中國經商,東亞這裡確實是可以成為另外一個「迦南」的。

假如秦朝是商朝的繼承者,那麼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的問題就又一次浮出水面,周人與他們不同族。似乎對於周留下的文化毫不留情地毀滅的秦始皇,假如是個商人後代,就可以解釋他的諸多行為了。他毀壞了許多,但他開創了到「泰山」封禪的風氣。「泰山」就是商文化的經典之經典。泰山之「泰」實際上可能來自於腓尼基的兩大代表城市之一:「Tyre」(譯為「推羅」、「蘇爾」或「提爾」)。Tyre這個城市在腓尼基文化中非常重要,「腓尼基紫」曾經因為這個城市而被命名為「TyrianPurple」,非常明顯的是,tyre可以翻譯為「泰」。

「泰」從甲骨文造字開始就「從水」,也給這個解釋以一線光芒,腓尼基人就是「水上民族」。泰山是最初在汪洋大海中航海到中國北方的一個燈塔,所以泰山曾經具有的神聖意義並不是從秦始皇這裡奠定的,而是從遠古的某個海洋民族奠定的。腓尼基人還有把自己的城市建立在懸崖峭壁的習慣,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敵人的襲擊,後來的中國人有崇拜山的習慣,並且有把廟宇建立在峭壁的習慣,是不是也是這方面的繼承呢?地理上的迦南核心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其邊界其實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不盡相同。今天的「中東人」實際上就是以迦南人為核心發展出來的族群。有人說他們從東北方而來。在大約3000年前左右,迦南人與腓尼基人是一回事,並且這一時期猶太人佔據了整個迦南。

埃及與中國的聯動時間表:公元前2040年中王國開始夏朝開始,公元前1567年新王國開始商朝開始,公元前1320年拉美西斯家族上台後商開始,公元前1085年後王朝開始周朝開始,公元前716年黑人王朝東周(出現較多黑人雕像)。

所有臨近海邊的歐洲與亞洲以及非洲都被撒播下了腓尼基人的生命與文明的種子,他們在3000年前的廣袤地球上幾乎無所不在,只要那裡有海。中國東部沿海生活著一個人群,「夷」。

阿拉伯人在中國稱為「回民」,在中國的54個少數民族中「回民」是中國第三大少數民族——這個現象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腓尼基人在古代來到中國發展的可能性有多大。漢族並非一個真正的民族概念,而更多是一種文化概念

由於漁民把木船當作「木龍」,實際上當我們中國人說「龍的傳人」時,我們在暗示中國人曾經的海上民族的身份。腓尼基人在古代自稱為「龍的傳人」,很可能就與以上的「龍種」故事有關。中國人以為只有自己才是「龍的傳人」,這是眼界封閉的表現。


從文化以及地域上做考量,匈奴的後繼者是突厥,突厥的後繼者是回鶻。也許3000年前的泰山土著是他們的遺失在遠方的兄弟……中國歷史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的堆積而成。那是東亞大陸各民族的5000年來,正常的歷史衍化!

景區的其他遊記
NIT鐵蛋的遊記:
微信訂閱:相約久久,贈送9000景點攻略。